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斌
產后關節易受傷
孩子出生三個月后,加上之前的高齡妊娠孕期保胎,在家窩了近一年的小彭終于“沖出樊籠”再踏“驢程”。在一個近一米高的溝坎前,自詡是“資深驢友”的小彭,雙腿一屈就跳了上去。誰知太久不鍛煉,身手生疏了,跌下來后狼狽地趴在了地上。好在土地松軟,站起來拍拍泥土,小彭就又和驢友們嘻嘻哈哈地邁開了步子。晚上回到家,感覺膝蓋有點酸疼,小彭認為是剛恢復運動后的正常現象,于是洗個熱水澡,做做熱敷,就沒再放心上。誰知這疼痛還挺頑固,幾天后,膝蓋就腫得跟面包似的,上下樓梯都鉆心地疼,熱敷、貼膏藥全都無效。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厲害!平臺骨挫傷、月牙板磨損、軟組織拉傷,醫生從她的膝蓋里抽出了5大針筒液體,看著都可怕。
醫生點評這是忽略了產后關節韌帶恢復情況,莽撞行事導致的惡果。懷孕期間,由于內分泌的改變,尤其是雌、孕激素水平的升高,全身關節韌帶,尤其是骨盆韌帶變得松弛,為分娩做好準備。生產之后,很多人身體表面看似恢復了,但不等于關節韌帶也恢復到正常。在產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關節韌帶都處于容易受損的狀態,一旦出現超出生理范圍的沖擊,就會受傷。而且孕期、哺乳期女性的鈣質流失較多,容易導致骨質疏松,對肌肉、關節韌帶的強勁程度都會有一定影響,也是產后容易受傷的原因。因此,新媽媽產后不管是提重物還是行走,都要悠著點,劇烈活動更是應當避免。
辣媽莫穿高跟鞋
茜茜產后親自帶孩子,身材恢復很快,基本上恢復了產前的體形。休完產假重返職場時,為了打造“職場辣媽”的形象,她還特地置辦新裝,穿上“恨天高”,感覺整個人都拔高修長了,搖曳生姿,氣場很強大。可是剛上一天班,只是在單位走了幾條走廊,爬了幾趟樓梯,她便覺得腰酸背痛,尤其是腳心像被鋸斷了似的,鞋子脫下來時,火辣辣地痛。
醫生點評這也是忽略產后關節恢復,導致身體傷害的典型例子。從醫生的角度來說,我們是不贊同女性穿高跟鞋的。穿高跟鞋時身體前傾,大部分重量需要前腳掌來支撐,壓力集中在腳趾,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足踝關節的問題。而且穿上高跟鞋后,站立、走路時過度的腰后伸,使腰背肌、關節囊及小關節容易發生勞損,產生腰背痛。同時,長期的屈膝行走,重力線前移,使膝關節負重應力改變,易出現膝前痛和關節炎癥狀。
如果因為特殊原因實在要穿,千萬不要挑戰“產前高度”,即使懷孕前能穿10厘米高的鞋子,產后也應從三四厘米的高度穿起,慢慢加高鞋跟,使雙腳乃至全身都有一個重新適應的過程。同時,應盡量選擇穩定性好一些的粗后跟鞋子。切忌穿高跟鞋時奔跑,因為穿高跟鞋后,人體的本體感覺與肌肉反射會變得遲鈍,下肢“減震”能力下降,再加上韌帶松弛,腰、骨盆、足的關節相對不穩,很容易造成急性腰、骨盆、踝扭傷或勞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