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王鶴
摘要: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加快,城市的規劃工作面臨著新的問題,同樣也是對規劃工作的新挑戰。城市規劃是一項公共性政策,其具有公共政策所擁有的基本屬性。以城市規劃工作中的公共政策為基本視角,對城市規劃公共政策的內涵、體系、機制等公眾參與、城市規劃政策的相關問題進行淺析與探討,對我國城市規劃工作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完善與展望,有利于避免原有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的完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關鍵詞:城市規劃;公共政策;公共利益;問題;完善
全球經濟一體化與城市發展的多樣化,已成為我國新時代的發展趨勢。而其帶來的產業結構調整、城市化發展道路拓寬等問題,對當前我國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產生了不小的沖擊,中國城市規劃面臨比計劃經濟時代更加復雜的社會問題與矛盾。作為新時期的城市規劃管理,我國的主要任務已經成為“統籌安排城市各類用地及空間資源,綜合部署各項建設,實現城市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針對我國當前城市規劃管理中呈現出的各類問題,以如何加強政府指導、完善城市規劃進程進行系統概述,為我國當前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提出一些理論性的建議與對策。
一、我國城市規劃過程中存在的基本問題
(一)過分將經濟發展放于首位,可持續性發展觀念缺乏。
在我國現如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商對經濟效益過度追求往往會損害公眾的利益,從而造成土地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嚴重等相關問題。作為城市整體利益的代表,城市規劃部門難以對這類行為進行有效的干預與宏觀調控,使得公眾利益受到損害,社會公益事業的建設得不到有效保障,城市不能進行可持續發展。
(二)國有資產大量流失,評估政策不完善。
傳統的城市規劃工作主要以土地利用控制為中心,缺乏對城市土地和空間資源價值的認識;規劃缺乏實施可行性論證與評估,在實踐過程中缺乏可操作性,不能跟上我國城市發展的速度,因此,出現大面積的違法建設,從而造成我國國有資產的流失,城市建設資金的短缺。
(三)監督機制力度不夠
我國現行的城市建設規劃管理往往缺乏專門、專業的督查體制,缺乏集體決策、集體防守的監督管理理念,以及協調運轉、公開透明的機制。致使部分城市規劃脫離實際,甚至出現權錢交易的現象,這樣不僅損害了國家的利益,同樣也造成公眾利益的損失。
(四)松散的管理模式,難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城市規劃缺乏規劃管理決策統籌考慮的咨詢,其落后于城市的迅速發展與日新月異的城市變化,同時,規劃編制和審批周期過長,往往脫離實際,難以完全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二、 完善城市規劃工作的途徑
(一)建立低碳產業
低碳產業包含兩方面的涵義,首先,本身就是低能耗、低排放的產業類型;其次,像新能源產業一樣,是以低碳技術為載體的產業類型。英國商業、企業和改革部提出,包含提高能源效率、重視產業發展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生產低碳汽車為中心等重要內容。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環境學院,進行了以能源低碳為方向的總體規劃概念方案探索,設想在人類可預見的未來,通過發展新型建筑、綠色基礎設施和生物能電力生產,建立生物循環系統,淘汰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產業,實現產業的低碳化發展。
(二)規劃理論體系的自省與升華
中國城市規劃學科走向成熟還需要進行本位論的升華。應該說,今天中國所遇到的規劃無用主義論調與西方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是極其相似的。了解西方城市
規劃史的學者可以發現,西方所面臨的城市建設背景與我國的現狀頗有相通之處。城市一方面進行了戰后大規模重建,另一方面城市更新運動的成就也蔚為可觀。城市更新運動的起源標志是《新住房法》的頒布,主要內容為大規模的清理拆除貧民窟以及不合標準的劣等住宅、重建衰落地區、改善住房條件、恢復城市中心區經濟活力、減少種族隔離等。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受到了利益集團壓力、官僚機構低效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為低收人者提供住房的主要目標被扭曲,開發與計劃實施、實際需求相互脫節,無法解決牽涉面廣而復雜的住房問題,地方政府作為計劃的具體實施者,并不真正關心低收人者住房問題,而是為了振興城市經濟、增加政府財政稅收,注重商業發展;強勢利益集團同樣不關心住房問題,而是借更新之名,進行高檔住宅和商業開發,牟取高額利潤。
(三)堅持規劃、建設、管理一起抓
城市規劃,是城市在一定發展時期的新目標與新計劃,是對城市建設實施的一種綜合性部署。城市建設是城市管理的物質基礎與保證,以三者間的相互關系來看,規劃要放于首位,建設起到基礎性的作用,而管理是其核心。加速城市發展,必須要把城市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上,確保必要的投入,使建成的項目能夠充分發揮其效益。在管理中,有關部門要注意城市規劃管理權限,要將其權限要集中在市里,不能下放,否則會給城市的整體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
三、結語
城市規劃工作,是一個國家對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實行宏觀調控、具體管理的重要依據和手段。完善城市規劃管理是發揮其對城市土地及空間資源的調控作用、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措施。本文筆者從以上幾個方面,對城市規劃工作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希望能夠給城市規劃工作者、政府部門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使其能夠加強在城市規劃中的指導作用,真正實現城市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推動城市規劃的發展與創新。
【參考文獻】
[1]王郁. 日本城市規劃中的公眾參與[J]. 人文地理,2006(04)
[2]郭力君. 國內外城市規劃實施管理比較研究[J]. 地域研究與開發,2007(02)
[3]肖銘. 基于權力視野的城市規劃實施過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
[4]吳曉莉. 利用遙感技術拓展城市規劃數據源——兼談遙感技術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J]. 城市規劃,2001(08)
[5]李閻魁. 城市規劃與人的主體論[D].同濟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