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國紅
移動互聯網江湖近來頗不平靜。嘀嘀和快的耗資十幾億元請全國人民免費打車令人瞠目結舌。馬云也承認,阿里、騰訊兩家企業玩過頭了。盡管目前“補貼大戰”正在逐步降溫,打車軟件行業競爭正在向理性、有序化方向調整,但是,持續兩個多月的這場“惡斗”給行業留下了太多需要深思的東西。
誠然,打車軟件能讓供需雙方實現實時互動,既能給乘客省去等車的煩惱與時間,又能讓司機減少空載率,從而起到調配出租車行業資源的作用,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提高了社會效率,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對此,我們應當高度贊賞并大力推廣類似創新應用與技術的普及。
企業的出發點和目標也沒錯,即為了把用戶規模做到最大,在市場里扎穩腳跟,培育消費者的移動支付使用習慣,以便能引來源源不斷的真金白銀。不過,采用的方法欠妥。
有觀點認為,打車應用只是中國“BAT”三大互聯網巨頭近期激烈競爭的一個縮影。投資銀行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認為,騰訊支持的嘀嘀打車和阿里巴巴支持的快的打車之間的競爭是“互聯網行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場戰役”。言下之意,更多的角斗還在后面。
亂在規制缺失
4月20日是中國互聯網“飛越長城,接入世界”20周年。目前,互聯網正在全面向移動互聯網遷移。經過20年發展,中國互聯網盡管碩果累累,然而在快速發展之下,制度的不健全、法律的缺失、監管的漏洞,催生了一些怪相。為了讓充滿活力和顛覆創新的移動互聯網產業持續健康前行,強化監管、規范不正當競爭成為當前最緊迫的工作。
2014年初開始的這場打車軟件“血戰”,令人想起 “3Q”大戰、 “3B”大戰、 “3狗”大戰、圖書低價大戰、“雙11”大戰、 “百團大戰”、京蘇大戰、“二馬”大戰、紅包大戰……另外,在線旅游價格戰正在升級、在線教育百團大戰已經拉開帷幕。
互聯網行業的各類大戰日趨多發,令人目不暇接。更讓人擔憂的是,這類惡習也正在席卷移動互聯網。為什么業內企業會這樣肆無忌憚地斗?為什么會這樣持續多年而不變?一方面是PC互聯網時代的邏輯仍在主導產業航向。比如,“先圈用戶再圈錢”思路盛行。之所以拼得頭破血流還要拼,是為了爭奪客戶資源,而這是融資的重要條件,因為金錢跟著眼球走。比如,“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理念有深厚的土壤。另一方面是監管不到位。借用一位專家的話來說,一是相關法律法規嚴重滯后和缺失;二是政府缺乏明確的行政流程和職能劃分,一些既有法律未得到有效執行;三是中國對互聯網出現的許多問題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款,或沒有相配套的行業法規。
亂在惡性競爭
嘀嘀和快的爭霸賽持續了兩個多月。媒體稱這是場針尖對麥芒的非理性“補貼大戰”“肉搏戰”“血戰”,是“土豪”之間的打架。有分析一針見血地指出,“只為鎖定更多目標用戶,徹底搞垮對方”的做法,其實質是企業在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或盈利模式而抓狂。瘋狂補貼導致免費加送錢的“天上掉餡餅”的反常亂象出現了:出租車司機和乘客“坐享其成”,免費打車甚至打車掙錢的情況已經從“做夢”變成了現實。
不在產品改進、服務提升、用戶體驗完善等核心能力上發力,若靠無節制的“燒錢”來發展業務或推廣市場,除了重復、模仿與被模仿外,沒有任何創新與技術含量,這是舍本逐末之舉,必定不會長久,也不會有未來。比如,隨著用戶數的快速增長和訂單量的激增,出現了網絡異常、后臺系統支撐跟不上、下單困難、無人接單、到賬慢等問題,定位不準等技術缺陷也暴露無遺。從長遠來看,實際上損害了行業及用戶利益。
亂在贏者通吃
市場正在趨向集中。大樹旁邊小草稀疏。百度、阿里、騰訊一直處于戰爭中。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三大巨頭都在跳出PC 端競爭,聚焦長遠戰略,未來競爭更加殘酷。有人戲稱,產業已經進入白堊紀恐龍時代。
過去半年來,百度以搜索為核心,騰訊以社交為核心,阿里以電商為核心,不斷拓疆擴土、合縱連橫。目前,瘋狂收購、兼并潮還在繼續。騰訊近日宣布,將以1.8億美元從易居購買全面攤薄后15%的樂居股份。這一盤盤大棋下下去將決定國內移動互聯網未來版圖。
下面以搜索、打車軟件市場份額分布情況為例,說明第一陣營把第二陣營甩得有多遠。
報告顯示,2013年,百度居搜索老大地位,市場份額占比達到63.2%。360搜索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占比為17.1%。搜狗與搜搜聯姻組合成的新搜狗公司市場份額為13%。剩下的其他公司占比都不超過5%。
據易觀智庫發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打車App市場監測報告》顯示,快的和嘀嘀打車分別以46.7%和43.6%占據市場前兩位,二者合計占據超過90%的市場份額,品牌和用戶集中度加速上升,呈雙寡頭競爭局面。
亂在缺大生態觀
以往,企業對自身的生態系統優化非常關注,但對整個產業大生態系統的意識薄弱。過去,產業價值鏈不長,企業單打獨斗的方式更多。當前,互聯網產業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隨著互聯網移動化發展以及向傳統產業不斷滲透,尤其是O2O的崛起,單個互聯網企業已經很難滿足用戶的需求,必須和傳統產業一起,形成更深度的聯合,形成更好的生態系統,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具價值、更有吸引力的服務,才能實現良性健康持續成長。
馬化騰日前也深有感觸地說:“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思考和過去PC互聯網不同,互聯網時代能連接各行各業,做到過去想象不到的(事情),所以更要抱著一種生態合作的心態去合作,而不是著眼于能分多少錢。”
有分析提出,今后10年,互聯網產業的世界格局,將穩定在美、中兩強主導的狀態下。
如果沒有大生態系統觀的話,沒有全局觀的話,在全球競爭中,中國可能被自己人打敗。未來10年,中國互聯網市場與產業規模要想超越美國,中國要形成3-5家千億美元市值和數百億美元營收的跨國公司,與之高度相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