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摘 要:
稷下學宮的校園文化建設特色鮮明,極大地促進了稷下學宮的蓬勃發展。當代大學文化建設更應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必須充分借鑒吸收稷下學宮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優秀傳統精神,推動大學文化建設。
關鍵詞:稷下文化;大學文化;建設
大學文化就是以大學為載體、以大學人為主體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是大學人在大學里的一切活動方式、活動過程和活動結果,是在大學長期辦學的實踐基礎上,所積累、傳承和創造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總和。稷下學宮的校園文化建設特色鮮明,極大地促進了稷下學宮的蓬勃發展。當代大學文化建設更應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充分借鑒吸收稷下學宮的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推動大學文化建設。
(1)校園建設方面
稷下學宮是在齊國國力昌盛,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有強大的經濟、政治、文化支撐下建立起來的,歷久彌新,成為中國早期高等教育發展的一朵奇葩。因此對當代的大學建設來說,一所大學的建立與發展必須順應社會需要。
可是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陷入一個怪圈。連年的擴招,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使得近年來高等學校的數量越來越多,特別是一些職業類院校如雨后春筍般蔓延開來。另外,各高校新校區建設和大學城建設如火如荼。這當然不能說是壞事,起碼為廣大的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水平確是良莠不齊,由于適齡人口的不斷減少,很多高校由于名氣小、或者地理位置偏僻、教學質量不高,導致招生出現了極大的困難;再加上一些高校新校區的建設,欠下了巨額債務,使學校發展面臨著生存危機。因此我們必須在當下合理調整我們的高校設置,一定要密切當地的經濟社會的發展,量力而為,順應當下時代需要,合理配置優秀高教資源,適當控制規模,減慢大規模的新校園和大學城建設。
在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可以賦予校園一定的文化底蘊。正如稷下學宮以稷山命名,建在交通要道。所以當前的大學校園建設,必須審慎選址,建在具有濃厚文化氛圍的地方,最好不要像現在一些高校建在距離市區好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地方,由于交通不便,缺乏文化氛圍,這其實是對學校發展的極端不負責任。這根本不利于學校的教學學術的發展,而且也大大增加辦學成本。其次,校園內部基礎建設方面,不要一味追求現代化、追求氣派,校園的建設應該與當地的文化特色、學校特色相適應,充分考慮學校周圍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力求學校的建筑、綠化、人文設施的建設與其和諧統一。再次,在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方面,比如校名、校徽、校旗等方面,要把大學的辦學理念、歷史傳統、學校特色充分的融合進去,形成獨特的學校形象。
(2)辦學體制方面
稷下學宮具有“官私聯辦”的性質,為我們今天的高校發展提供了啟示。因為我們國家的大學長期以來主要是是國家興辦的,公立性質明顯,所以基本上學校的“行政化”傾向特別明顯,學校的教育投資投入基本靠政府,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學校的教學、管理、建設活動幾乎完全受政府的直接指揮。建立靈活多樣的辦學體制,堅持學者治校,這是現代大學制度下對辦學體制改革的重要要求,所以政府理應放權,在保證一定的教育投資的基礎上,確保教育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上,讓學校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讓其自由獨立發展?,F在高校去行政化的呼聲很高,但是多年的改革未見成效,這一點上應該是時候有明確改變了。高校的管理者應該是了解高等教育的學者,而不是純粹的行政執行者。除此之外,當前大學學習稷下學宮,應該學習其多樣化的辦學體制和模式,應該在國辦高等教育之外,重點放在民辦教育等新興的辦學模式上。
(3)師生管理方面
在大學制度文化方面,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高校中的涵義就是要把教師、學生作為學校發展的根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體現對師生價值的尊重,對師生的創造力鼓勵和保護,形成具有高度人性化的師生管理制度。
所謂大學者,非謂大樓也,乃大師之謂也??梢哉f現在大學的水平實力展現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教師隊伍水平。是否擁有大師、大師的多少已成為大學競爭實力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稷下學宮正是對教師的尊重,采取了十分靈動的教師管理制度,給學宮的教師以極大的自由行和非常好的待遇,加上齊國強大的號召力,使得當時天下的有識之士紛至沓來。并使得稷下學宮成為當時東方大國齊國重要的智力資源和人才資源的儲備基地,歷經幾百年而不衰。其實,當今高校的發展和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它的師資力量,人才是一個大學長遠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所以當代大學要想發展,必須更要養成尊師重道的傳統,制定一些優惠的教師政策,不斷提高教師待遇,為教師的個人成長和發展提供優良的環境;高校管理者要尊重教師的創造性,建立健全人才流通的渠道,為教師的個人成長提供更多更寬的發展空間。
稷下學宮的學生管理制度也是很獨特的,既充分保障學生的自由發展,實現其個性成長,又能嚴格規范學生的行為。在大力提倡“依法治?!钡慕裉欤咝8鼞摻梃b稷下學宮的學生管理制度模式,施行“法治”和“德治”的結合。當代大學的教學環境比較寬松,大學生因此缺少了管束,似乎就等于進了完全自由的空間,不需要接受任何管理和約束。但其實大學生年齡決定了其生理、心理、個性并不健全成熟,所以還必須依靠適合其身心健康成長的全面、嚴格的學生管理制度來進行有效約束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讓其有其真才實學,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一方面,當代大學必須加強學生管理,必須要在嚴格有效的管理制度之下,從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積極培養大學生個性的發展,充分的尊重大學生的個體意識,強化當代的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開展豐富多彩的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塑造當代大學生健康快樂的人格。讓大學生成為真正的德才兼備、政治合格的高素質人才。
盡管稷下學宮的制度建設并不完備, 可能甚至還有一定的缺陷,但它超越時空具有開創性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和管理體系,對我們當今高校的人才管理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依然具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和借鑒意義。
(4)大學精神文化方面
大學文化的建設核心就要在繼承大學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革新大學的辦學理念,形成全體師生員工共同創造并信守的精神品格和理想價值,并將反映學校品質個性的精神文化內涵納入社會核心價值中去。這就是大學的精神文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以及教育全球化和大眾化時代的到來,我國的高等教育面臨著空前的多重壓力和激烈競爭,在繼承傳統、創新開放中求生存和謀發展已成為當代高校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所以一是結合大學自身的歷史發展,努力培育出其傳統精神,用大學精神來統領大學文化。充分挖掘和發揚大學的優良傳統,凝練學校的歷史價值觀,作為其重要的生存標簽。二是結合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和學校定位,不斷提煉學校的辦學理念,突出大學自身特色,適時調整大學的發展規劃、大學使命,確立合理的發展戰略;作為其發展的持久動力。。三是加強開放式辦學,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文化固校戰略,加強對內對外交流,營造適應國內外當代文化的大學精神文化。
學習和繼承借鑒稷下學宮的文化精神,對于我們當代的大學文化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但是當下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在大學里面也衍生了出來了一些新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這些新現象。特別是在互聯網、移動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須高度重視,思維必須創新,管理必須創新,讓當代的大學文化建設不斷適應變化的需要,拓展和豐富建設內容。
[參考文獻]
[1]王燦,楊保國.淺析稷下學宮及其對當今高校發展的啟示[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09(2).
[2]李妍.稷下學宮特色管理對當今高校發展的啟示[J] .現代教育科學,2008(11).
[3]孫雷.現代大學制度下的大學文化透視[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山東 淄博 2551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