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芬
河北省平山縣兩河鄉兩河完小
多方面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張素芬
河北省平山縣兩河鄉兩河完小
注重穿插故事激發興趣、學生動手操作,喚起學習興趣、學生動手操作,喚起學習興趣、學以致用,激發興趣、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克服畏懼心理。
激發興趣、動手操作、學以致用、培養、心理素質、克服畏懼。
教學是學生學習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內部心理動因。學生之友感興趣后才能自覺、主動地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成為教學的關鍵。
剛接上六年級時,前任老師告訴我,這個班沒法教,上課學生精力不集中,幾個調皮鬼還直接搗亂,氣得她一到教室就沒好臉。教學成績一直是倒數。聽了這個教師的話,我心里的壓力很大,怎么樣才能把這個班的成績搞上去?
該上數學課了,我走上了講臺。同學們交頭接耳,一副懶洋洋的樣子。有的低頭在搞小動作。看到這些我的心里很生氣,可是,我沒有當場發火。微笑著掃了他們一樣,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不上新課,先給同學們講個故事。”同學們一聽講故事,睜大了眼睛,個個興高采烈,老師快講,老師快講。看到同學們焦急的樣子,我說:“同學們要認真聽,還要動動腦筋想問題。”“行!”在同學們急不可待的要求下我開始講了。從前有個英國人非常喜歡鳥。有一天他們到一家鳥店觀看,主人熱情介紹:“先生,你買這只鸚鵡吧,你拉一下它的左腿上的繩子,他就給你吟一首詩,你若拉一下它右腿上的繩,他就會給你唱一首歌。”這位英國人付下100英鎊后,剛走到門口突然又回過頭來問:“如果我同時拉鸚鵡兩條腿上的繩,他會怎么樣?”講到這里,我看了一下同學們,他們都在出神的聽著,沒有一個搞小動作。發現不往下講了,他們焦急的問:“老師會怎么樣呢?”“你們猜呢?下去同學們動腦筋想一下,看誰回答的好。”
第二天上數學課,同學們的精神狀態和第一天大不一樣了。趁此我給同學們講了新課《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我拿出教具邊演示邊講解,學生們聽得非常認真,個個精神振奮,興趣盎然。講完課后,我故意找幾個差生回答,竟然全答對了。我覺得很成功,下課了,學生們追問著:“老師,結果是什么?”我笑著說:“你們的腦筋想想,明天告訴你們。”
第三天上數學課,我看學生們沉不住氣了,問:“你們想出來了嗎?”同學們搖搖頭,我接著說:“這時候那只鸚鵡說話了,笨蛋,那不把我從竿子上拉下來了嗎?”同學們哄堂大笑。我問:“這個問題的答案簡不簡單?”“簡答”那為什么你們回答不上來呢?關鍵是你們和那位英國人一樣,不愛動腦筋。就如你們學習數學一樣,只要肯動腦,上課認真聽,沒有學不會的東西。同學們有信心學好數學嗎?“有!”從那以后我在數學課上除了完成教學任務還適當的穿插一些精彩的故事以激發學生們的興趣。課后,同學們說,老師,我們覺得數學課40分鐘過的好快,你能不能給我們上一天的數學課。
“認識一個個體,必須動之以手。”事實證明,把一些學生沒有生活體驗或經驗不足的知識轉化為生動的、鮮明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引導學生正確思維。如在學習有關體積知識時,由于學生受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倆個相鄰單位之間進率的干擾,容易發生“1立方分米=100立方厘米”一類的錯誤。假如在教學中采用直觀操作的方法,變抽象為具體,學生就不會憑空思維,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優于抽象思維,直觀形象的東西更易引起他們的興趣,特別是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更直觀,更能引發興趣和好奇心。根據他們的特點,在教圓的面積公式時,老師先進行演示,而后再讓學生分組實驗,并給學生布置下思考題,使學生在實驗中有任務,有目的的去操作,實驗結束后,老師再講提出的問題按組回答。看哪個組完成的任務好。這樣,每個學生都樂于為本組爭光,同時又在全班學生面前表現了自己。學生們樂于好學,在實驗中掌握了規律。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發現數學是有規律的東西,并不是深不可測,從而激發了學習興趣,越學越愛學。
在講解這節內容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事先我給學生布置了作業。1、調查家中有無存款2、存款的內容3、存款能不能增加收入。課上我一一提問,學生回到的都很好。為了鞏固,我又著重把存單中的填寫的內容作了強調,以便在算利息時用到。通過調查學生知道了存款單到期時,要給多少錢,那就是利息。利息怎么計算呢?它與存款的多少、利率、存款時間的長短有關系。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接著,我讓學生進行了利率的計算。學生很快就掌握了,然后,我向學生說明,其實到期的信貸員不給那么多利息,還要從利息中扣除20%的稅,剩余的才是你要得到的錢數。現在我有500塊存款,2年到期的請同學們幫助我算一下,我取款時能得到多少錢(即稅后利息)?同學們興趣極高,功夫不大就都做對了。最后我說,同學們你們現在就是一個合格的信貸員,回去后,可以幫助你爸媽計算你家存款到期后的利息了。同學們感到很驚訝,原來當一個信貸員這么容易啊,我也能當信貸員了。同學們都感到很自豪。
數學集抽象、靈活與一身等特點,遇到困難是學習中難免的。這容易使意志薄弱的學生產生畏懼心理,故應培養好學生的心理素質,即使做錯了,沒學會,也要多加鼓勵。一點點的進步,老師的鼓勵會使學生再次遇到困難時,勇敢解決。也要加強訓練,鍛煉學生的意志,教師應提供磨練意志的機會。帶學生去長跑比賽,登山競賽,培養他們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能力。還可以布置“每日一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愿作答,讓每個學生都有能品嘗到“解題”困難后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