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曉彤
【摘要】隨著電力改革的不斷發展,電力能源也必然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對電量分析進行科學的預測對電力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電量分析的預測結果直接作用于企業的生產活動,如果預測的結果不準確,就會導致電力資源無法得到合理的分配,發電的水平和供電設施無法得到最大的發揮,電能的供應也無法達到社會的需求,從而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本文就電量預測的意義進行了相關探討,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預測方法。
【關鍵詞】電力市場 電量分析 預測 方法
前言
隨著我國電力企業的不短改革,電力能源必然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其電量數據是電力企業生產運行的基礎指標,受到企業領導及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同時它還和企業的經濟利益有著緊密的聯系。
一、電量分析及預測的必要性
電量分析即根據社會對電力的實際需求,利用歷史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電力需求和其他因素之間的聯系及發展的規律,同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等規劃內容對電力需求進行合理的預測。電力企業自身的特殊性決定了對電量進行分析和預測的必要性,第一,到目前為止,電力工業的生產、供求和經銷已經同時完成,但是電量的存儲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第二,電力企業的建設項目需要投入巨額的資金,建設的所耗費的時間較長;第三,電力企業向整個社會提供電能,身上肩負著十分腫的負擔。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下,對電量進行分析是各個電力公司進行生產經營、項目投資等各類計劃的基礎。
二、電量分析預測的方法
電量預測的方法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宏觀方法,另一種是微觀方法(根據電能不同使用途徑的累計進行預測),通常,對電量進行預測不能只按照一種方法進行,需要多種方法進行反復驗證,最后的結果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預測結果。宏觀的預測方法可以利用電量和GDP的關系構建一個預測的模型,利用歷史的數據得出回歸系數,按照時間的長短對電量的預測進行計算;還可以根據時間序列構預測模型,求出預測的結果。電量預測的微觀方法是按照不同的用途(例如工業、交通、居民用電量)進行估算,然后進行累加,其中,工業用電還可以按照行業進行分別估算,特別是用電量較大的企業,應該根據企業內產品的耗電量進行估算;商業用電量應該考慮到對增加人口的預測、個人的消費支出、家電設備的普及程度以及對天氣情況的預測等,同時還應該考慮到線路的損耗以及發電廠的用電量因素,在實際的操作當中,主要運用以下一種電量預測的方法:
(一)進度推算法
內容:在每個區域內,其月度電量的走勢能夠客觀的將該地區的季節、天氣的變化以及節假日的因素反映出來,同時還能分析出企業和居民的用電習慣對電量的影響,從而可以總結電量的使用規律,更好的對其進行預測。
預測方法:根據該地當年到目前的電量使用情況與以往同期的電量使用情況對本年年度電量的使用情況進行合理的預測。
適用范圍:對本年的電量水平進行預測,通常在年度已經過半后采用該方法。
預測結果:對本年的電量預測提出高、中、低三種方案,在正常的情況下,推薦適用中方案,其他兩種方案要根據實際用電量走勢進行取舍。
(二)折算法
內容:電力企業用電量的增加的主要來源是業擴報裝的容量,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和規律。通過分析二者的關系,對下一年的用電量進行分析和預測。
預測方法:某年等效小時=(某年用電量-上年度用電量)/上年度業擴報裝容量;下年度售電增量=當年業擴報裝容量×當年等效小時。
適用范圍:對年度、半年、季度的電量走勢對其進行預測。
(三)等效小時法
內容:根據發電利用小時的啟發,發電機組的利用小時和其電量的平衡狀況有著緊密的聯系,電量如果出現緊缺,那么發電的利用小時就高,相反則低。相同的。電量和最大用電負荷二者間也存在“等效利用小時”,可以根據最大負荷等效小時的走勢進行電量的預測。
預測方法:通過對往年的等效利用小時進行計算,并結合該地實際用電量的平衡情況,對本年或者次年的等效小時進行預測,從而對電量進行預測。
適用范圍:當電量預測值和最大負荷的關系一致時,當已經出現最大的用電負荷,同時能夠對其繼續準確把握時,就能夠對年度的電量進行預測。
該方法能夠很好的校驗電量預測的結果,但是在采用該方法時,應該綜合考慮到本地用電的平衡情況、用電量的水平以及負荷率的水平,準確把握某個時段內的最大用電負荷負荷,從而推算出用電預算值。
三、電量分析及預測的原則
(一)基礎原則
對電量進行預測是為了保證電網項目建設作出正確決策的基礎,為了保證為電力企業的研究方案提供可靠的數據。
(二)科學性原則
對電量進行預測要求很強的科學性,需要從經濟、社會以及電力的供求狀況為出發點,對往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發現各個不同因素與電力需求的關系及其走勢規律,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未來的電力發展形勢進行推算。
(三)制度化原則
在進行電量預測工作時,需要對熱點地區的用電情況進行深入調查,搜集各個行業及地區的發展規劃內容,形成專門的預測制度,為電量的預測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四、電力預測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一,要實時關注國家的宏觀經濟走勢,準確掌握經濟脈搏及電能需求增長和國家、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第二,要保持清醒的思路。當經濟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時,制定的預測方案會過高,在這種形式下,就應該發現各種潛在的制約條件、當經濟呈現緩慢增長的趨勢時,預測的方案則會偏低,這是就應該看到更多的有利因素;第三,對我國經濟的周期波動對用電量的影響進行分析,對本地的實際經濟情況進行客觀的評價;第四,不斷發現用電增長和最大負荷之間的變化規律;第五,預測的方案需要根據實際的不同情況作出一定的修正。
參考文獻
[1]王潤杰,楊會武,張秀英.變電站電量采集系統的建設與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9(31).
[2]葛軍.馬鞍山地區電量采集與計量系統的長遠規劃[J].安徽電力技術情報,2001(02).
[3]劉陽.淺談電量分析系統在電力企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5).
[4]周廣惠.對企業用電量分析與預測的數據挖掘[J].裝備制造技術,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