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
山東省東明縣城關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淺談現代醫院的網絡信息化管理
吳瑞
山東省東明縣城關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醫院信息系統一般可分成三部分:一是滿足管理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統;二是滿足醫療要求的醫療信息系統;三是滿足以上兩種要求的信息服務系統。各分系統又可劃分為若干子系統。此外,許多醫院還承擔臨床教學、科研、社會保健、醫療保險等任務,因此,在醫院信息系統中,也應設置相應的信息系統。
1.醫院門診網絡信息化管理。
第一步,門診就診病人在掛號窗口進行最原始信息計算機登記,建立門診號(以后在門診就診就不需要在此掛號,直接去醫生那里看病即可)。
第二步,病人到達診室后,醫生根據病人的門診號,通過計算機網絡能迅速調出病人的基本信息,然后給病人看病診斷,直接在計算機上書寫處方和病歷。其特點:
(1)這種電子處方和電子病歷是一種制式、規范、統一的處方,采用拼音字頭輸入的方法。其中藥品庫、診斷庫、疾病庫和價表庫各個模塊都是預先制定好的。
(2)制式處方上的病人原始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單位、費別)可以通過輸入病人的門診號自動生成,處方時間、開單科室和醫生姓名無需醫生輸入,也是自動生成,醫生只需輸入疾病診斷、治療方案即可。
(3)需要預約的檢查、化驗、治療等項目通過網絡自動排序、自動預約。
(4)醫生輸入這些信息后,病人的費用信息自動劃價、自動生成。
(5)掛號費根據醫生的級別自動生成。
第三步,病人到結算窗口(或收費窗口)結算后才能取藥,接受治療。當病人到達結算窗口后,收款會計通過輸入病人的門診號即可迅速調出醫生給病人所開的電子處方,計算機對病人的費用進行自動結算、自動分類。收款會計收取費用,打印收款收據,最后進行確認。
第四步,執行科室(檢查科室、藥房等)根據病人的門診號調出病人的處方信息和結算窗口的費用信息,核對確認后,再執行相關的電子處方內容,執行完畢后,進行確認。
2.醫院住院部網絡信息化管理。
醫院以住院病人為核心貫穿始終,以原有的落后管理模式向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需求模式轉化。以謀求規模效益為原則,統一規劃實施,信息共享,實現住院計費、匯總、結算、查詢、打印、報表生成等計算機一體化自動處理,杜絕或減少漏收錯收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方便病人,服務于管理。通過對住院病人使用藥品的逐日累計,與醫院藥品管理系統搭接即可完成醫院中心藥房的管理。
醫院建立醫療服務網絡信息化系統(門診收費及藥品管理系統、住院病人管理系統、檢驗、大型檢查系統),實現了病人整個就診過程的計算機管理。計算機管理部門與相關科室將各類手術、各種治療及一次性衛材等經過歸納、分類全部輸入計算機進入系統,門診及各療區護理單元在自己的工作站點上將每位病人所用的衛材治療項目輸入,計算機便可自動按標準清晰反映出全院日、周、月、季、年各項醫療財務信息報表。
1.網絡信息化簡化了就診程序。
醫院通過網絡信息化管理簡化了就診程序,使就診程序科學化、簡單化,方便了病人看病,又為醫生開處方寫病歷提供了方便。表現為:患者不需要為等病歷浪費時間,為查找病歷而煩惱。只要知道其門診號即可通過網絡調出患者的病歷,清楚地顯示在醫生和病人面前。無須病案室的工作人員把病歷從病案室提出,送到各科室分診處,由分診處的護士送給醫生,醫生一頁一頁地翻閱厚厚的病歷。
醫生可以通過網絡準確知道各種藥品的信息(名稱、產地、規格、劑量及價格),不會為記住成千上萬的藥品信息而煩惱。醫生也能開出準確規范的制式處方,不會因為記不住藥品信息而錯開處方。醫生通過網絡能及時知道藥房存藥情況,不會出現無此藥而開此藥,藥房換藥、退費和醫生重開處方等現象。
可以及時讓患者清楚知道藥品的特性及價格,征求其意見,看其是否愿意使用該種藥品。醫生所開的B超、胃鏡、CT掃描、核磁共振等申請單可以實行網絡化自動控制、自動排序,及時自動預約檢查時間(只需要規定每天的工作量即可)。改變了原來由醫生開了申請單后,再由病人持申請單到相應的科室進行劃價預約的方式,簡化了預約程序,縮短了病人就診時間,節省了各科室人力,不會出現不正常的“人情”預約。
2.網絡信息化使統計數據更加精確。
醫院通過網絡信息化管理使統計數據精確到以每個醫生每日為統計單位,為醫院的管理者和決策者提供更加精細的數據,克服了手寫紙張處方病歷容易損壞丟失,不便保存,也不能準確統計,只能提供一些粗糙的數據,甚至有些需要的數據根本無法統計的弊病。實現實時跟蹤、動態管理,能準確地掌握病人信息和費用信息情況,使醫務工作者的行為更加規范化、明朗化,使醫療文書的書寫科學化、正規化、數據化、簡單化,加強了各科室的聯系,強化了醫院內部監督控制。把各個科室有機地聯結在一起,既緊密相關,又相互獨立,缺一不可。使各科室的關系明朗、責任分明、利益明確,加強了醫院內部的監督控制,減少了“人情”照顧,堵塞了漏洞,減少了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