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上的講話,系統回答了政法工作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許多開創性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做好當前政法工作,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尤其是深刻領會和把握總書記關于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生命線的重要論述,努力做到公正執法。
更加注重夯實公正執法的思想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政法戰線的同志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首先端正執法理念、打牢思想根基。
要從靈魂深處解決“權從何來、為誰執法”的問題。身為人民法官、人民檢察官、人民警察,我們手中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為人民謀利益。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和公仆意識,把群眾當主人、當親人,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做到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必須切實克服特權思想、官僚習氣、衙門作風,決不允許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決不允許讓普通群眾打不起官司,決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合法權益,決不允許執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
要始終堅定法治信仰。公正是法治精神的真諦,對法治的堅守就是對公平正義的最有力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把法治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對各級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法治觀念、法律意識提出了更高要求。政法干警執掌著國家法律公器,必須始終信仰法治、崇尚法治,發自內心地認同、敬畏、遵守和捍衛法律,做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執法者。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權勢、金錢、人情、關系等因素的干擾和誘惑面前,始終站穩腳跟、挺直脊梁,只服從事實、只服從法律,以實際行動捍衛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要時刻守住職業良知。一些案件僅憑良知就能明斷是非,最后結果卻偏偏辦得顯失公正,根子就在于執法干警在職業操守上出了問題。司法機關是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公正廉潔是政法干警的最基本操守。如果連政法機關都不能對人民群眾公平對待、平等保護,那就沒有什么社會公正可言了。政法干警務必要樹立高尚的職業追求,自覺用職業道德約束自己,把不公不廉作為最大恥辱,始終保持懲惡揚善、執法如山、公平如度、清廉如水的浩然正氣。
更加注重嚴格、規范公正執法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對政法機關而言,嚴格執法就是一種重要擔當。對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一定要嚴格尺度、依法處理,否則執法公信力、法律權威就難以形成。現在執法失之于寬、失之于松的問題在一定范圍內比較突出,比如對于一些涉嫌經濟犯罪、環境污染、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等案件,存在以罰代刑,使當事人逃避刑事追究的現象。比如,對一些涉及人數較多的群體性事件和案件,不敢執法與草率執法的問題同時存在,等等。政法機關和政法干警必須切實增強擔當意識,嚴格按照法律精神去執行法律,對違法犯罪的不論涉及哪個群體、不論涉及哪些方面都要堅決依法處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決不能讓法律成為“紙老虎”。
執法司法是一項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的瑕疵和疏漏都會對最后結果產生直接影響。我們必須像企業抓產品一樣,狠抓執法辦案規范化,保證過硬的辦案質量。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進一步強化了對訴訟全過程的規范和制約,對執法辦案提出了比以往更高更嚴的標準。對政法機關來說,必須牢固樹立實體與程序并重的思想,切實扭轉重實體輕程序、重結果輕過程的慣性思維,把程序正義的要求落實到執法司法全過程。強化證據意識,堅持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合法手段收集、固定和審查證據,努力使每一個案件都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嚴格執法、規范執法,不是單純的“法條主義”,不是機械執法、就案辦案,政法干警需要設身處地從社會的視角、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更多地貼近生活、走近群眾,讓裁判結果既符合法理,又考慮事理、照顧情理,實現群眾心目中的公正。
更加注重以公開化、信息化促進公正執法
近年來,北京市法院系統明確提出要讓當事人打一個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官司,警務公開、檢務公開、獄務公開等方面的措施也在不斷完善。但這只是司法公開的第一步。現在,人民群眾的權利意識、監督意識明顯增強,我們不主動回應,就談不上是合格的執法者。要讓干部和干警從內心深處樹立主動公開、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把各項工作制度、辦事規則都置于“陽光”之下,把各項執法司法活動全部對社會公開。
公開化、信息化公正執法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特別是信息技術,總結推廣社區網上警務、“數字法庭”等為民服務的機制和經驗,積極搭建服務群眾的有效平臺,尤其是大力推行網上受理、網上查詢、網上審批、網上辦公、網上咨詢、網上引導,使互聯網真正成為了解群眾訴求的窗口、方便群眾辦事的平臺、接受群眾監督的渠道。應該主動適應信息化時代人民群眾對司法公開的要求,更加注重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工具,暢通公開渠道、拓寬公開范圍,積極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努力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法藏身。
更加注重以執法責任強化公正執法
權力對應責任。責任若缺失,權力就容易被濫用,公正也就難以保證。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可以追溯,執法辦案出現問題應當也必須受到追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就是建立法官、檢察官、警察辦案責任制,需要從立法、制度、機制等各個層面進一步跟進。當前,尤其要重點探索解決好追責制度的統一性和系統性、辦案人員的主體地位、追責程序的嚴肅性和可操作性、責任主體的認定以及監督機制的長效性等問題。同時,也要加快完善執法考評、案件復查等工作機制,與辦案責任制一起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的嚴密管理體系。冤假錯案的產生有其客觀因素,但是有的卻是由執法者主觀惡意造成的,對此,必須嚴肅進行責任追究,一糾到底,堅決查處其中的司法腐敗與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在嚴格落實執法辦案責任的同時,也要給執法司法者創造一個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的環境。要積極推動建立健全違反法定程序干預司法的登記備案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嚴密防范、堅決處理違法違規干預司法的行為,為干警嚴格執法排除外部干擾。
(作者:北京市委副秘書長、政法委常務副書記)
責任編輯:杜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