曹奕,江娜,董海彥
?
溫針灸治療耳鳴臨床觀察
曹奕1,江娜1,董海彥2
(1.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針灸醫院,合肥 230001;2.安徽省亳州市華佗中醫院,亳州 236000)
觀察溫針灸治療耳鳴的臨床療效。將98例耳鳴患者分為溫針灸組(32例)、針刺組(34例)、藥物組(32例),觀察各組治療后療效。溫針灸組總有效率為83.3%,針刺組總有效率為78.8%,藥物組總有效率為60.0%。溫針灸治療及針刺配合TDP治療的療效優于藥物治療。
溫針療法;特定電磁波譜治療儀;耳鳴
耳鳴是臨床上的常見癥狀。國外統計,耳鳴的患病率約為13%,其中40~70歲人群發病率最高[1]。近年來由于工業環境噪聲的增加、飲食習慣的變化等引起的心血管系統疾病的增加及人口老齡化等因素,耳鳴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心情煩躁是耳鳴患者最常見的不良心理反應,部分患者表現出易怒、易暴的傾向,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等帶來不便,嚴重影響人們的交流及生活質量。本研究觀察比較溫針灸、針刺配合TDP、藥物西比靈治療耳鳴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病例選取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期間安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及第一附屬醫院的耳鳴患者。所有接受本研究治療的患者均由研究者征求其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98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3組,溫針灸組32例,針刺組34例,藥物組32例。觀察過程中溫針灸組脫落2例,針刺組脫落1例,藥物組脫落2例,3組最終納入統計分析的患者為93例。詳見表1。3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以及治療前各觀察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

表1 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參照王士貞主編的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研究生規劃教材《中醫耳鼻喉科臨床研究》及黃選兆主編的《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2]綜合進行診斷。中醫辨證分型參照王士貞主編的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中“耳鳴耳聾”的辨證標準[3],按風熱侵襲、肝火上擾、痰火郁結、氣滯血瘀、脾胃虛弱、腎精虧損6個證型辨證分型。
主穴取百會、風池、風府、翳風、完骨、聽宮、聽會、支溝、中渚,風熱侵襲型加合谷、外關;肝火上擾型加太沖、丘墟;痰火郁結型加豐隆、勞宮;氣滯血瘀型加血海、足三里;腎精虧損型加太溪、三陰交;脾胃虛弱型加足三里、陰陵泉。
患者取坐位,針刺穴位常規消毒后,用0.30 mm×25~40 mm毫針針刺雙側風池、翳風、完骨6個穴位,進針0.8~1.2寸,風池穴針尖向鼻尖方向,翳風、完骨穴直刺,常規手法進針后行捻轉手法,以局部出現強烈酸脹感為度;百會平刺0.5~0.8寸;風府穴針尖向下頜方向刺入0.5~1.0寸;聽宮、聽會張口取穴,直刺1~1.5寸,雙側耳鳴取雙側穴位,單側耳鳴取患側穴位;支溝、中渚4穴直刺0.5寸,進針后沿著手少陽經循經導氣,以針感沿手少陽經上傳為佳。得氣后留針40 min,期間行針2次。
將艾條(北京同仁堂牌,批號為皖Y20050032)截成長約2 cm艾炷。翳風、聽會穴針刺得氣后,將艾炷點燃后置于針柄上,艾炷燃盡后更換,每次3壯。
以上治療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療程間休息1 d。
針刺主穴及配穴同溫針灸組。
加TDP照射后頸部,距離頸部皮膚20~30 cm,以患者感覺溫熱,能夠耐受為度。
以上治療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療程間休息1 d。
口服鹽酸氟桂利嗪膠囊(西比靈,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國藥準字H10930003),每次10 mg,每晚1次,飯后溫開水送服,連續服用20 d。
3組治療前后及兩療程間分別記錄觀察指標結果,2個療程結束后統計療效。
①耳鳴嚴重程度評分根據《耳鳴嚴重程度評估與療效評定參考標準》[4];②耳鳴殘疾程度評分根據《耳鳴殘疾度量化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 THI)[5];③耳鳴響度評分根據視覺模擬標尺(VAS)法;④聽力損失程度根據純音聽閾測定結果。
根據《耳鳴嚴重程度評估與療效評定參考標準》(2007年,青島)制定耳鳴療效標準。
痊愈:耳鳴消失。
顯效:耳鳴程度降低2個級別以上(包括2個級別)。
有效:耳鳴程度降低1個級別。
無效:耳鳴程度無改變。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兩組治療前后的指標用配對樣本檢驗進行比較,對兩組間差異用獨立樣本檢驗進行比較。
3.4.1 3組患者治療前各觀察指標比較
如表2所示,3組患者治療前耳鳴嚴重程度評分、THI評分、VAS評分及聽力損失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因此,3組數據具有可比性。

表2 3組患者耳鳴嚴重程度比較 (±s,分)
3.4.2 3組患者治療前后各觀察指標比較
3組患者治療前后各觀察指標統計結果見表3-5。3組患者治療后THI評分、VAS評分以及聽力損失情況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5),溫針灸組和針刺組治療后THI評分、VAS評分以及聽力損失情況與藥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1)。

表3 3組患者治療前后THI評分比較 (±s,分)
注:“差值1”表示治療10 d后與治療前差值;“差值2”表示治療20 d后與治療前差值,下同;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0.05;與藥物組比較2)<0.01

表4 3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0.05;與藥物組比較2)<0.01

表5 3組患者治療前后聽力損失情況比較 (±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0.05;與藥物組比較2)<0.01
3.4.3 3組臨床療效比較
療效分級分析,采用秩和檢驗,溫針灸組與針刺組、針刺組與藥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5)。由于溫針灸組和針刺組的平均秩次均小于藥物組的平均秩次,故溫針灸組和針刺組療效明顯好于藥物組。詳見表6。

表6 3組臨床療效比較 [n(%)]
3.4.4 治療組各證型與療效的關系
對溫針灸組患者進行了辨證分型觀察,各證型組數據經檢驗,=0.51(>0.05),表明溫針灸組6種證型患者的治療療效差別無統計學意義,說明溫針灸治療各證型耳鳴均有療效。詳見表7。

表7 溫針灸組證型與療效的關系 (n)
中醫學理論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耳鳴的發生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關。與耳關系密切的臟腑主要是腎、肝、脾。腎主耳,耳為腎之外竅,為腎之官。耳為腎行其職能,腎主精氣,輸注于耳。腎氣充沛,則耳竅受養,功能健旺,聽覺聰敏;腎精虧損,髓海空虛,耳竅失養,聽覺失聰,耳鳴耳聾。肝主升發疏泄,若肝失條達,郁而化火,上擾清竅,致耳鳴。脾胃為后天之本,升清降濁之樞紐,若脾胃虛弱,升降失司,不能鼓舞胃氣上行津液,阻礙清陽之氣上達,令人五竅功能失常。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與經絡有密切的關系。手、足三陽經循行于耳部,手足少陰、太陰及足陽明之絡亦匯于耳中,其中手足少陽經,皆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環行耳之前后與耳的關系最為密切,臨床有“耳病實則少陽”之說;若經絡阻滯不通,運行不暢,影響氣血的運行,常常導致耳鳴的發生。情志因素的作用也是導致耳鳴的重要因素。正常的情志活動,能調達臟氣,助正抗邪,突然強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和創傷超越了人體所能調節的范圍,就會使臟腑氣血紊亂,氣機逆亂導致疾病的發生。
現代醫學認為耳鳴的病因十分復雜,除耳部疾病外常涉及多個系統。除耳部本身疾患外,大多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內耳血管微血栓形成、內耳血管痙攣、血液流變學異常所造成的耳蝸微循環障礙所致。內耳的缺血、缺氧,產生氧自由基致內耳毛細胞損害,局部水腫而引起耳鳴。西比靈是新型的第4類鈣通道選擇性阻滯劑,它能增加腦組織及內耳缺氧的耐受性,并增加周圍的血流量及耳蝸輻射小動脈血流量,改善內耳循環,從而治療耳鳴。
溫針灸是在常規針刺的基礎上,再輔以艾灸溫針,該法具有針刺與艾灸的雙重效應,能有效地溫通經絡,活血化瘀[6-11]。直接改善內耳的微循環,清除內淋巴水腫,以達到改善耳鳴的目的。同時,在中醫學整體觀的指導下對患者進行辨證論治,通過調整五臟六腑的功能實現陰平陽秘、氣血調和,使耳鳴癥狀減輕甚至消失。
綜上所述,溫針灸及針刺配合TDP均能有效減輕耳鳴的響度,改善耳鳴患者的聽力。同時,對耳鳴給患者造成的生活質量也有積極調節作用,其療效優于西比靈藥物治療。
[1] Noell CA,Meyerhoff WL.Tinnitu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elusive symptom[J].Geriatrics,2003,58(2):28-34.
[2] 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36.
[3] 王士貞.中醫耳鼻咽喉科學[M].第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80-87.
[4] 劉蓬.對耳鳴療效評價的思考[J].中醫耳鼻喉科學研究,2008, 1(2):98-100.
[5] Newman CW, Jacobson GP, Spitzer JB. Development of the 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J].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6, 122(2):143-148.
[6] 老錦雄,潘清潔.溫針灸對冠心病血瘀證患者血脂及血液流變學的干預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11,30(10):656-658.
[7] 高燕,黃臻.溫針灸治療原發性寒凝血瘀型痛經療效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14):60-61.
[8] 戴明,湯倩玨.溫針灸治療寒濕凝滯型原發性痛經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6):385-386.
[9] 周文娟,章薇,婁必丹.溫針灸治療陽虛寒凝型膝骨性關節炎32例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14,(4):90-93.
[10] 王云松,陳丹,郎翔.溫針灸加身痛逐瘀湯治療膝關節滑膜炎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2):128-129.
[11] 王利紅.溫針灸治療虛寒型膝骨關節炎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6(23):29-30.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Warm Needling for Tinnitus
1,1,2.
1.230001,; 2.236000,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in treating tinnitus.Ninety-eight patients with tinnitus were divided into a warm-needling group (=32), an acupuncture group (=34), and a medication group (=32),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ie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3.3% in the warm-needling group, versus 78.8%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and 60.0% in the medication group.Warm needling and acupuncture plus TDP are both superior to the medication treatment in comparing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Needle warming therapy; Specific electromagnetic treatment apparatus; Tinnitus
1005-0957(2014)12-1124-03
R246.8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12.1124
2014-03-20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針灸學重點學科開放基金項目(2011zjxk015)
曹奕(1959 - ),女,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