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蘇萍
江蘇省豐縣順河中學
愛心創造奇跡
段蘇萍
江蘇省豐縣順河中學
錢理群教授曾在“我的教師夢”的演講里談起他對“教師”工作意義與價值的理解,說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追求的,而且也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成為我們的學生在青少年時代美好記憶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盡管他們在以后的現實生活的影響下,會走上不同的道路,即使走向歧途,青少年時代的美好、神圣的回憶卻是無法抹掉的。或許在某一時刻,由于某一機緣,在他們的心上會掠過我們的身影,想起我們有意無意地說過的某一句話,那都會給他們的心靈帶來片刻的溫馨。這正是對我們今天的勞動的一個回報。即使學生把我們忘卻了,我們仍會感到滿足,因為我們畢竟曾經試圖引導學生創造善良、美好的童年、青少年,使他們有過一個做夢的年代。一個人有過、還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美好的經歷與記憶,是大不一樣的。我們的意義與價值,正在于以自己的存在,向學生證明,盡管不合時宜,人還是可以以那樣一種方式生活的。
多么純潔、美好的教育理想-“成為學生青少年時代記憶中美好而神圣的瞬間”!我一直在想,留下的在學生的生命中永遠抹不去的是什么呢?是愛,對教師來說,沒有什么比愛心更重要的。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為學生付出愛,使學生感受愛,需要為學生傾注愛?!睈凼且环N偉大的力量,沒有比愛更強大的能夠跟孩子們的心靈接近的力量了。
你沒有豐富的知識、扎實的功底、精湛的教藝……但你有一往情深的“愛心”,你就會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坐別人不愿坐的“冷板凳”,苦讀苦練,日積月累,終成大器。特級教師錢夢龍只有初中文憑,魏書生的情況也是這樣,但他們卻登上當今中國教育界巔峰,是對教育事業癡心不改的“愛”,使他們實現了人生飛躍。
你的學生中沒有天才、沒有怪才,有的是表現平平、智力一般的一群孩子,甚至是一群頑劣不化的“調皮大王”,是一考試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差生”……但你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執著期待,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律己精神,有“轉化一個后進生與培養一個優秀生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理性認識,一句話,你有非凡的愛心,你同樣可以培養出一批批的優生和俊才。特級教師李鎮西自愿把人見人厭的“差生”要到自己班級,在轉化和促成上創造了一個個教育奇跡,孫維剛在名不見經傳的北京二十二中向清華大學等重點高校輸送了許多新生,同樣是充盈心間、激情蕩懷的“愛”讓他們領略到教育的快樂和幸福。
你的學校沒有氣勢磅礴的教學大樓,沒有讓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盡知天下的互聯網,甚至沒有像樣的實驗室和圖書室,但你有“跟困難作斗爭其樂無窮”的無畏精神,有“黃土高坡也能長出參天大樹”的充分信心,有“雞窩里飛出金鳳凰”的不滅夢想,你就會迎難而上,變不利為有利,造就成一個個能力非凡、氣質超凡的現代社會英才。想想那老少邊區的貧困落后的教育,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教師的可貴精神以及他們創造的不平凡的成就,不正是“匹夫不可奪”的“愛心”讓他們擁有了如此崇高的輝煌和獨特的風景嗎?
老一輩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愛心是空氣,是陽光,是土壤,是水源,是食糧……它是人類生存、生活和發展所必不可缺少的一切??墒牵谖覀兊慕逃F實生活中,缺乏愛心的現象太多了。
比如,學生有不遵守紀律的行為,有些違紀行為是某位班主任或老師“拍板”的,而它們其實很值得我們做教育工作的人靜下心來反思、思辨,例如上課走神睡覺,老師提問題不主動發言,跟老師“頂嘴”較勁,還例如和異性同學交往甚密,給異性寫信訴情等等,教育者不是循循善誘,真誠地勸誡他,幫助他,而是擺出一副“教育警察”的架勢,毫不留情,橫加呵斥,甚至極盡侮辱,拳打腳踢;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有些化不開的思想癥結,不是細心觀察,認真捕捉,耐心勸導,而是視而不見,不聞不問,甚至冷嘲熱諷,大潑冷水;學生成績出現波動,不是和他們交流談心,分析原因,真誠激勵,而是胡亂批評,威嚴有余,鼓勵不足……著名的教育大家陶行知說,在我們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頓;在我們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們的惡語之中,可能就有愛迪生。是啊,在很多情況下,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有意無意中,摧毀了多少學子成才成器的天性和機會,“創造”了多少不該發生的,令人痛心的“奇跡”!
這樣的“奇跡”是我們所希望的嗎?是我們能夠平心靜氣接受的嗎?當然不是。我們所企盼的奇跡,是順應孩子的天性,挖掘他們的潛力,引導他們成才成器,它們應該萌芽于熱情,胎動與激勵,最終誕生于愛心之中。如果沒有教育者的愛的積極傾注,真正的好的“奇跡”就不會奇跡般地發生。就像冰窖里吐不出新芽,黑暗里折射不出七彩一樣。
我堅信,每一位為人師者都不會與奇跡無緣。但要與奇跡結緣,你就要彈出愛心的紅線,拋出愛心的繡球,只要我們愿意創造愛的奇跡,教育奇跡就會被你和我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