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克麒,李學俊
(1.貴定縣人民醫院麻醉科,貴州貴定 551399;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4中心醫院,河南信陽 464031)
自制光纖導引索在基層醫院困難氣道插管中的應用
顏克麒1,李學俊2
(1.貴定縣人民醫院麻醉科,貴州貴定 551399;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4中心醫院,河南信陽 464031)
目的介紹一種自制光纖導引索的原理、結構及應用體會。方法25例術前評估或術中發現的困難插管患者在進行氣管插管時利用光索發出的紅光指示,在塑形管芯配合下,通過觀察頸前部的紅色光斑來確定氣管導管與聲門之間的相對位置,來引導完成氣管插管。結果25例困難插管病例經光索引導器引導行氣管插管除1例極度肥胖患者插管失敗外,24例獲得成功。結論該光索可以用于困難氣管插管,以及解決基層醫院大多數困難氣管插管問題。
自制;光纖導引索;困難氣管插管
文獻[1]報道在所有的麻醉事故中,有1/3與氣管插管困難有關,如處理不當有可能造成氣道損傷、缺氧、呼吸心跳驟停甚至死亡等嚴重情況。目前解決困難氣管插管的方法和器材也不少,但價格較高,基層醫院限于經濟原因未能采購,給臨床工作帶來嚴重影響。本人通過查閱資料及文獻[2-5],根據頸部軟組織透光性原理利用光纖傳光來解決盲探氣管插管的定位問題,制作了一種盲探氣管插管光索應用于臨床,現報道如下:
1.1 導引索的原理用光纖把裝置發出的紅光傳導到氣管導管的尖端,同時用一根塑形管芯把氣管導管塑形成合適的“L”形,做盲探氣管插管時,光線會通過頸部軟組織透出,通過頸部透過的光線來確定氣管導管的尖端與聲門的相對位置關系,以此來指導插管。
1.2 導引索的制備氣管插管引導器由三個部分組成:①圓柱形激光器一個,包括激光電路板、鋰電池及電源開關(圖1);②導光用塑料光纖(圖1)長度1.5m,光纖連接在激光器上(圖1);③塑形管芯一根(圖2)。

圖1 引導器(激光器)手柄和光纖

圖2 塑形管芯
2010年1 月至2012年5月收治25例ASA I~Ⅲ級的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齡16~73歲,體重46~96 kg,術前預見有發生困難插管可能的患者14例,其中張口小(張口度小于3 cm)6例,頸短、高喉結(甲頦間距<6.0 cm)8例。余11例為術前未預見到會發生插管困難,快誘導后置喉鏡才發現的經Cormack-Lehane分級較高病例,其中Ⅲ級6例,Ⅳ級5例。
插管前準備:①把定位光纖用碘伏消毒后置入氣管導管內,光纖頭位于氣管導管尖端處(圖3),然后膠布固定好光纖,防止其在氣管導管內移動。②用碘伏消毒潤滑過的塑形管芯插入氣管導管內,管芯尖端不要超出氣管導管(管芯用碘伏消毒后與氣管導管的摩擦力變得很小,塑形后很容易從氣管導管拔出),固定好管芯。③把氣管導管根據患者情況塑形長度適宜的為“L”形后,用碘伏消毒后備用。插管前監測血壓、心電、脈搏血氧飽和度。吸氧去氮5m in,靜脈注射異丙酚0.5~1.0 mg/kg、芬太尼2~4μg/kg、司可林1.0~2.0mg/kg后快誘導插管。插管時保持室內相對較暗的燈光,打開激光器手柄上的電源,可以看見光纖頭在氣管導管尖端發出紅色明亮的光線(圖3)。把塑形好的氣管導管置入口腔,當前端到達舌后部時,在頸前部可以看見紅色的光斑,此時應注意觀察光斑的位置,同時不斷地調整導管的方向和位置,當氣管導管前端進入聲門后,在頸前正中環甲膜處可見紅色光斑(圖4)。退出塑形管芯后,把導管繼續送入氣管內,紅色光斑隨著氣管導管的進入在頸前部由上往下移動直至消失。確定氣管導管的位置合適后,退出定位光纖并固定好導管,連接麻醉機。

圖3 將定位光纖插入氣管導管

圖4 氣管導管在引導下抵達聲門
25例患者經光纖插管引導器引導氣管插管24例成功,成功率為96%,其中17例1次插管成功(68%),7例2次插管成功(28%),插管時間21~75 s;1例極度肥胖患者插管失敗。
困難氣管插管是麻醉醫師在麻醉操作中常遇到的問題,如處理不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用的技術解決。光纖導引索是利用頸部軟組織透光性原理,為盲探下氣管插管提供了可視化定位指示,因而能提高盲探氣管插管成功率[2]。
氣管插管用光纖導引索使用激光器來作為光源兼手柄,激光器選擇紅色激光二極管為主要發光元件,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功耗低的特點[4],紅色激光還具有亮度高、組織穿透力強等優點。塑料光纖作為光源的傳導載體,在有一定硬度的同時,和石英光纖相比,塑料光纖制作容易、接口方便、可塑性強、重量輕、不易折斷等優點[3-4],便于在氣管導管內固定并定位。由于是用光纖傳光,氣管導管內沒有光棒類插管工具通常有的小燈泡及電線等結構,不會發生短路及燈泡脫落到氣管的危險,更便于消毒。塑形管芯用的金屬要軟硬適度,能反復任意塑形彎曲,耐用不易斷裂。由于插管時不需要挑起會厭,減輕了對口腔及咽喉部的刺激,因此血流動力學的變化較小[5],可以在中老年齡患者插管時使用。
在本組病例中,25例患者經光纖插管引導器引導氣管插管有24例成功,成功率為96%,與國內文獻報道的各種光棒引導氣管插管有相近的成功率。王冬青[2]報道45例患者用光索引導氣管插管有41例成功,成功率為91.11%;李彩霞等[6]報道應用光棒引導插管100例患者,成功率為97%。
本組病例插管失敗1例,由于其“身材極度肥胖、身高僅155 cm左右,體重達97 kg,口小、張口度小于2.5 cm,頸部粗短、頸部皮下脂肪堆積明顯”,因術前困難估計不足,在快誘導后置喉鏡直視插管時經Cormack分級為Ⅳ級,喉鏡直視插管失敗改用光纖插管引導器補插,插管時發現患者的頸部脂肪較厚不易透光,未在頸前部看到紅色光斑,為保證患者安全,試插2次未成功后放棄插管操作,該患者情況并不適合用頸前透光法引導插管,后改用其他方法完成插管。國內有學者[2,7]指出:頸前透光法也有其自身弱點,如患者有“咽喉部解剖異常,過度肥胖、頸前肥厚、頸部瘢痕”等情形時(可能影響頸前部的透光性)的患者進行插管時可能導致插管困難應慎用。另外,咽喉部腫瘤、口腔內異物等,也是相對禁忌[7]。
總之,自制光纖導引索在基層醫院處理困難氣管插管時有應用簡便實用等優點,使用時須注意總結該技術的特點及適用范圍,在揚長避短的基礎上,可以用于普通氣管插管和解決大多數困難氣管插管問題。
[1]從壽耆.氣管內插管困難的預測和處理口[J].國外醫學:麻醉與復蘇分冊,1997,18(3):174-176.
[2]王冬青.光索導引管在插管困難病人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3,19(1):62.
[3]何栩翊,周曉軍,萬鐘平,等.塑料光纖通信應用的進展[J].光通信技術,2005,29(10):60-61.
[4]劉天山.塑料光纖的發展及其應用[J].應用光學,2004,25(3):5-6.
[5]章文靖,朱愛兵,徐志勇,等.經口光棒在困難氣管插管中的臨床經驗[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5(6):542-543.
[6]李彩霞,劉偉,陳春歡,等.改良光棒與直接喉鏡在氣管插管中的應用比較[J].復旦學報(醫學版),2009,36(2):155-158.
[7]周脈濤,鄭友芝,洪衛明,等.光棒用于困難氣道伴口腔活動性出血的氣管插管[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0,19(9):975-978.
R454
B
1003—6350(2014)04—0587—02
2013-07-16)
顏克麒。E-mail:gdykq@163.com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