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磊
《東企》:信用卡革命的核心是“無卡”,關于革命對象與成果、隱憂,你的看法是什么?
羅明雄:關于“信用無卡”爭論的焦點并非有無實體卡片,關鍵在于在互聯網金融時代,能否通過線上、遠程直接授信,關鍵在于開通信用卡是否需要到傳統金融機構。背后的本質是,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的授信權力之爭。理論上,只有銀行牌照具備授信權力,但是實際上,互聯網企業依托于大數據和云計算已經具備了更好的授信能力。因此,“無卡”革命的對象是——不愿意進行信息化金融機構改革的傳統金融機構。中小銀行也可以擺脫網點數量和地域空間的束縛,通過互聯網提供更好的服務。
就近期央行暫停支付寶和騰訊與中信銀行合作的數字信用卡來看,數字信用卡也是信用卡,不經過監管的授信,暫時是不允許的。
《東企》:基于傳統模式的想像空間,互聯網企業與銀行合作可以向線下實體商戶投放二維碼專用終端,二維碼線下收單能否打破銀聯壟斷?
羅明雄:支付寶和騰訊向線下實體商戶投放二維碼專用終端當然可以打破銀聯壟斷。一是在收單721的收單分成比例中,二維碼支付節省了轉接行的20%,可以形成價格優勢;二是互聯網企業O2O的閉環,可以為線下商戶導入流量;三是隨著移動支付的發展,二維碼掃描更加便捷。
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的原因在于支付模式存在風險,央行認為二維碼支付在安全性、交易不可抵賴性等方面還有待探討,等相關標準體系等建立后應該可以放行。
《東企》:參考Square公司的模式,對沒有終端設備的小商家,甚至可能不需要設備就可以接受信用卡付款?
羅明雄:當前,已經應用的是支付寶的聲波支付。科幻的包括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人臉識別、靜脈識別、聲紋識別等高科技手段,但其廣泛應用需要整個金融系統的構架。按照現在“想不到”的發展速度,也許五到十年就會來了。
《東企》:阿里、騰訊拿到了民營銀行準生證,“存、貸、匯”業務一馬平川,強強聯合是否會演變成同業競爭?
羅明雄:至于兩家民營銀行成立后的發展,阿里具備金融屬性的支付寶和電商屬性的淘寶天貓,依托于阿里云和大數據,阿里小貸、擔保等既有金融業務,其民營銀行發展空間廣闊。騰訊擁有支付和海量用戶,以及社交金融優勢。未來在多個領域會短兵相接。
但就銀行業務,根據銀監會的披露,首批民營銀行試點將走差異化路線,阿里定位于小存小貸,騰訊定位于大存小貸。業務模式最少在融資方保持了差異化,同時金融市場的足夠廣闊,也讓會讓包括阿里、騰訊等新興互聯網金融機構有著各自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