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琴
語文教育要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的新型社會人才,作為中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征,讓學生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這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注重人文意識,弘揚人文主義精神,這樣才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就就是要在語文課堂上注入人文主義教育,讓人文精神滲入語文課堂。那么究竟如何在語文課堂上進行人文教育,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呢?我本人結合自己多年以來的實際教學經驗,以及自己的探索實踐,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以饗讀者。
一、語文課堂上注重體現人文關愛,塑造學生的美好人格
我們的語文教學要充滿人文精神,所謂人文精神就是說我們的語文課堂應當充滿激情,從而給學生傳播美好的人文精神,以此來塑造學生美好的人格。教師在課堂上要用豐富的語言啟迪學生的智慧,用富有這里的思想感染學生,召喚學生懂得自尊自愛,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去學習,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發展。要積極引導學生敢于創新,敢于懷疑和批判,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教育學生要有博愛寬大的心,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寬容他人,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人生,積極學習。所以說,語文課上教師如果能積極引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美好人格。
在語文課堂上,不管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或者是學生與文本之間都存在著人文關愛的因素,學生與學生在一起學習一起讀書,一起游戲,學生與教師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一起研究問題等等,這都是一個非常和諧非常融洽的場面,在此之間,學生,教師與書本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合作,都應該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人與人之間,人與課本之間都有一種濃郁的文化氣息。那么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教師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良好的教學情境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去感悟人生的真諦,去體會人性之美,去領略人情之美、人格之美以及精精神之美。那么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的優秀文章,他們有的是有純真深厚的感情,有的是富有哲理的思索,有的是美妙絕倫的意境之美,令我們振奮,令我們深思,令我們流連往返,或者是啟發我們深省。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欣賞學習研究挖掘的同時,觸發學生的感情,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智慧,引導學生認識人生,學會做人。
二、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這對學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積極的情感體驗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還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語文學科是功能性特別強的一門學科,語言文字如果和思想情感同時發生就組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說語文教育一定要關注人文的發展,它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創造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體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逐步體驗到豐富的人生,博大的情懷,人格的魅力,偉大的友誼,至死不渝的親情,做人的尊嚴等等,比如從李白身上我們體會到什么才是人格的彰顯,從杜甫的詩里我們體會到社會低層人民的悲慘生活,從鳳凰涅槃中我們體會到什么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從大自然的語言里我們體會到大自然的規律不可違背,否則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營造適當的教學氛圍與教學情境,運用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感染學生,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從而振奮學生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趣味橫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學生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中,體驗到積極的情感,豐富自己的知識,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三、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
每個學生由于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征等各方面的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是普遍存在的,就如俗話所說世界上面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要弘揚學生的個性。但是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普遍追求標準答案,這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是極為不好的。比如老師布置一篇寫春天的作文,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寫春天生機勃勃,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都抒發了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可有一個學生卻寫道:春天并不好,春天細菌滋生,容易引起流感,春天風大,天氣還忽冷忽熱的,從幾個方面表達了自己對春天的不滿。教師在批語時,批評這位學生沒有圍繞要求去寫,沒有從積極的方面去寫等等。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舉不勝舉,教師要積極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用正常的心態去對待學生的差異,在出現不一致的時候,不能一味的否定學生,批評學生,應該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引導學生,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差異性,這樣才能張揚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與積極的發展。切不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學生,要時刻牢記尺有多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尊重每一個學生,爭取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長足的發展與進步,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真正目的。
總體來說,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教給學生知識,讓學生掌握技能,學會學習的方法固然重要,這是我們作為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我們不僅僅要做到這些,還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塑造學生美好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語文的教育作用,才能使語文教學服從于人的全面發展,才能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與提高,真正地把語文教學落到實處,培養出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為我們祖國的明天輸送優秀的人才,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與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