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素娜
(新疆財經大學統計與信息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12)
【區域經濟】
基于居民滿意度的我國對口援疆政策實施績效評估
——以和田市為例
顧素娜
(新疆財經大學統計與信息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12)
基于新疆和田市居民對對口援疆政策實施的滿意度進行抽樣問卷調查,運用滿意度測評方法對我國援疆政策實施績效進行實證分析。結果顯示:從單向政策來看,教育、補貼等政策實施績效較高,而基礎設施、就業培訓、農技培訓和醫療水平等方面的落實有待提高。從整體來看,我國對口援疆政策實施績效居民滿意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居民滿意度;對口援疆政策;績效評估;和田市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世界格局的重大變化,新疆的發展和穩定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在新形勢下,新疆如何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優勢和全國各地的支援,如何使各族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如何更好地解決和改善民生問題,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關系,是新疆所面臨的一些重大課題?,F有研究中,國內學者對于區域經濟政策、區域創新、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政策方面的研究較多,但針對國內對口援疆政策的定量分析尚屬空白,對援疆政策實施績效的整體評估及居民滿意度的研究。本文基于居民滿意度,通過對新疆和田市進行抽樣問卷調查,運用滿意度指數與logistic模型對和田市對口援疆政策績效進行計量分析,測評和田市對口援疆政策實施績效的居民滿意度,并在此基礎對“對口援疆政策”居民滿意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定量分析,為新疆自治區政府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提供理論支持和政策建議。
(一)滿意度調查指標體系
居民滿意度調查指標體系不僅要求指標體系本身界定準確,而且要求整個體系能夠全面反映測評對象的特點和屬性。在相關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借鑒政府公共服務質量測評模型的設計思路,并結合相關援疆政策的具體內容,整理出了一套初步的援疆政策居民滿意度測評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包括三個層次,一級指標為“滿意度”,二級指標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醫療”、“教育”“收入及補貼”、“住房”以及“基層政府服務”六個方面,每項二級指標下面又進行了細分,從而形成了總共26項三級指標體系。
(二)滿意度指標體系的量化
本文采用李克特(Likert)量表的五級測量態度作為測評標準,即使用“1、2、3、4、5”五個數字表示級別的高低。在問卷的滿意度指標部分,將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和“很不滿意”五個等級,分別賦值為:“5、4、3、2、1”。
(三)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
根據正式調查問卷的數據結果來檢驗測評量表的信度與效度,以確保所研究的概念得到可靠和正確的測量。信度和效度具有相對性,樣本均值接近總體均值的程度能夠表示信度,極限誤差或樣本方差能夠表示效度。
1.信度檢驗
對于對口援疆政策居民滿意度調查來說,信度就是滿意度調查問卷所反映居民評價的程度。本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樣本數據進行信度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滿意度問卷的26個三級測評指標總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20,大于0.7。此外,本文還對問卷進行了折半信度分析,得出兩部分的Cronbach’sα系數,分別為:0.827、0.874。因此,對口援疆政策實施績效居民滿意度調查問卷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
2.效度檢驗
在統計學上,檢驗問卷結構效度最常用的方法是進行因子分析。根據Kaiser的觀點,當KMO值大于0.7時,比較適宜進行因子分析。由分析結果得知,KMO值為0.801,大于0.7;此外Bratlett球形檢驗的卡方值為3544.298(自由度為325),顯著性概率為0.000,小于1%,說明適合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各維度的第一因子方差累計貢獻率均大于0.5,表明各變量的效度是可以接受的。以上分析表明,本研究的測量問項基本可以通過信度與效度檢驗,滿意度維度及測評量表的設計是較為合理的,調查得到的數據可以用于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四)樣本特征
調查對象選取本次對口援疆力度最大以及新疆最貧困的地區和田地區和田市的居民為代表,于2013年8月至2013年9月期間,共發放227份問卷,實際收回調查問卷227份。在收回的227分問卷中,實際有效問卷為207份,調查表的有效率為91.19%。
(一)居民滿意度測算
本文使用算術加權平均法計算農民的滿意度水平,即采用以下公式:

其中,CSI為居民滿意度指數,Wi表示第i個指標的權重,Xi表示第i個指標的評價。
(二)指標權重的測算
為了準確地對顧客滿意度進行測評,客觀反映顧客的評價,就必須對測評指標體系中的各項指標賦予恰當的權重,分配權重的方法多種多樣,本文采用了層次分析法。
(三)滿意度測算及滿意度結果分析
本文采用加權平均法,利用對口援疆政策滿意度調查數據,計算得出我國對口援疆政策實施績效的居民滿意度指數為3.4546,折合成百分制為69.02,屬于中等偏上水平。滿意度指數從側面反映了對口援疆政策的實施績效。對口援疆政策突破了地理環境的制約,使大量資金、技術、人才、管理進入偏遠農牧地區,著力幫助各族群眾解決就業、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問題,讓各族群眾得到實惠。而受援地居民作為直接受惠者對其落實情況是否滿意,反映了對口援疆政策的實施績效。根據計算得出的滿意度水平可知,和田市的援疆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在就業培訓、農技培訓、醫療水平等方面的落實有待加強。
為了對滿意度的結果進行全面的了解,根據顧客滿意度指數模型,主要從以下幾個層面對對口援疆政策實施績效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顧客期望
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和田市居民對國家援疆政策期望程度較高。其中期望最高的選項為:加大補貼力度、提供公平的就業、就醫、子女就學環境、住房問題的解決以及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這些都從側面反映了和田市居民的迫切需求和對落實好援疆政策的渴望。然而,政策的落實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居民反映如領導辦事不公正、基層干部素質低,不能為當地居民辦實事等問題,國家援疆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成了大多數居民最大的期望。
(二)對質量的感知
據調查反映,雖然國家對新疆的援助力度在逐步加大,但是居民的收入水平仍未得到較大幅度提高,生活質量仍然處于較低水平。由于生活開支的增大、農資價格的上漲、政策未得到落實等因素導致援疆政策的績效不高。有些援疆項目當地居民并不了解,雖然居民補貼、富民安居房的建設、衛生醫療設施的改善以及學校的改善這四項原漿項目落實得較好,但其他援疆項目居民滿意度相對低。
(三)對價值的感知
對“開展援疆工作的成效”這一選項,77%的調查對象反映初見成效或取得了較大的成效,只有23%的調查對象認為未見成效。這說明近年來國家對加快新疆經濟發展的關注與努力以及援疆政策的實施已經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受益較大的項目”一題中,62%的調查對象選擇了富民安居房的建設,56%的調查對象選擇了補貼。可見和田市居民真正受惠的政策還是給予的補貼以及富民安居房的建設這兩項。從而說明了基層政府落實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待提高。
(四)居民滿意度
根據本文的測算結果可知,援疆政策實施績效居民滿意度為3.4546,為中上水平。通過各項指標的滿意度測評可知:與居民的預期相比,援疆政策實施績效仍然存在一定的落差。為了加快新疆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減少地區差異化。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對受援地區就業培訓、農技培訓的資金投入力度,使當地居民能有一技之長,解決就業問題,更好的將援疆政策落到實處,從而使原漿政策真正起到惠民的積極作用。
(五)抱怨
調查結果顯示,有56.6%的調查對象基本上沒有或從來沒有聽到過對當地政府在落實援疆政策上的抱怨,反映出當地政府嚴格執行和落實黨和中央的援疆政策,使得國家的援疆政策真正地惠及了廣大居民。
(六)信任
調查結果顯示,對“是否信任政府”表示“非常信任或信任”的分別占26.5%、50.8%,由此可見和田市居民對政府實施援疆政策、落實援疆政策方面表現出較高的信任度。
(一)和田市援疆政策居民滿意度的影響因素
結合當前我國對口援疆政策的實際情況,以及和田市居民個人特征,在眾多學者對政府公共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的基礎上,本文選擇了居民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變量。為了方便研究,將居民的滿意度水平“5=較滿意和4=很滿意”歸為“滿意”,而將“3=一般,2=不滿意,1=很不滿意”統一歸為“不滿意”。
(二)援疆政策居民滿意度的Logistic回歸分析
本文使用spss17.0對統計數據進行居民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sex)和(age)兩因素對援疆政策實施績效居民滿意度水平的影響并不顯著。收入水平(inc)和受教育程度(edu)對援疆政策居民滿意度水平的影響在5%的顯著水平下顯著,具有統計意義。因此將性別(sex)和年齡(age)兩因素在模型中剔除,重新建模分析,得出最終的logistic模型為: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2對數似然值為107.531,Nagelkerke R方值為0.773,模型的擬合優度較好,證明模型具有意義并具有相對穩定性。Wald檢驗結果表明,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對居民滿意度水平的影響在5%的水平下顯著,具有統計意義(inc:p=0.000,edu:p= 0.000)。受教育程度變量系數為正值,表明與援疆政策滿意度正相關,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對援疆政策的理解能力越強,對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理解得更深刻,對援疆政策滿意度的評價更客觀。同時edu的OR值為e2.137=8.47,表明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個單位,滿意度就提高8.47個單位。收入水平變量系數為正值,表明與援疆政策滿意度正相關,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對援疆政策的需求程度越低,從而相同情況下對援疆政策的滿意度也越高。inc的OR值為e2.875=17.73,意味著收入水平每提高一個單位,滿意度就提高17.73個單位。
從上文分析可知,惠民政策實施績效居民滿意度水平并不是很高,居民對政策的期望值與政策的落實情況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從單向政策來看,教育、補貼等政策實施績效較高,而基礎設施、就業培訓、農技培訓、醫療水平等方面的落實有待提高。從整體來看,我國援疆政策實施績效居民滿意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仍須進一步提高。根據logistic回歸結果分析可知,受教育程度變量系數為正值,表明與援疆政策滿意度正相關,并且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個單位,滿意度就提高8.47個單位。收入水平變量系數為正值,表明與援疆政策滿意度正相關,并且收入水平每提高一個單位,滿意度就提高17.73個單位。為了更好落實援疆政策,使居民得到更多的實惠,結合和田市實際,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加大對援疆政策的宣傳力度
政策的執行及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決策者、執行者和公眾對政策價值、內容落實途徑等信息的了解程度。我國援疆政策的實施效果及居民滿意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和居民對援疆政策的了解程度有關。雖然國家援疆力度在不斷加大,但仍有較多居民對援疆政策了解較少。因此,加大宣傳力度是有效提升援疆政策實施效果的重要保障。
(二)建立健全對口援疆政策法律體系
對口援疆政策是一種補償性制度安排,需要政府的正確引導。為了確保對口援疆政策的順利實行,應當制定多層次的對口支援法律體系。不僅包括中央政府的對口支援行政法規,還要在援助方和受援方建立相應的地方性法規或規章,積極引導援助方與受援方立足受援地區的長遠發展與產業布局,制定適合當地的援助計劃與援助項目。
(三)完善援疆政策實施監管機制
對口援疆政策實施過程不僅需要法律的保障,而且需要專門的監督管理機制。為了提高居民對援疆政策實施績效的滿意度水平,必須完善國家援疆政策實施的社會監督機制,讓社會各方都積極參與到援疆政策監督中來。
(四)建立廣泛的居民利益表達組織
通過選派居民利益代表,確保各級政府在制定援疆政策時能廣泛聽取廣大居民的心聲,將居民最真實的想法和最迫切的需要反饋給政府,這樣才能公正、有效地回應公眾的需求,更好地為廣大居民提供服務。
[1]羅鳳.基于農民滿意度的我國糧食主產區惠農政策實施績效評估[D].湖南:湖南大學,2009.
[2]王華,金勇進.統計數據質量與用戶滿意度:測評量表設計與實證研究[J].統計研究,2010(7).
[3]史蒂文·科恩,羅納德·布蘭德.政府全面質量管理:實踐指南[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4]熊文釗,田艷.對口援疆政策的法治化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0(3).
(責任編輯:劉潤婉)
F283
A
2095-3283(2014)03-0077-03
顧素娜(1986-),女,漢族,河北保定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觀經濟計量分析。
新疆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基于居民滿意度的對口援疆政策績效評估——以和田市為例”(項目編號:XJGRI201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