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爭 于山
多層螺旋CT在膽囊癌臨床診斷中的價值分析
陳思爭 于山
目的 對多層螺旋CT在膽囊癌臨床診斷中的價值進行評價分析, 為今后的臨床診斷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方法 抽取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間本院收治的臨床手術病理證實為膽囊癌患者46例, 對其術前多層螺旋CT影像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結果 本組46例患者術前CT確診41例(89.13%), 誤診為膽囊炎者3例, 誤診為膽囊息肉者1例, 誤診為原發性肝癌者1例。結論 經多層螺旋CT對膽囊癌進行診斷的準確性較高, 由于影像特征不典型, 依舊存在一定的誤診率, 臨床應給予關注。
多層螺旋CT;膽囊癌;診斷;臨床價值
臨床上膽囊癌為膽系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 在早期由于臨床特征不典型, 起病隱蔽, 因此早期診斷困難, 在發現時多發展至晚期, 預后效果不理想。近幾年多層螺旋CT技術在臨床診斷中得到廣泛應用[1]。本次研究中出于對多層螺旋CT在膽囊癌臨床診斷中的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的目的,對臨床病理確診的膽囊癌患者的CT影像資料展開了回顧性分析, 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中資料來源于本院收治的臨床手術病理確診為膽囊癌患者, 抽取其中的46例作為研究對象, 包括男18例, 女28例, 年齡51~82歲, 平均(62.4±14.3)歲, 主訴上腹疼痛者27例, 食欲減退者31例, 出現黃疸體征者12例, 右上腹壓痛、觸及包塊者6例, 腸梗阻體征者3例。所有患者均在術前接受了多層螺旋CT檢查, 術后病理確診為膽囊癌。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將以上統計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 針對患者術前CT影像資料、術后病理診斷結果展開回顧性分析, 分析多層螺旋CT對膽囊癌的診斷結果。
1.2.2 檢查方法 CT檢查所需儀器為本院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CT機, 掃描時患者取仰臥位, 首先展開腹部掃描定位, 而后自膈頂至雙腎下極水平進行掃描。首先展開平掃, 而后行增強掃描, 包括動脈期、門脈期、平衡期,造影劑選用35%碘海醇100 ml, 注射速度控制在3.0~3.5 ml/s。掃描層厚為8 mm, 層距為8 mm, 經多層面重組對膽囊癌分型、鄰近組織浸潤情況進行分析。
1.3 診斷標準 多層螺旋CT對膽囊癌的分型標準為:腫塊型:病灶直徑>3 cm, 呈現腫塊征;結節型:病灶直徑<3 cm,形態呈結節形;厚壁型:膽囊壁局限或者是彌漫不規則增厚,囊壁厚度>3.5 mm[2]。
2.1 CT診斷結果和分型結果 本組46例患者術前經多層螺旋CT確診41例, 診斷率為89.13%, 誤診為膽囊炎者3例,誤診為膽囊息肉者1例, 誤診為原發性肝癌者1例, 誤診率
為10.87%。41例CT確診患者中包括腫塊型者9例(21.95%),結節型者10例(24.39%), 厚壁型者22例(53.66%)。
2.2 CT表現 腫塊型:CT表現主要為膽囊區呈等密度和稍低密度, 腫塊在膽囊體積中占較大部分, 囊腔明顯縮小,形態不規則, 病灶邊緣相對模糊, 部分患者膽囊基底分界模糊, 增強掃描后發現腫塊不均勻強化。
結節型:CT表現出膽囊壁局部結節樣或者是乳頭樣軟組織影, 突入到腔內, 結節與膽囊壁寬肌相連, 經增強掃描發現病灶呈高密度強化。
后壁型:CT表現主要為膽囊壁著呢過后, 本組22例厚壁型患者中局限性增厚者5例, 彌漫性增厚者17例, 部分患者合并膽囊壁僵硬, 增強掃描發現膽囊壁強化明顯。
誤診為膽囊炎的3例患者中, CT表現出膽囊壁增厚, 厚度均勻, 增強掃描發現明顯水腫帶, 膽囊黏膜相對完整, 輪廓僵硬;誤診為膽囊息肉者CT表現出膽囊壁結節, 向腔內突入, 邊緣相對光滑, 增強掃描呈現均勻強化;誤診原發性肝癌者CT表現出膽囊區片狀低密度影, 增強掃描時, 動脈期、門脈期強化明顯, 延遲掃描呈現為弱強化。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 在消化系統疾病中, 膽囊癌為常見惡性腫瘤, 一般情況下發病年齡在40~80歲之間, 女性多于男性, 由于早期臨床癥狀不具有典型性, 因此診斷困難。晚期時患者會表現出腹痛、黃疸、發熱等癥狀, 一旦發展為晚期, 病情進展速度加快, 預后效果較差, 因此膽囊癌的早期診斷臨床價值顯著[3]。
多層螺旋CT技術在臨床疾病診斷工作中已經被廣泛應用, 其具有較高的分辨率, 在膽囊癌診斷中, 多層螺旋CT的直接征象包括膽囊內腫塊、結節以及膽囊壁增厚。近期有文獻報道, 經多層螺旋CT技術對膽囊癌進行診斷的準確性較高[4]。本次研究中對46例手術病理證實為膽囊癌患者的術前CT影像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結果發現, 術前CT確診為膽囊癌者41例, 誤診5例, 診斷率為89.13%, 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一致, 證實了CT診斷膽囊癌的準確性較高。本組41例患者經CT分型為腫塊型者9例, 結節型者10例, 厚壁型者22例, 不同分型者CT表現存在明顯差異, 由此可推斷CT在膽囊癌分型中同樣存在一定優勢。值得注意的是, 盡管CT掃描在診斷中的準確性較高, 但依舊存在一定的誤診率, 臨床應對其給予注意。
[1] 文騮,劉會春.69例膽囊癌治療效果分析.中華全科醫學, 2012,10(07):1044-1045.
[2] 余紅勝,沈又利,吉六舟.膽囊癌的CT診斷及誤診分析.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2011,17(01):49-53.
[3] 陳振華,雷武平.膽囊癌的MSCT診斷價值.罕少疾病雜志,2011,18(04):4-6.
[4] 趙陽陽.膽囊息肉樣病變發病因素研究進展.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2,26(10):939-940.
476600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