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峰,宋銀花,丁金磊,褚曉彥,段希棟,周麗艷,陳云飛,陶善平
?
火針配合毫針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何天峰1,宋銀花1,丁金磊1,褚曉彥1,段希棟1,周麗艷1,陳云飛2,陶善平1
(1.上海市嘉定區中醫醫院,上海 201800;2.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200437)
觀察火針配合毫針對膝骨關節炎患者臨床療效及生存質量的影響。將101例膝骨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火針組、毫針組、聯合組,分別采用火針點刺、毫針及火針點刺配合毫針治療,采用WOMAC骨關節炎指數、36項健康調查簡易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對101例膝骨關節炎患者進行評價。火針、毫針、火針配合毫針治療膝骨關節炎均具有明顯療效,其中火針配合毫針療效明顯優于火針和毫針(<0.05,<0.01)。3組患者經過4星期治療后,SF-36生活質量各維度評估指標評分結果均高于治療前(<0.01);聯合組患者SF-36測評問卷中生理職能、一般健康狀況評分結果優于火針組(<0.05,<0.01),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社會功能、精神健康評分結果優于毫針組(<0.01)。火針配合毫針可有效治療膝骨關節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優于火針組和毫針組。
針刺;火針療法;骨關節炎,膝關節;SF-36
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種以關節軟骨變性、骨質增生為特點的異質性疾病,常因關節疼痛、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如何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成為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火針療法治療KOA具有良好的療效,還可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4]。目前認為,KOA的發病與軟骨退變、免疫炎癥、膝關節力學失衡等多種因素相關,但究竟是哪種因素起主導作用及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尚不明確,因此,對KOA的臨床治療提倡綜合干預療法。本課題組先前的研究表明[5],火針配合毫針治療KOA在改善WOMAC骨關節炎指數和降低關節滑液TNF-a、IL-1b炎性細胞因子方面均優于單純火針或毫針治療,但火針配合毫針治療對KOA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及與火針、毫針的療效差異,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通過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36項健康調查簡易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評價和比較3種療法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全部105例患者均為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區中醫醫院針灸科門診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按就診先后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火針組、毫針組和聯合組,每組35例。研究過程中脫落4例,其中火針組脫落3例,毫針組脫落1例。3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
參照1995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推薦的KOA診斷標準[6]。①近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痛;②X線攝片示骨贅形成;③關節液檢查符合骨性關節炎;④年齡≥40歲;⑤晨僵≤30 min;⑥有骨摩擦音。滿足①+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者可診斷為KOA。
①符合KOA診斷標準;②臨床癥狀處于發作期且年齡在40~75歲,性別不限;③治療前1個月及治療中未使用激素類藥物者;④患者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⑤無明顯心、肝、腎、肺功能不全者;⑥能堅持治療,并配合本研究者。
①不符合診斷標準和納入標準的患者;②關節間隙顯著狹窄或關節間形成骨橋連接而成骨性強直者;③嚴重功能障礙并有手術指征者;④急性關節損傷或并發有其他骨病如膝關節骨關節結核、腫瘤、風濕和類風濕關節炎等不屬于骨關節炎的患者;⑤有嚴重危及生命的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手術治療失敗者;⑦觀察期間病情突然加重或發生其他需要立即治療的疾病,無法繼續接受治療而中途退出者,或未按規定治療,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
①不符合納入標準而被誤納入的患者;②納入后未能按照本研究對受試者的要求參與試驗者。
①符合納入標準而未完成研究者;②資料不全影響療效判斷者;③合并使用其他療法或藥物而無法判定療效者;④因無效而自行脫落者應計入療效分析。
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并發癥和特殊生理變化者。
2.1.1 毫針治療
取梁丘、血海、鶴頂、犢鼻、內膝眼、陽陵泉、足三里、阿是穴。75%乙醇常規皮膚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一次性無菌針灸針進行針刺,犢鼻、內膝眼穴以45°角斜刺,余穴直刺,針刺深度為0.5~1.2寸,針感以局部酸麻脹痛為度,得氣后行平補平瀉法,留針30 min。隔日1次,每星期治療3次,4星期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2.1.2 火針治療
毫針治療結束后進行火針治療。取梁丘、血海、鶴頂、犢鼻、內膝眼、陽陵泉、足三里、阿是穴。每次選取疼痛反應最強的2~4個穴位或阿是穴進行火針點刺。醫者先用右手拇指找到壓痛點或穴位并用指甲劃“十”字標記,患者取仰臥位,患膝屈曲70°~90°,暴露膝關節,75%乙醇常規消毒后,左手持乙醇燈,右手以持毛筆姿勢持0.40 mm×35 mm中粗火針,于乙醇燈火焰的外上1/3處,將火針加熱至通紅發白,然后對準穴位迅速進行垂直點刺,疾進疾出,點刺過程控制在0.5 s內,不留針,點刺深度根據穴位所在部位及患者體質靈活選擇,一般深0.3~0.5 cm。治療結束后馬上用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若刺后有血液或積液流出,則用消毒干棉球擦拭、按壓。隔日1次,每星期治療3次,4星期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采用單純火針治療,取穴、操作及療程同聯合組火針治療。
采用單純毫針治療,取穴、操作及療程同聯合組毫針治療。
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36項健康調查簡易量表”(SF-36)[7],對KOA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分,該量表由36個單項組成,包括8個維度,均按百分制進行評分,能夠綜合地評價受試者的身體和精神兩方面的健康狀況。包括身體健康狀況對應的4類問題,即生理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職能(role-physical,RP)、軀體疼痛(bodily pain,BP)、一般健康狀況(general health,GH);精神健康狀況對應的4類問題,即活力(vitality,VT)、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職能(role emotional,RE)以及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組成。各維度計分采用累加法,按最后題值計算原始分數,再以標準公式計算轉換分數,各維度得分為0分(最差)~100分(最好)。轉換公式如下。
筆者于2017年5月11日對F市H社區開展了實地調研,并以H社區為例探索公共消防安全供給的可行性方案。
終得分=[(實際初得分-最低可能得分)/(最高可能得分-最低可能得分)]×100%。
各維度終得分越高意味著受試者的健康狀況越好,生活質量越高。量表評定在治療開始前和結束后各進行1次。
采用WOMAC骨關節炎指數[8](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對3組患者進行評分,WOMAC指數越高表示病情越嚴重,評估通過視覺模擬評分法[9](visual analog scale,VAS)來判斷。根據患者WOMAC總分,參照尼莫地平法計算指標改善率[10-11]。指標改善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
治愈:指標改善率≥80%。
顯效:指標改善率為50%~79%。
有效:指標改善率為25%~49%。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問卷測評結果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或構成比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各組治療前后比較用配對檢驗。以<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1 3組臨床療效比較
聯合組、火針組、毫針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7.1%,90.6%,88.2%,聯合組總有效率與火針組和毫針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0.05,<0.01),提示火針配合毫針治療療效優于火針組和毫針組。詳見表1。

表1 3組臨床療效比較 (n)
注:與火針組比較1)<0.05;與毫針組比較2)<0.01
3.4.2 3組治療前后SF-36各項評分比較
3組患者治療前SF-36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提示各組具有可比性。3組患者經過4星期治療后,SF-36各項評分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1),提示火針、毫針以及火針配合毫針治療,均能改善KOA患者生活質量。聯合組患者治療后SF-36測評問卷中生理職能、一般健康狀況評分明顯優于火針組(<0.05,<0.01),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社會功能、精神健康評分明顯優于毫針組(<0.01);火針組SF-36測評問卷中社會功能評分優于毫針組(<0.05)。詳見表2。

表2 3組治療前后SF-36各項評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0.01;與火針組比較2)<0.05,3)<0.01;與毫針組比較4)<0.05,5)<0.01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膝骨關節炎的發病率也呈不斷上升趨勢[12]。KOA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變形和活動受限,是中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和致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該病雖不直接危及生命,但常給患者帶來生活及工作極大困擾,表現為軀體健康、獨立水平和整體生活質量等方面都出現實質性下降。
針灸療法作為傳統的非藥物療法,無明顯不良反應,臨床應用廣泛,火針療法作為針灸療法之一,在KOA的治療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且療效顯著[13-15]。火針療法是將特制針具用火燒紅后迅速刺入人體腧穴或患處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古稱燔針、焠針、燒針,始見于《內經》,對“痹證”有其獨特的療效,清代周樹冬將其療效簡單概括為“燔針即是火燒針,除痹祛寒效獨尊”。
現代研究表明,火針可以有效改善KOA患者臨床癥狀、生活質量[3-5],而火針配合毫針在緩解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降低關節滑液炎性細胞因子方面明顯優于單純火針,但火針配合毫針在改善KOA患者生活質量方面是否優于單純火針治療,尚不明確。本研究按照隨機對照試驗設計,結合火針和毫針療法,并采用治療本病常用的梁丘、血海、鶴頂、犢鼻、內膝眼、陽陵泉、足三里、阿是穴進行治療[16]。諸穴合用,且又都位于膝部,加之火針火力集中、勢強力猛、直至病所,熱力透筋達骨,溫通經脈,使氣血充盈、筋骨得榮,共奏溫經散寒、化濕通絡、活血化瘀之功效。研究結果顯示,3組患者總有效率分別為90.6%、88.2%和97.1%,提示這3種療法對KOA均有較為顯著的臨床療效,這與之前的文獻報道基本相符[17-18]。
筆者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SF-36測評問卷對患者進行評定,SF-36是由美國波士頓健康研究中心于1988年研制的醫療結局研究量表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被廣泛應用于普通人群的生存質量測定、臨床試驗效果評價以及衛生政策評估等領域。評定結果表明,3種療法均能明顯改善SF-36測評問卷各維度評估指標,提高KOA患者生活質量。其中,火針配合毫針療法對患者生理職能、一般健康狀況的影響優于單純火針治療,對患者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的影響優于單純毫針治療。該研究結果證實,火針配合毫針治療不但能緩解KOA患者的臨床癥狀,還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較單純火針治療顯示出了一定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對身體健康水平的改善。提示我們在今后的臨床決策中,更適合結合火針與毫針兩種療法對KOA進行治療,由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朱虹.火針結合拔罐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6例[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6(6):475-476.
[2] 盧得健,王謙,梅世偉.火針和溫針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對比研究[J].新中醫,2011,43(10):94-96.
[3] 范春蘭.火針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1):41-43.
[4] 趙維杰.火針配合中藥治療膝骨關節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0,19(9):167.
[5] 陶善平,何天峰,羅永寶,等.火針配合毫針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9):742-746.
[6] Hochberg MC, Altman RD, Brandt KD,. Guidelines for 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 Part II.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J]. Arthritis Rheum, 1995,38(11):1541-1546.
[7] Ware JE Jr, Sherbourne CD. 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 I.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tem selection[J]. Med Care,1992,30(6):473-483.
[8] Bellamy N, Buchanan WW, Goldsmith CH,. Validation study of WOMAC: a health status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clinically important patient relevant outcomes to antirheumatic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or knee[J]. J Rheumatol,1988,15(12):1833-1840.
[9] 高潔,歐陽八四,張音,等.電針與溫針灸治療腎虛髓虧型膝骨關節炎療效比較[J].中國針灸,2012,32(5):395-398.
[10]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50-353.
[11] 付慕勇,張智龍.辨證取穴針刺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1,31(12):1062-1066.
[12] 陸艷紅,石曉兵.膝骨關節炎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現狀及進展[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2,20(6):81-84.
[13] 高仰來.火針刺骨法加毫針刺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76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1,43(7):94-95.
[14] 劉海永.火針為主配合熱敷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68例[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0,25(4):38.
[15] 盧文,劉淳.火針、刺血治療退行性膝關節炎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9,17(10):52-53.
[16] 張蓉,李峰,李珩,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針灸治療選穴特點及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7,22(4):357-358.
[17] 馬新平,李凈草,李柱.火針配合靈龜八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9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2):301-302.
[18] 李彬,謝新才,王麟鵬.火針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藥,2011,30(12):923-925.
Effect of Fire Needling plus Filiform Needle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Knee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1,1,1,1,1,1,CHEN Yun-fe2,1.
1.201800,; 2.200437,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fire needling plus filiform needles in treating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its effect on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One hundred and one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fire needling, filiform needle and combination groups. They were treated with fire needling, filiform needles and fire needling plus filiform needles, respectively. An assessment was made using the WOMAC Osteoarthritis Index and 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 in the 101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Fire needling, filiform needles and fire needling plus filiform needles all had a marked therapeutic effect on knee osteoarthritis. The effect of fire needling plus filiform needles was better than those of fire needling and filiform needles (<0.05,<0.01). After four weeks of treatment, SF-36 quality of life item sub-scores increased in all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0.01); SF-36 role physical and general health scores were higher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than in the fire needling group (<0.05,<0.01); SF-36 physical functioning, role physical, general health, social functioning and mental health scores were higher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than in the filiform needle group (<0.01).Fire needling plus filiform needles can effectively treat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ts effects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fire needling and filiform needles.
Acupuncture; Fire needling therapy; Osteoarthritis, knee joint; SF-36
1005-0957(2014)12-1156-04
R246.2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12.1156
2014-03-20
上海市第三批中醫臨床優勢專科(ZYSNXD-YL-YSZK030);嘉定區科委科研課題(2013-KW-17);嘉定區中醫醫院科研課題(2013-02);嘉定區第四批學術技術帶頭人項目
何天峰(1983 - ),男,醫師,碩士,Email:htf1983@163.com
陶善平(1970 - ),男,副主任醫師,Email:jzyz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