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冰
(營口市西市區文化館,遼寧 營口 115000)
論文化志愿者服務制度建設
高冰
(營口市西市區文化館,遼寧 營口 115000)
黨和政府對“文化志愿者”工作非常重視,為了充分發揮這支隊伍的作用,要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建。重視發揮他們的專長,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設法滿足他們從事志愿工作所需要的條件,為他們創造一個和諧的文化工作環境和氛圍。
文化志愿者;隊伍征集;制度建設
文化志愿者是非職業性的業余文化工作者群體。文化志愿者以文化為取向,從事公益性的公共文化藝術服務,為他人為社會奉獻自己的文化藝術才能,而不索取物質或金錢報酬。
文化志愿者服務范疇是服務場合群眾文化活動,科學普及、宣傳、教育、娛樂、群眾體育等人民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場合在公共圖書館、公立博物館、文化(藝術)館、站范圍內,協助這些部門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本文僅就文化(藝術)館范圍內的志愿者服務制度建設問題,談談看法和建設。
“文化志愿者”要充分發揮作用,必須有制度機制的保障,使其常態化、規范化,沿著正確的軌道建設、發展、壯大、提高,融入宏大的文化人才隊伍,為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提供人才的支撐。
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有一批骨干力量,有一些能人,他們多年活躍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業余從事義務文藝輔導,做出了很大貢獻,也生產出豐碩的成果。這就是文化志愿者。用制度把文化志愿者的作用加以定位,是新時代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文化事業改革的一項創舉。群眾有這方面的積極性,也有這方面的人才資源,群眾文化工作需要,因此制度的建設是可行的。
文化志愿者隊伍是一個以自愿組織起來的社會文化群體,是松散寬松的隊伍,對這支隊伍管理,要注意尊重他們。作為組織和領導這支隊伍的部門需要多地位他們服務,重視發揮他們的專長,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設法滿足他們從事志愿工作所需要的條件,為他們創造一個和諧的文化工作環境和氛圍。在管理上注意這支隊伍的特殊性、自愿性、更選性、流動性和靈活性。在制度和管理上遵循知識重視人才,注意做好“感情投資”。
文化志愿者隊人員構成,包括國家文化、教育、體育機構退休人員、教師、研究人員;專業文藝團體退休、改制離崗的專業文藝工作者;民間藝人;以及社會上、企業里、機關能在業余時間從事公益性文化服務的人士。以文化藝術為專長,以自愿服務為前提,以公益義務為取向,一切志愿為社會主義群眾文化事業做貢獻的人們。
(一)制度定制的原則
1.依照有關文化法規和群眾組織法規重建,科學管理的原則;2.堅持自愿、義務服務的自愿性;3.統一指導協調、按市、縣(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屯)分級管理的原則;4.堅持二為方針公益服務、方便群眾的原則。
(二)自愿者的職能任務
1.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
2.展示文化建設成果,以講座、培訓,對基層群眾進行文化專題知識的輔導。
3.協助文化(藝術)館,文化站組織群眾性文化活動。
(三)文化志愿者的招募條件
1.具有優秀的思想品質,熱愛群眾文化事業具有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2.熱心公益,有志于社會主義文化事業、自愿服務。
3.具有集體主義精神,有隊伍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和事業心。
4.具備正確的文藝理論知識和文藝技能專長。
5.身體健康,能有一定的時間條件自愿從事文化服務。
(四)文化志愿者的福利
1.以“文化志愿者”的身份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由市文化主辦部門頒發《文化志愿者“職書”》。
2.參加上級機關部門組織的免費學習培訓。
3.有權向志愿者的管理部門提出依意見建議。
4.享受政府有關部門給予志愿者的待遇和榮譽。
(五)文化志愿者的義務
1.遵守國家文化法科學法規和文藝方針政策。
2.履行志愿承諾,服務相關文化部門的管理和調度、完成服務任務。
3.不得以文化志愿者名義從事盈利的文化經營活動。
4.愛護文化志愿者的形象和聲譽,不辱沒文化志愿者的稱號和政府文化部門的信譽。
(六)文化志愿者的激勵
1.文化藝術會員,就為志愿者提供免費觀賞演出和學習的機會。
2.文化主要部門要在一定的時間對志愿者進行表獎。
3.為文化志愿者建立檔案,設志愿人才儲庫,進行電子網絡化管理。經政府民政部門批準成立“文化志愿者協會”增強志愿者的組織凝聚力。
4.政府新聞媒體要宣傳文化志愿者的先進事跡。
以上制度內容和執行機制根據工作的變化,發展隨時進行增補和修訂,使其更符合實際,更具科學性與可行性。
G12
A
1005-5312(2014)05-0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