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徐興文
摘 要:本文創造性的運用類賭博概念,嘗試以優勢視角下的社會工作來探索農村類賭博介入策略,提出社工在介入理念以及介入行動中的重要策略。以期為農村類賭博現象的改善帶來新的希望,以供理解類賭博、介入類賭博提供借鑒和啟發。
關鍵詞:優勢視角;社會工作;類賭博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類賭博。本文的類賭博概念,主要指基于群眾自控范圍內,不以營利為最終目的,帶有重要的娛樂性質,并伴有一定的資金出入的群眾娛樂活動。它不屬于公安機關執法的范圍,屬于居民的一種生活方式。因其有一定的資金出入,雖數額較小,但符合賭博的狹義的概念,故本文稱其為“類賭博”。
目前類賭博現象在廣大農村地區較為盛行,其主要形式還是以玩麻將、紙牌、撲克等為主。研究發現,農村參與類賭博的特點主要有:群眾參與廣泛;娛樂性質較強(消磨時光,打發時間、陪伴家人娛樂);季節性明顯(重大節假日,如春節,類賭博現象更為明顯);賭資高低不等,但都在當地人們可以接受的范圍以內;類賭博場所靈活,在居民家里進行的占大多數。
(二)優勢視角。社會工作產生于19世紀末西方,是以助人自助作為專業宗旨,用科學的方法助人的服務活動。在早期社會工作服務中,問題取向(問題視角)一直伴隨著社會工作實務的開展,問題視角下的社會工作總是關注服務對象的不足和缺陷,以其問題為切入點,常將案主問題個人化或本質化,忽視社會、文化、環境、家庭乃至社區等對個人的重要作用和影響。
20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工作工作取向開始逐漸從問題視角轉變為優勢視角。優勢視角強調發現和重新肯定個人能力、天賦、智慧、求生技能及志向,以及社區的共同財產和資源,特別從社會工作的角度上說,強調充分動員案主的力量來達到他們的目標和愿望,以提升案主更好的生活質量。1同時,優勢視角下的社會工作的拒絕將服務對象問題化,認為標簽化對服務對象“具有蠶食效應,重復的次數多了之后 ,就改變了案主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和周圍人對他們的看法。”2“優勢視角的實踐要求我們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案主、他們的環境和他們的現狀不再是鼓勵地或專注地集中于問題 ,而把眼光投向可能性。在創傷、痛苦和苦難的荊棘之中,你能看到希望和轉變的種子。其實這個公式很簡單:動員案主的力量(天才、知識、能力和資源)來達到他們自己的目標和愿望,這樣案主將會有更好的生活質量”3。這就要求社會工作者把案主的問題放在情境中去評估,重新理解和詮釋對案主問題的理解,把問題外化和懸置,看到其問題背后蘊藏的巨大能量和契機。
二、優勢視角下社工介入農村類賭博的策略
(一)介入理念的突破:基于優勢視角對類賭博的理解。 雖然農村較普遍的類賭博現象存在重大的隱患,但社工在介入時,需要對農民的類賭博觀有深入的理解。你怎么看待現在村里的打牌賭博現象?或者說你覺得它(打牌等)有什么危害或者是好的地方?
A:我覺得嘛,這個很普遍,其實這也成了農村的一種生活方式,大家平時沒有什么可以娛樂的,就小玩一下……
B:每逢過年過節親友聚會,少不了要四個一桌(打牌或麻將);現在見怪不怪了。其實危害是比較大的,因為打牌家庭關系不和諧,父母與孩子關系疏遠的,甚至釀成災難和悲劇的,就上次我們村那個打牌,結果忘了關煤氣灶,房子都燒光了……
C:我爸爸很喜歡打牌,說實話,他平時很忙啊,早上四點多就起床干活了,上午10點左右家里比較熱沒法干活,早早吃午飯,就騎摩托車去小鎮打牌,打到下午4點左右回家再去地里干活,打牌是他的一種休息方式吧,還有啊,我們家地很多,農忙的時候忙不過來,就有人來幫忙,其中很多都是爸爸在牌桌上認識的,現在農村很多人在外邊賺錢,不著家,鄰村之間很多都不認識,認識大家或者說聯系村與村之間的一個主要紐帶就是打牌了……
D:我倒是覺得打牌現象確實比較普遍,不能一概而論了,為什么去打牌?一個嘛,就是閑唄,沒有工作就想通過打牌贏別人的錢,還有嘛就是懶的,不想干什么就光打牌消遣,再就是嘛,大家一起娛樂一下,也有不玩錢的……我媽媽打牌打得很猛,你勸都沒有用,說你有那個時間用來休息保養不是很好么,她就比較不贊同,人活著不就為了找個樂子么,大家打牌比較開心,雖然今天輸明天贏的,但是嘛,打牌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你想在一起又沒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E:我以前不打牌的,那時候比較討厭這些打牌的人,但后來發現不打牌,就很少能找到和自己聊天的人,大家都打牌就我不打,好像大家平時在背地里還討論我為什么不打牌,我有次聽人家說我不打牌是因為,我怕老婆,說我要是打牌的話肯定輸錢,我就很不愛聽……后來慢慢就學會打牌了,打牌其實也不好,但是嘛,要讓人家看你正常點嘛……
顯然,農民對類賭博存在不一樣的看法,社工不能馬上給問題作出判斷,說類賭博就很糟糕,相反如果我們試著以優勢視角來理解農村的這種類賭博,那么我們將看到:(1)類賭博現象本身是有意義的。正如前面訪談中提到的,打牌(類賭博)是“農村的一種生活方式”;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的一種休息方式”社會工作者看待農村的這種類賭博現象就應該嘗試著去理解他們的生活處境、生存環境,而不是一味的看到他們的缺陷,強調危害,也不是盲目的聽從眾多學者對類賭博作出的解釋,如“農村由于經濟基礎差,思想意識教育相對落后,導致部分農民個人素質較低,是農村賭博盛行的一個重要思想意識原因。農村文化教育基礎差,山民政治文化素質低。”而應該深入理解類賭博現象存在的原因。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的經濟發展取得明顯的成效,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獲得很大的改善,但是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卻沒有跟上物質文化發展的需要,很多時候農民生活方式十分單調,沒有其他可選的生活娛樂方式。其次,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農民可用在農業活動的時間減少,勞動力也減少,農村閑置的大量勞動力、以及農業活動剩余時間,也成為類賭博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再次,類賭博現象成為大家的一種生活方式,只有通過參與類賭博,才能真正融入這個集體。正如徐德華的觀點“賭博也是社會交往的一種有效方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喜歡賭博的人較那些從不賭博的人總有更多的朋友,這一事實說明,賭博是人們之間交往聯絡的一種有效方式。”(2)類賭博現象背后蘊藏著改變的契機。仔細分析,發現農民大都明白類賭博的危害性,也有反思的趨向,此外,并不是所有打牌的人都是懶惰的。正如C提到的,C家父母兩人種植田地高達30畝,早上4點就起來下地干活,(夏天氣溫高),下午打完牌后,四點再下地干活直到晚上8點左右回來,說明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他并不是懶惰者,在筆者所在的村落,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并不是打牌打得天花爛醉,這樣的是極少數。相反,很多打牌的大媽、大爹都是起早貪黑族,家里吃的用的他們都很好的顧及了,可以看到大家的這種巨大的潛能,時間安排相當合理。在理解為什么大家要去打牌,而且還上癮,說白了不是打牌上癮而是贏錢上癮,大家都在想贏別人的錢,其實如果我們反過來想,大家想贏錢,想賺錢,如果有就業的機會和可能的話,很多時候大家會選擇去就業而不是打牌,這也是改變農村當前面貌的一個契機。
(二)介入類賭博的行動策略。優勢視角下的社會工作將相信類賭博是農民群眾廣泛認為的一種方式,類賭博是反映農村就業不足、勞動力剩余的一個表現。而不會堅持將類賭博看成當代農民懶惰,落后的一個標簽。我們相信農民朋友對他們的類賭博行為是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釋的,其蘊藏著巨大的改變潛能。筆者認為針對農村類賭博,社會工作者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行動介入:
首先,社會工作者將嘗試傾聽農民對生活方式的理解以及期望。“我想如果有更好的可以與家人還有與朋友、鄰居相處的方式的話,我不一定去打牌了……”;“我比較喜歡刺繡,但是不太會做,如果誰愿意教我,我可能也會花更多的時間做這個,不會去(打牌)”;“我比較喜歡打球。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羽毛球、乒乓球這些我都喜歡打,但是嘛,現在沒有這種場所了……”;“如果讓我選擇理想的生活方式,我想的話每天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做做家務、看看書,做做美容,唱唱歌,現在這村里,啥都不方便,坐下來不就是打牌么……”可以看到,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太齊全,成為了制約農民精神文化水平提高的瓶頸。
其次,進行政策倡導。倡導相關部門或者村鎮社區,組織村鎮盡快配齊一些必要的圖書室、科技室、文化館,建設一些必要的體育運動設施,豐富大家的生活。倡導相關部門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積極組織廣大群眾經常開展各種文藝、科技、體育等健康有益的娛樂競賽活動。“上次我們村里,組織我們去參觀旅游,感覺很好啊,比呆在屋子里打牌有意義多了,如果能有很多的這種學習、或者交流的機會,我們還是愿意出去的,畢竟時代在變化嘛,人生活的意義不僅僅是打牌……”
再次,整合的社會工作方法介入。1、對沉迷于類賭博的民眾,進行必要的個案輔導,給予必要的心理疏導,同時有針對性的請求其家屬及朋友的幫助,獲得社會支持,培養其興趣愛好;
2、介入農村類賭博的一個重大的難題就是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安置。因此社工可以適當的在社區中開展各種性質的小組工作,如互助小組,人際溝通小組、興趣小組、就業支持小組、以及創業小組等,幫助大家尋求更加有意義的交流溝通方式,實現居民的互助和支持,加強村落之間的聯系,發揮其興趣和特長,實現其就業理想以及個人價值。此外,可以進行相關就業知識技能的培訓,就業信息的提供、以及就業指導和輔導。利用興趣小組或者是創業小組,積極探索協助當地居民促進農村地區特色產業以及實業發展,促進當地人們的就業安置。3、在社區開展必要的宣傳與講座,加強輿論引導,引導大家健康的生活方式,闡述類賭博發展到賭博的危害性,如忽視孩子的健康教育、影響身體健康等。
參考文獻:
[1] 彭善民:《優勢視角下的城中村環境衛生治理》,載《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第9期,,78~80頁。
[2] 塞勒伯著,李亞文、杜立婕譯:《優勢視角—社會工作實踐的新模式》,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