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人+楊莉萍+許鳳俠+孫紅玲+楊曉芳+李峰
近年來,銀川市的奶業日益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加之奶牛及其產品流通交易的日益頻繁,使奶牛疫病呈現新的發病特點。為了對疫病進行正確診斷分析,實施日常疫病監測和免疫抗體監測,從而為疫病的預防、控制、凈化提供技術支持,我們積極開展了血清學檢測,每頭奶牛每年必須接受不少于1次的布氏桿菌病檢測,再加上奶牛口蹄疫等其他疫病防疫效果(抗體水平)的檢測,這就要求規模養殖場、園區的技術員和基層畜牧獸醫工作者要有熟練的采血技術。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奶牛采血的常規方法和注意事項,供參考。
一、須備物品
采血前,要準備的物品如下:十字包、采樣箱、腎上腺素、鹽酸異丙嗪、鹽酸苯海拉明、12~16#針頭、一次性采血器、一次性注射器(5 毫升)、5毫升或10毫升試管、試管架、毛剪、鑷子、75%酒精棉球、碘酊藥棉、3~4米保定繩數根、牛鼻鉗、簽字筆、記號筆、采樣單、乳膠手套、線手套、防護服、防護帽、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鞋帽和雨靴等物品。
二、采血方法
1. 頸靜脈采血。將奶牛趕進保定欄,讓奶牛場飼養員或助手用保定繩將牛頭保定,于頸靜脈溝上1/3與中1/3交界部剪毛(如果采血技術熟練也可以不剪毛),用酒精棉球沿頸靜脈來回擦拭消毒,一方面起到消毒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刺激血管擴張的作用。采血者一手拇指按壓采血部位下方頸靜脈溝,促使頸靜脈怒張,如果未剪毛用手觸摸,感覺圓滑、有彈性即是血管,另一手執一次性采血器,與皮膚成45°角由下方向上方刺入,待血量達到要求后,拔下采血器,用消毒棉球按壓針眼止血。若牛皮較厚,指力有限,用此法感覺困難時,可手持16#針頭,依靠腕力把針頭朝靜脈方向快速地垂直刺入,當刺入靜脈內立見回血,即可用試管接之。若針頭偏離靜脈(未見回血),可將針頭稍稍退出或拔至皮下,在認清靜脈走向后重新刺入。若血液滴出量較少或速度較慢,可用手指按壓頸靜脈中下端片刻即可。采血完畢,迅速拔出針頭,用碘酊棉球按壓針孔片刻止血。
2. 牛尾靜脈采血。牛尾采血的具體部位為離尾根10厘米左右,第四至第五尾椎骨交界中點凹陷處。將奶牛趕進保定欄,采血者左手托起牛尾巴,右手對采血部位消毒,然后持一次性采血器垂直刺入牛尾腹側中心線位置約0.5厘米深處(用食指控制針頭深度),見有回血即可抽血,一般采血3毫升即可,拔出采血針,用酒精棉球壓針孔止血。
三、注意事項
1. 奶牛頸靜脈采血雖然技術不復雜,但是需要人員較多,奶牛不易保定,極易發生奶牛傷人的事故,目前很少使用。
2. 牛尾靜脈采血法,牛只應激反應小,采血順暢、省時,操作十分簡便,采血人員經過培訓后很容易掌握,相對于傳統頸靜脈采血具有安全、衛生、規范的優點,同時血清的質量也能得到保證,值得大力推廣。目前,銀川市興慶區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經過實踐已完全掌握牛尾靜脈采血法。
3. 做好奶牛保定,注意人畜安全。無論使用頸靜脈采血法或是牛尾靜脈采血法,都要將奶牛趕入保定欄(六柱欄、四柱欄都可以),不能用牛頸枷來代替保定欄,更不能采用牛鼻鉗保定奶牛。用牛頸枷來保定奶牛,很容易發生踩踏傷人事故;而用牛鼻鉗保定奶牛,導致傷人的事件全國各地都有發生。如果在規模奶牛養殖場,采血最好由本場獸醫或職工操作,外人容易引起牛不安,進而影響操作。
4. 所采血液的處理。采血完成后拔掉采血器的針頭,擰去采血器上的塑料棒,將采血器稍微傾斜,使血液呈一個斜面,便于血清的析出,待血液凝固放置好后送檢。冬天要放置在25~37℃溫水中一段時間,以利血清析出。
5. 記錄樣品信息。采血后填寫樣品編號,畜主單位、姓名,奶牛品種、編號、年齡、免疫情況,采樣單位,采樣人,采樣時間,聯系方式等信息。
6. 做好消毒衛生。采血前要清理牛舍糞便、尿液,保持圈舍、牛體干凈衛生,以免污染采血部位和血樣。
7. 注意人身安全。在進行奶牛尾部采血時,采血者要上身前傾、腿后移,以防被牛踢傷;要穿工作服、高腰雨鞋,防止牛糞飛濺到身上。
8. 積極應對過敏反應。對采血過程中出現喘氣、肌肉震顫、抽搐、口吐白沫,甚至休克的過敏反應奶牛,應立即用鹽酸腎上腺素、鹽酸異丙嗪、鹽酸苯海拉明等抗過敏藥物配合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等救治,一般10分鐘內好轉。
9. 防止污染環境和疫病傳播。作為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人員,首先要做好環境消毒工作;其次要做好自身的消毒工作,避免人為帶毒,造成奶牛場疫病流行;最后要做好廢棄物的處理,采血工作結束后要及時打掃,保證沒有針頭、試管等廢棄物丟落奶牛場,并按規定對這些物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作者聯系地址:韋 人 許鳳俠 孫紅玲 楊曉芳 李 峰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農牧局 郵編:750001;楊莉萍 銀川市興慶區大新鎮畜牧站 郵編:7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