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魁林++孫承燁
冬棗作為晚熟鮮食棗品種中的新成員,近幾年來,以果形美觀、果大、質優、口感極佳等特點贏得了國內市場的認可,深受消費者歡迎,目前已在全國棗區大力推廣(估算面積達100萬畝以上)。冬棗花量大、萌芽多、極性強、營養生長過旺、棗果喜光性強(這幾點遠遠超過了其他棗類品種),導致其坐果難、保果難,因此常常需要進行夏季修剪,采用的措施主要包括抹芽、拉枝、摘心、環剝、疏枝等。然而,在實際生產中很多果農卻沒有很好地掌握或運用夏剪方法,致使夏剪效果不盡如人意。下面介紹冬棗夏剪中的常見問題以及科學夏剪技術。
一、抹芽
即從春季芽萌發開始,結合整形對不做延長枝和結果枝組培養的新生棗頭、冗長棗頭,留下最基部棗吊抹去。作為冬棗生產中最重要的整形修剪手法,抹芽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整形效果,達到節省養分、平衡樹勢、穩定樹體結構、有利于開花坐果的栽培目的。
1. 存在的問題 ①留芽太多,造成樹體內膛郁閉、樹勢過旺。②抹芽太多,造成幼樹難成形,大樹結果枝組更新不及時,產量下降。③留芽位置不正確:一是留在二次枝5節以外,造成二次枝加粗,內膛光禿;二是培養側枝把芽留在主枝梢部,導致樹體呈“車輪形”,結果部位外移。④留芽類型不正確,若樹體上部留強芽下部留弱芽,勢必造成樹體極性過強,形成“高把掃帚”,不坐果,難管理。
2. 科學抹芽法 抹芽一定要多次進行,并與留芽和整形相結合,常遵循的原則有:①“因樹抹芽,隨枝造型”,即根據不同密度、不同樹齡、不同樹勢靈活多變。②結果樹少留芽或不留芽,幼樹多留芽;強樹少留芽或不留芽,弱樹多留芽;密植樹少留芽或不留芽,稀植樹多留芽;無空間樹少留芽或不留芽,有空間樹多留芽。③留芽要留骨干枝基部芽,抹除梢部芽;留二次枝芽,抹除一次枝腋芽;留二次枝側芽,抹除背上芽;留二次枝1~3節芽,抹除5~8節芽;樹干上部留弱芽抹強芽,下部留強芽抹弱芽。
二、拉枝
拉枝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把直立生長的棗頭用繩逐步拉成水平狀態,以達到打破極性、促進坐果、提升果實品質的目的。
1. 存在的問題 ①拉枝角度不到位,樹體枝勢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主枝前端二次枝直立呈“牛角形”, 極性增強,主枝后端二次枝短小萎縮,營養降低。②拉枝位置不正確,枝條易呈“弓背形”或“抬頭形”,造成枝條前后營養失衡,產量下降。③拉枝程序不正確,拉枝前沒有預先打摽,易造成拉劈現象。
2. 科學拉枝法 ①拉枝要記住:“角度開得好,冬棗結果早,抓住這一點,問題去一半”,做到“抑強扶弱,正確促控”“不抬頭、不彎腰、不拐彎、不盤圈,前后順直一條線”,保證樹體內部通風透光。②切記先打摽,后拉枝。③所拉基角做到上大下小,樹體上部枝條成80~100°角,下拉越平越好,下部枝條下拉成60~80°角。④可用拿枝法,趁綠枝幼嫩時適當扭傷枝條木質部,破壞其營養生長,促使向生殖生長轉化。
三、摘心
即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摘除前期留芽生長的棗頭頂芽或二次枝及棗吊的先端。此法能有效控制營養生長,促壯結果枝吊(以便使當年生棗頭更好掛果),并能起到穩定樹形、減少幼嫩枝葉對養分的消耗、緩解新梢和花果之間養分爭奪矛盾等作用。
1. 存在的問題 ①摘心不及時,造成樹體結構紊亂,內膛郁閉,影響坐果。②摘心不精細,造成部分二次枝長勢過旺,棗吊豎直呈“毛刺形”,很難掛果。③摘心方法不正確,造成枝組培養混亂。
2. 科學摘心法 ①先摘除內膛新生輔養枝,最后結合環剝把主枝延長頭摘除。②根據空間大小,通過摘心培養不同枝組:大型枝組待棗頭長出6~7個二次枝時摘心,對二次枝留6~8節摘心;小型枝組待棗頭長出1~5個二次枝時摘心,對二次枝留2~5節摘心。③棗吊摘心應摘除向上的棗吊(可用大剪刀操作)。注意事項:一是一定要先拉枝再摘心。二是由于棗頭生長不夠整齊,需要摘心多次。三是對計劃結果的2~3年幼旺樹(指高密度園),到6月中旬前后可全樹摘心,以提高坐果率。四是對樹形比較穩定、結構合理且前期抹芽比較徹底的大樹,只對部分過旺的棗吊進行摘心即可。
四、環剝
即環狀剝皮,也稱開甲,是冬棗保花保果管理中用來調節樹勢最重要的夏剪手段,可有效提高坐果率、防止落果、促進膨果。
1. 存在的問題 ①環剝位置仍然采用傳統的主干環剝,這不符合冬棗特性,易造成坐果難、保果難。②環剝強度不適宜,不能做到因樹環剝,環剝口過寬,長期不能愈合,易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死樹;環剝口過窄,易造成樹勢過強,坐果少。③環剝方法不正確:一是不精細,“揭皮”現象嚴重,易造成環剝口難愈合;二是濫用環剝工具,用力太大,木質部損傷嚴重,易造成傷口失水,環剝口上部呈“蓋帽形”,難以愈合。
2. 科學環剝法 ①精細操作。于盛花初期選擇無風晴朗的天氣進行。從離地面20厘米處向上,在主干或主枝上(避免在打弓處)選擇一光滑處扒去老皮,再用環剝刀按確定的寬度環切兩周,深達木質部,最后用自制專用小鉤(尖鈍滑)將環切線之間的韌皮組織剝去。注意環剝以多主枝或多側枝為主(效果最好)。用刀切皮時,先切上刀,再按寬度切下刀,上刀上斜,下刀下斜,環剝口寬度一定要按不同樹齡、不同樹勢、不同目的以及環剝口以上樹冠或枝冠大小來定,不能統一規定為樹干直徑的1/10。可用48%毒死蜱200倍液加20%噻菌銅100倍液涂抹保護傷口,并要勤觀察。②采用留枝環剝法。也稱“父子修剪”營養調控技術(見附圖),即在不同樹形培養時,確立樹體上部大冠為父冠,下部離地面20~30厘米處有計劃地留一輔養枝為子冠;或者確立主枝上部為父冠,其基部側枝為子冠。環剝時,對樹體留子冠環剝父冠。實踐證明,“父子修剪法”能較好地延長環剝后的愈合期(由過去的30天延至45~50天),使樹體既保證足夠的生殖生長,加速坐果前期果實膨大,又能維持正常的營養生長,保持樹勢中庸,達到豐產穩產優質的效果。由于對父冠進行了環剝,阻止養分下運,集中對花果供應,從而提高了生殖生長水平;而未被環剝的子冠,可以將制造的有機營養向根部供應,維持了根系的基本生命力和吸收功能,從而減少了幼果期生理病害的發生,提高了果實質量和樹體營養水平。由此可見,留枝環剝有效減輕了常規環剝方式造成樹體營養生長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或樹勢嚴重衰弱這兩種問題的發生,必將成為廣大棗農實現冬棗早期優質豐產行之有效的措施。
五、疏枝
在果實膨大期(7~8月),對樹膛內影響通風透光的過密枝(春季漏抹芽而萌發的枝)、骨干枝上萌生的幼齡徒長枝、病蟲為害枝以及砧木的萌蘗,適當從基部疏掉,以改善樹體內部環境,改變養分分配方向,充實結果枝組,還可以克服冬季疏枝來年春季冒芽的缺點。
1. 存在的問題 疏枝存在留橛現象,造成“短截”效果,增加抹芽工作量;疏枝不能很好地和拉枝相結合,造成整形難。
2. 科學疏枝法 疏枝要從基部疏除,不留芽眼,而且一定要和拉枝、抹芽、整形同步進行。
夏剪是冬棗生產中一項重要的栽培技術措施,它打破了棗樹“冬剪為主、夏剪為輔”這一傳統修剪習慣,是做好冬棗夏季保花保果的關鍵性措施。只有運用好夏剪的每一項技術,減少問題的出現,才能使樹體形成牢固合理的骨架,提高坐果率,改善樹冠的通風透光狀況和減少病蟲害,最終達到樹體營養分配合理,幼樹提早結果、大樹高產穩產和品質提升的目的。
(作者聯系地址:山東省沾化縣下洼鎮駐地沾化縣冬棗研究所 郵編:25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