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
有企業界人士告訴記者:“未來中國有兩個行業將會突飛猛進,一個是電子信息產業,一個是汽配行業。把握好這兩個行業,將能從中找到商機。”
就信息產業來說,中國信息通信技術產品(ICT)2012年的出口額占全部商品出口額的27%,可見ICT產業舉足輕重的貿易地位。目前計算機、手機、家電等主要產品行業內孕育了聯想、華為、中興、海爾、TCL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和國際品牌。與此同時,中國在信息技術產業國際貿易規則制定中,也正在發揮關鍵作用。
大而不強?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組織2月1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進口額接近2萬億美元,占全球商品貿易總額的11%,為全球第一大貿易產品。
這其中,中國在主要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分類中出口額都占據全球第一。2012年,包括手機、智能手機、手提電腦、平板電腦和集成電路在內的中國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出口額為5543.1億美元,占全球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出口量的30%;進口額約為3555.6億美元,占全球信息通信技術產品進口額的18%。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出口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通信設備、消費類電子產品等電子信息產品4348.1億美元。
2014年4月2日,在“信息技術與服務貿易及全球經濟發展圓桌會”上,商務部貿研院副院長任鴻斌稱,2006~2012年,中國高附加值的服務貿易產品,特別是金融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咨詢等增長很快,增速都超過20%,高于服務貿易16.1%的增幅。特別是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提高了中國服務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抓住了全球信息技術產業轉型的機會,在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形成了產業集群,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明顯提高,推動中國成為信息技術產品最大的生產國和貿易國。
不過,現在已經不是拼大小的時代了,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產業創新能力強、技術更新日新月異、競爭異常激烈、產業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的情況下,高附加值才是制勝全球的關鍵。
在此次圓桌會上,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石永紅表示,中國雖然是信息技術的貿易大國,但不是貿易強國。“產業鏈不完善,主要出口方式為加工貿易,未掌握核心技術,產品附加值不高,而發達國家以附加值高的優勢獲得了巨大的產業鏈利潤。”
以手機出口為例,2013年中國手機出口951億美元,同比增長17.4%;華為、聯想、中興、酷派在全球市場份額排名中均位列前十之內,國際化之路成績斐然。不過,整體來說,中國手機與蘋果、三星等知名品牌相比,在技術研發、專利數量、國際知名度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同時市場份額的提升并未帶來利潤的相應增加。
不僅如此,由于信息技術產業具有高度國際化分工的特點,國際規則的調整將對產業及其相關貿易產生明顯影響。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正在進行多個貿易規則談判,如世貿組織下的《信息技術協定》(ITA)擴容談判、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環太平洋貿易談判(TTP)、跨大西洋貿易談判(TTIP)、服務貿易談判(TISA)等。
石永紅認為,這些談判的最終簽訂都將影響信息技術產業的投資和貿易流向。“尤其是信息技術企業,要站在戰略高度關注規則制定對投資和貿易的影響。”
ITA擴容博弈
在這些全球貿易規則談判中,ITA是直接針對信息通信技術產業的貿易談判。ITA生效于1997年,旨在通過消減關稅,促進信息通信技術產業的貿易自由化。ITA剛開始涉及計算機、半導體、軟件、科學儀器等6類產品,目前正在進行產品目錄擴容談判,將增加256項商品目錄,并將這些產品的關稅逐漸降到零。據美國商會的數據,如果ITA擴圍談判成功,將每年為全球GDP增長貢獻1900億美元。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會長孫振宇在此次圓桌會上稱:“ITA目前已經有76個成員,這些成員國涵蓋全球97%的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出口額,本輪擴容談判已經有部分成員達成了協議。”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信息通信技術產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低端,產業基礎薄弱,ITA擴容談判一旦通過,關稅的減免將致使實力不強的相關企業發展受到沖擊,同時中國信息產業關稅收入將大大減少。不過,也有人士表示,這將促使中國信息通信技術產業增加出口,在國際競爭中更快地提高影響力。
由于在ITA擴容談判中存在一些分歧,美國于2013年11月21日宣布中止ITA擴圍談判。對此,商務部部長高虎城發表聲明稱,美方迫于其具有強大競爭優勢的產業壓力,不愿作出任何讓步,但美方無視處于弱勢的中方企業的訴求,無視兩國企業競爭力的巨大差異。
而據孫振宇透露:“其實,現在ITA談判已相當接近達成協議,中美之間已在200多項商品上達成一致,最后還有十幾種產品存在分歧,涉及集成電路、醫療器械、科學儀器等商品。”
他還表示,盡管中國相關產業面臨諸多困難,但一直對ITA擴容談判持積極立場,多次大幅度縮減產品數量,特別是近兩輪談判中,中國縮減了高度敏感產品的數量,達到200多種。這些產品的進口額占中國信息技術產品進口額的21%。
據悉,分歧的焦點在于包括100多項稅目的“敏感清單”,而對于其中的關鍵——制造業,中國讓步的可能性不大。孫振宇表示,目前中美還在接觸,但至于什么時候能夠恢復ITA談判還不能確定,希望2014年能重啟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