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見女
目前,中國用戶還習慣于在網上下載免費的音樂,聲音不很清晰,對聽音樂的設備也無特別的要求。作為公認領先的專業話筒和耳機制造商,森海塞爾在唱片市場的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宣布成立唱片公司Sennheiser Media。近期,森海塞爾首席執行官丹尼爾·森海塞爾在商業冠名上海音樂廳的發布會上,與《東方企業家》分享了他的觀點。
《東企》:為什么會選擇這個時間在中國首推 Sennheiser Media,而不是更早在歐洲或者其他地方進行?
丹尼爾·森海塞爾:很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為什么是現在在這里。用中國的一句老話說,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完全準備好了。中國的音樂唱片錄制產業近幾年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現在對于森海塞爾來說,唱片的推廣銷售是比較容易的,主要是看我們以什么樣的內容或形式出現。目前來說,這個工作只是一個起步階段,未來它可能會發展得很大。我們的習慣是:花很多時間去準備一件事情,一點一點向前發展,然后突然某一天這件事或者這個項目就會變得很大很成功。我非常有信心Sennheiser Meida可以發展成一個更大的產業。
《東企》:您服務過很多全球性企業,相較之下,森海塞爾作為家族企業的優勢在哪里?
丹尼爾·森海塞爾:正因為我們是家族企業,優勢就在于我們不會像一些上市公司這樣重視短期的利潤結果,比如季度利潤和年利潤。舉個例子,森海塞爾Digital 9000數字無線系統是森海塞爾工程師和管理者歷經12年才研發出來的成果。這個項目如果發生在一個上市公司或者純利潤驅使的公司,估計在研究到一半或者幾年的時間就會被取消,不會再往下發展了。
《東企》:現在您的家族企業已經到了第三代,和之前兩代的經營方針不同在哪里?
丹尼爾·森海塞爾:把更好的產品和更完美的音樂體驗傳遞給消費者是森海塞爾的宗旨,我作為第三代領導人,也會將它傳承下去。不同點是,我們的歷代領導人都是工程師,都重視研發。而我則以市場為導向,專注在市場宣傳和品牌推廣。非常慶幸的是,我的弟弟安德斯是一個工程師,所以我們這個家族還會延續工程師的歷史。
但因為現在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我們必須擴大品牌認知度和影響力才能更好地發展,所以我們會更加重視宣傳。去年,森海塞爾大中華區僅僅幾個人的品牌宣傳團隊做了近90場活動,其中包括非常大型的爵士上海音樂節。此次森海塞爾冠名上海音樂廳,也體現了森海塞爾第三代領導人對品牌和市場宣傳的重視程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