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楊宇勃
公務員生存的乾縣樣本
文 本刊記者 楊宇勃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反“四風”,落實“八項規定”為突破口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公務員隊伍整體風貌在某種程度上較之以往煥然一新——公車用得少了,公款接待規范了,公費出國減少了,原本公務員隊伍中的隱性福利也縮水了。那么,在基層,究竟有哪些具體變化?基層公務員對此又是何種心態?近日,記者前往陜西省咸陽市乾縣進行采訪,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現狀。
對于普通的公務員而言,除了因目睹官場風氣的日漸好轉而心情舒暢之外,他們的生活似乎沒有多大的變化。
“從影響面上來看,我感覺解氣,效果明顯,基層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當記者問及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對于基層的影響時,乾縣縣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張高峰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同時,市場利益主體逐漸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的態勢,在這一過程中,基層政權產生了不少問題,權力腐敗、公務接待、公款浪費以及豪華辦公等問題在一些地方并不少見。反“四風”、壓縮“三公”經費以及“八項規定”的出臺的確給基層注入了活力。
“省廳來人了,接待也省了。上面只來兩三個人,并且只要求縣委書記陪同,其他人都不讓跟隨;下基層的地點都是隨機定的,連去哪家都是隨機的,沒有事先安排。”張高峰對記者說,前一段時間,陜西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陳強來到縣里調研,來時只有一位秘書陪同,只開了一輛車,當時只是縣委書記跟隨,說話很隨和,沒有官話、空話、套話,下基層問的問題也很具體,盡量做到量化,這在以前很少見。
“基層風氣的大變,我們公務員很高興,工作也好開展了?!睆埜叻寤貞浾f,以前他在鎮里工作時,“上面”來領導了,往往提前通知“地方”,有的時候他們還要臨時加班去打掃衛生,而現在好多了。
他告訴記者,曾經在鄉鎮工作的時候,有一次農忙時節,農民的小麥在馬路上晾曬,可是得知有領導途經此處,當地就派他們公務員“清理”馬路,“費了好大勁,結果領導也只是路過,或許領導真沒這么講究,可是地方上要求……”
誠然,國家反腐敗力度的加大,對于基層治理風氣的轉變意義不可小覷。然而采訪中有的公務員向記者坦言,國家反“四風”等一系列舉措雖然對于縣里面的影響很大,一些公款浪費的現象得到了遏制,但是對于普通的公務員而言,除了因目睹官場風氣的日漸好轉而心情舒暢之外,他們的生活似乎沒有多大的變化。
“我們以前是什么樣子,現在還是什么樣子,我們沒有做領導,沒有進班子,別人也不會找我們公款吃喝、送禮……所以變化不大。”
基層公務員特別是鄉鎮公務員經常與人民群眾直接接觸,有的時候承擔的壓力很大,稍有不慎可能發生矛盾。
當談及待遇時,乾縣縣委宣傳部的一位科員告訴記者:“目前縣里面工資、津貼等加起來不到三千元,每天我需要節省一點,少花一點?!庇浾叩弥?,這位科員家在農村,家庭經濟來源的大部分還依賴于種地,周末還要料理田地,“這周末我還回去給果樹打農藥了,生活基本上是農村、單位兩頭跑?!彼嬖V記者。
記者發現,如今基層公務員雖然溫飽解決了,生活也有保障了,但是對于他們而言似乎很少有余錢。一旦遇到臨時用錢的地方,他們難以應對?!霸谕饨缈磥?,公務員有‘鐵飯碗’,不用擔心失業,工作穩定,有保障,這我不否認,當初我也正是看到這一點,但是,我們的工資不高……”乾縣工商聯科員許文欣告訴記者。
在乾縣縣委辦公大樓,記者遇到了一位大學生村官,他告訴記者,他現在的工資是2300元,沒有“五險一金”,既不是公務員,也不是干部,目前,像他這種情況的大學生村官很多都是這樣。當記者問及這些錢夠用不,他并沒有直接回答,只是笑了笑說:“現在需要買房子、結婚……事還多著呢?!?/p>
張高峰說,如今縣里面工作很多,經常加班,責任大,日常很忙碌,每天要寫好幾篇匯報材料,然而工資也就那么一點。他告訴記者,基層公務員特別是鄉鎮公務員經常與人民群眾直接接觸,有的時候承擔的壓力很大,稍有不慎可能發生矛盾。
采訪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務員向記者坦言,他們幾乎是隨叫隨到。每次下鄉,同事們要么騎自行車、摩托車,有的甚至還會徒步下鄉?!翱h里面配備公車都是按領導級別來的,我們縣里面普通公務員只能走路下鄉。”
乾縣工商聯副主任科員張峰在采訪中對記者說,徒步下鄉很正常。“我在工商聯已經工作十幾年了,對于基層而言,上下接待很少,我們主要負責為非公企業提供教育和服務,引導他們回報社會,平日里要下企業走動,好的話騎自行車去,一般情況都是步行,因為我們這兒本來就不是什么要害部門,所以經費很少?!?/p>
記者采訪中得知,張峰今年6月份即將退休,老張給記者看了今年即將從大學畢業的女兒發來的求職簡歷,女兒想讓老張給他提點修改建議?!拔以诨鶎佣嗄炅?,工資勉強夠家用,如今縣里的房子三千多塊,壓根買不起。女兒要畢業了,心里也著急?!崩蠌堈f,自己的家在距縣城大概10公里的農村,每天早上他都要騎著摩托車來縣里上班,這些年從未間斷。
需要在制度性層面建立基層公務員的待遇標準,疏通基層晉升渠道,給基層公務員從物質和精神上注入活力。
采訪中,記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基層公務員中出現的斷層現象。不可否認,自從中央編制辦核定基層編制之后,基層政權為了內部消化以往的超編現象,已經多年沒有引進人員,因而導致基層公務員、干部呈現出老齡化現象。對于年紀較輕的人而言,因為基層編制資源的稀缺性,導致他無法進入體制內。一些技術人才要么留不住,要么沒有留住人才的機制。
的確,自從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縣域基層官場的風氣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然而,公務員中長期存在的講空話、官話、套話的現象在基層依舊不絕于耳。目前,官場劣習雖然在宏觀上得到了遏制,但基層仍舊存在缺少具有現代化行政素養的公務員隊伍。
就目前來看,由于基層社會資源、經濟水平、醫療衛生等條件的匱乏,加之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為吸引人才提供保障,使得縣鄉鎮一級財政供養人員空編較多,難以留住人才,而縣級以上部門則超編嚴重,不少鄉鎮基層出現了人才短缺現象。
“我已經在基層干了十七八年了,已經四十多歲了,結婚生子了,如今沒有權力,也沒有平臺,出去打拼、改行也不可能了。而對于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來說,畢竟大城市的吸引力要大得多,很少有人愿意呆這兒的?!睆埜叻寤貞浀?。考慮到難留住人才的問題,陜西省曾經結合一些地方的實際情況從農民中招錄公務員,但是后來因招錄的人員大都是一些農村中開辦鄉鎮企業的,平日里忙于企業發展,對于服務老百姓似乎沒有多大興趣。
“目前,縣里面包括底下各鄉鎮年輕人很少,都出現斷層了,本科生、研究生留不住,大多數來這兒一段時間就走了,不是積累工作經驗,就是被上級調走?!睆埜叻甯嬖V記者,在有的地方,基層公務員隊伍有能力的人缺乏,缺少執行力,有的辦公室想找一個寫材料的人都沒有,有的時候還需要去外面找人寫。他回憶道,楊凌示范區管委會某部門的一位處長曾經給該縣打電話,想找一個年齡在28歲以下,沒結過婚,且能夠寫材料的本科學歷的公務員,平均每月待遇最低5000元?!暗?,我們縣里面找不到這樣的人,很少?!睆埜叻逭f。
基層公務員隊伍出現斷層,與基層公務員晉升渠道不暢不無關系。采訪中,記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基層公務員缺乏有效的晉升、退出機制。也正是由于基層公務員晉升渠道不暢,往往使得他們倍感焦慮:年齡大的干部沒有繼續上升的通道,年輕人因為職數限制難以發展。“18年的科員了,我的同學已經正科級多年了,然而我……不是我沒能力,也不是我做不了……我是通過考試進來的人,如今收入上不去,職務也上不去,這樣怎么能留住人……”
總的來說,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給基層官場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使得基層官場生態迎來了新氣象、新變化。然而,如果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看作是基層官場剔除膿包之舉的話,那么接下來便是需要舒筋活絡、祛瘀生新了,需要在制度性層面建立基層公務員的待遇標準,疏通基層晉升渠道,給基層公務員從物質和精神上注入活力,扭轉基層治理中存在的惰性思維,使基層治理工作在健康軌道上中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