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娟
河北省無極縣無極鎮中學
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實踐與思考
李蘇娟
河北省無極縣無極鎮中學
在課堂上,教師容易偏重講授英語語言知識而忽視對學生語言知識的訓練,這樣極易使學生成為語言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使不少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制約了學生運用英語能力的提高及發展,這些已很不適應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英語教學,課堂教學亟需引進能面向全體學生的、有利于學生全面開展的語言實踐活動教學模式──合作學習。
初中英語;合作學習;合作意識;評價機制
目前,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采用了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它有效地加大了學生語言的實踐量,培養了學生在群體中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確實收到了不少成效。伴隨著課堂教學進程的不斷深入,也暴露了一些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如學生難以在公眾面前發言,小組成員有時不能和睦相處,小組討論噪音較大,討論時活動時間不能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組織不到位,出現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討論任務,而某些成員無所事事,出現“搭車”現象等等。因此合作學習不僅包括師師、師生、生生間的積極的相互依靠關系,而且包括學生間面對面的促進性作用,還有各自的個人責任、社會技能以及對教師的要求等方面。筆者認為將合作學習有效地應用在教育實踐中,需要關注以下幾方面。
就近組合:按班級正常的座次,將座位鄰近的學生組成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的學習小組。這種合作小組的組合形式,無需調整座次,分出層次,因此,操作起來比較簡單。異質分組: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小組內各成員間形成性別、性格、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方面的差異。這就為小組成員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為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這種組合實施一學期后,為保證各小組力量均衡,可以重新分組。每一組內培訓一個善于協調并有責任心的小組長,負責分配本組成員承擔不同的任務和責任,協調小組成員間的關系,使得小組成員間能很好地交流,檢查和評價本組成員合作學習情況,以保證小組活動卓有成效,同時向教師反饋本組完成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關心幫助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爭取組內同學共同進步。
1.學生之間積極的合作是合作學習得以有效進行的前提。
因此,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教師應該使學生認識到,在同一個小組之內成員之間是一種榮辱與共的關系。合作是成功的前提,合作的關鍵是人與人的協調與配合,每個成員不能只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對其所在小組的其他同伴的學習負責。如果學生對合作沒有正確的認識,小組合作學習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一定要通過分工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務,讓學生在合作實踐中體會合作的力量與重要性,在小組內樹立互相合作的團隊精神。
2.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實施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例如:圖書館、網絡、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廣播電視、英語書刊等,收集所需相關資料。一方面,為合作學習的順利展開作好鋪墊,形成對課堂有益而必要的補充;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3.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是一個人心理素質水平的集中表現,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小組合作成員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增進和保持每個成員的身心健康,減緩英語學習帶來的焦慮情緒,從而幫助學生在比較輕松的狀態下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1.確保分組合理。合理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小組的劃分一般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及社會和家庭背景等方而的情況,將全班分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這樣既可以增加小組成員合作的多樣性,又有利于開展小組間的學習競賽。在小組組建完畢后,最好不要隨便調換組內成員,盡量保證小組的完整性和持續性。
2.合理布置教學任務。根據學生每一階段的水平,分析哪些任務由學生自己完成,哪些任務需要教師提供幫助,哪些任務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在合作過程中,教師應激發并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多鼓勵,并及時表揚有進步的小組和個人,從而增強他們的信心,增強他們完成任務的個人責任感和承擔具有挑戰性任務的意愿,增強他們學習的動力和自我滿意度,增強小組每個成員的集體榮譽感,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也使學生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3.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僅僅通過任務的完成情況和課堂表現對學生作出評價是不夠的,教師要平動巡視和監控各小組的活動情況,并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根據各方面的綜合統計,分析學生的學習進程,調整教學計劃和策略,并及時反饋給學生本人,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形成客觀的認識,及時進行自我改進。
合作學習的成效高低,關鍵取決于評價機制的運用。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靈活采取多種形式,從圍繞學生學業成績為中心的評價轉向以學生學習過程為中心的評價,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結合起來,把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個人的評價結合起來,重點放在對學生不同程度的進步與提高上,著重強調學習活動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1.組內成員自評、互評,小組自評。小組合作學習在追求達到整體目標的同時還應實現個人目標。因此,小組成員先對自己評價,然后相互評價,最后對小組的總體情況進行自檢,形成對自己的全面了解。
2.組間互評。合作學習形成的是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通過小組之間的相互評價,可以相互學習,揚長避短,更好地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提高競爭力。
3.師生合作評價。教師在評價體系中依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職責主要是對個體參與度、積極性、獨創性等給予恰當的評價,而在整個評價過程中發揮指導和幫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