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勝進++譚燕麗

夏橙是重要的鮮食與加工兼用柑橘品種之一,也是重要的晚熟甜橙品種之一,發展潛力很大。湖南省江永縣2013年產季總產量5.35萬噸,早熟夏橙售價4~5.60元/千克、中熟夏橙2.6~4.6元/千克,6月中旬即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但褐污斑發生面積占到掛果面積的30%以上,部分夏橙園褐污斑果率高達80%以上,價格較優質果低0.3~1.0元/千克。2010~2013年,我們對夏橙褐污斑的發生原因、發生規律、防治技術進行了專題研究,取得顯著效果,現簡要報道如下,供同行和果農參考。
一、發生原因與癥狀
1. 發生原因 主要由缺素、低溫、早衰引起,但少部分褐污斑經培養可鏡檢到灰霉病、炭疽病、黑點病、煤煙病的病菌。
2. 癥狀 夏橙褐污斑發生在采果前,發病處褐點環繞油胞或在油胞間,嚴重者油胞凹陷干縮或油胞上著生褐點,部分褐污斑裂成淡黃、灰黑條。解剖褐污斑果實,發現褐點處油胞內空,中果皮空隙大,有斷裂狀及褐色膠狀物。褐污斑形狀主要有點狀、蚯蚓狀、網狀、凹陷、淚痕、塊狀6類,顏色主要有褐色、褐污色、黑褐色、棕褐色、黃褐色、灰黑色6種。
3. 其他幾種相似病害 柑橘果實褐污斑,主要發生在儲藏中后期,其中病理型褐斑病病原主要有炭疽菌、鐮刀菌和黑腐菌,生理型褐斑病發病原因主要有冷害、水分脅迫、果實內部氣體、機械損傷、果樹礦質元素、儲藏條件等。柑橘褐斑病、紅橘褐斑病、金橘褐點病、柑橘灰霉病都是真菌病害,在花瓣剛脫落時即可發生。后期病斑,柑橘褐斑病呈突起的木塞狀,輕擦這些木塞狀可脫落并留下淡褐色的病斑,并在脫后留下淡褐色,紅橘褐斑病呈未熟先紅,金橘褐點病呈稍凸起的褐色或黑褐色小斑點,柑橘灰霉病呈木栓化、微凹陷、微裂。
二、發生規律
在果實成熟期,阿爾及爾夏橙有3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中旬3個發病高峰,桂夏橙有4月下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上旬3個發病高峰(詳見圖1),病害發生隨果實成熟程度增加而加重,2012年阿爾及爾夏橙不同采摘期褐污斑病指從小到大依次為:6月10日、6月30日、7月20日、8月20日、9月20日。
三、防治技術
1. 選擇適宜品種 目前,在繼續推廣阿爾及爾夏橙、桂夏橙的同時,一是應適當發展佛羅斯特、奧靈達夏橙;二是選擇更優的阿爾及爾夏橙和桂夏橙單株,并且引進其他優良夏橙品種。
2. 控制果實衰老 對封行嚴重、內膛枝少、樹高衰弱的夏橙樹,宜開“天窗”壓頂;后發展的夏橙園,對封行早、盛果期早、品質下降快的樹,宜間伐或間移至株行距為3~4米×4~6米。參照畝產鮮銷果1.5~2.0噸、橙汁加工果2.5~3.0噸,小果型品種、大果型品種葉果比分別不能低于50、80的標準調整掛果量。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結束后噴0.5%~0.8%硝酸鈣溶液,果皮白皮層生長階段防旱、防澇、防高溫,第一個褐污斑發生高峰期或果實成熟前30天噴0.15%碳酸鈣溶液,幼果期噴8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
3. 通過防止缺素防病蟲 撩壕或起壟,加厚根系活動層至60~80厘米,施石灰50~100千克/畝將土壤pH值調整至5.5~6.5,增施有機肥,適時防治灰霉病、炭疽病、黑點病、煤煙病、銹螨等病蟲害,噴施含所缺元素肥料或硒等有益元素。選用酸橙砧、紅橘砧靠接裂皮病株,培旺樹勢,提高抗逆性;不環割裂皮病株,清除帶病翹皮并涂抹波爾多漿。
4. 科學防凍保黃 選擇≥10℃的年積溫≥5500℃,年均氣溫≥17.8℃,1月份均溫≥7℃,極端低溫>-3℃,大的周期性凍害>20年,年日照時數≥1100小時,年降雨量≥800毫米的區域種植,并在溫度下降前看樹施肥,以提高樹體抗逆性和果皮中鈣、硼等難移動元素含量。冬季土表覆蓋地膜、秸稈,撒黑白灰等提高地溫,樹冠覆蓋薄膜并加蓋遮陽網,促進冬季果實充分著色達到“最鮮艷”。套袋前進行最后一次疏果,噴霧1~3次保果藥和中微量元素肥,選擇有商標的優質育果紙袋,在越冬后至返青前套袋。
5. 適時采摘 把握好不同柑橘品種的適宜采摘期:江永縣應市鮮食未套袋和套袋桂夏橙適宜采摘期分別在3月底至6月底、3月底至5月底,最遲采摘期均在7月中旬;未套袋和套袋伏令夏橙適宜采摘期分別為4月中旬至6月底、4月中旬至6月中旬,最遲采摘期均在7月下旬;未套袋阿爾及爾夏橙和蜜奈夏橙適宜采摘期分別為3月中旬至5月中旬、3月上旬至4月中旬,最遲采摘期分別在7月中旬和5月上旬。
*基金項目:湖南省江永縣現代農業(夏橙)生產發展項目資助
(作者聯系地址:盧勝進 湖南省江永縣桃川洞名特優新產品開發區科技發展局 郵編:425400;譚燕麗 江永縣高澤源國有林場 郵編:4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