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



往屆世界杯揭幕戰和各小組遭遇戰,通常打得比較沉悶,謹慎有余而精彩不足。本屆世界杯一反往屆常規,各隊的首場比賽都打出了少有的激情。從揭幕戰巴西3∶1大勝對手,到荷西復仇大戰橙衣軍團5∶1痛擊衛冕冠軍西班牙;從哥斯達黎加3∶1狂掃前世界冠軍烏拉圭,到藍衣軍團意大利2∶1力克老牌勁旅英格蘭……誰也不會料到,許多球隊的首戰會有如此的高比分,賭球公司賺得缽滿盆滿,美麗足球在時隔多年后,也終于涅槃重生,在桑巴熱土遍地開花。
美麗足球,魅力永恒
許多年來,球迷們沒有欣賞到如此精彩的世界杯小組遭遇戰了。各小組球隊放棄了通常的試探和摸底,一上來就殺得天昏地黑,進球之多、對抗之精彩實屬罕見——有球迷打趣說,現在就連意大利隊和英格蘭隊這兩個曾經最頑固的保守派,都不由自主地進入了大開大合的攻擊節奏,這實乃對過去多屆世界杯開局愈發盛行的“保守功利主義足球”的顛覆。
以渲染悲情、高大帥形象贏得世界球迷芳心的意大利隊,在小組首輪便以2∶1力克英格蘭隊。4年前,南非世界杯衛冕冠軍意大利隊小組賽兩平一負積分墊底被淘汰出局,保守思想和攻擊乏力是最大原因。
歷史上意大利隊優秀前鋒輩出,近20年有拉瓦內利、維亞利、左拉、西格諾里、皮耶羅、巴喬、維埃里、因扎吉、蒙特拉、托蒂、基耶薩和卡薩諾等一大批天才前鋒先后出入國家隊,但究其打法體系,是意大利固有的防守反擊套路給前鋒們讓出足夠空間方使其放手一搏(幾乎所有前鋒均不參與防守),重守輕攻幾乎成為意大利隊的戰術標簽。
上屆世界杯后,普蘭德利替下里皮成為意大利隊主教練,意大利隊的戰術體系在潛移默化間發生了重大改變——既然防線上再無巴雷西、馬爾蒂尼、卡納瓦羅、內斯塔和馬特拉齊等頂級后衛,中場又擁有節奏大師皮爾洛和罕見的天才球員維拉蒂坐鎮,意大利隊的戰術思路終于開始向攻勢足球轉變,上屆歐洲杯,堅持“攻勢足球”的普蘭德利帶意大利隊闖進決賽,盡管輸給如日中天的西班牙隊,但意大利隊甩掉保守標簽的趨勢卻日漸明朗。“這場比賽我們控制住了中場,連續不斷地為前鋒組織攻勢,我們甚至改變自己的節奏,來適應這場比賽的強度。”意大利隊主教練普蘭德利在賽后如是說。
和意大利隊的改頭換面相比較,英格蘭隊也在謀求球隊的攻擊力——維爾貝克、斯圖里奇和斯特林的輪番沖擊和遠射攻門,讓無數球迷驚喜地看到,當魯尼和杰拉德遠離巔峰狀態時,英格蘭隊避免淪為歐洲二流球隊時擁有了新的寶貴財富。英格蘭主帥霍奇森說:“兩年前,我們被指責只會在后場堆人防守,是沒有牙的老虎,但我們正在做出改變。”
本屆世界杯小組首輪遭遇戰,尤其讓億萬球迷興奮不已津津樂道的是,荷蘭與西班牙那場驚世駭俗的“復仇之戰”。當無冕之王遭遇衛冕冠軍,當上屆世界杯的冠亞軍在世界杯首輪相遇,當年輕的“橙衣軍團”用不可思議的比分向全世界宣告:荷蘭永遠都是世界杯賽場上的奪冠大熱門,盡管他們從來沒有獲得過世界冠軍,但令人蕩氣回腸的史詩經典已經在小組賽上提前上演。
提起“橙衣軍團”,無數的資深老球迷會追憶起那段久遠的“郁金香情結”,因為在大家的內心深處“美麗足球”永遠是無法割舍的情結。內斯肯斯、克魯伊夫、范·巴斯滕、古力特、里杰卡爾德、博格坎普……他們曾帶給我們太多的激情和快樂,留給世界足壇太多寶貴的記憶。相信,直到今天很多人還是那么喜歡“荷蘭三劍客”,可能是因為他們代表了人類的一種夢想。
如果說內斯肯斯、克魯伊夫的時代太過久遠,那么許多人一定不會忘記范·巴斯滕,一座完美得難以逾越的高峰,無論是球技還是人品。一個這么多年來唯一將足球的動靜之美做到和諧統一的人,所謂靜若處子,動如脫兔,在他身上得以最直接詮注,就像一個高貴的芭蕾王子,唯美典雅,又像一瓶陳年的干紅,濃郁而芳醇。他的高貴絕不盛氣凌人,而是具有巨大的親和力。這不僅感染征服了球迷,從對手那里得到的也不只是尊重敬仰,還有心靈的親近。范·巴斯滕技術精湛,堂堂正正而又優美華麗;既如教科書一般的經典與標準,又充滿藝術的靈感與韻律。相信許多人時至今日都不會忘記,當年歐錦賽上那個零度角的絕佳射門……
還有古力特。率直而可愛的辮帥多么讓人難以忘懷,他皮膚淺黑,身材勻稱,風度瀟灑,特別是那一頭由無數精心編織的小辮組成的長卷發,一飄一蕩,令人著迷。無論何時,只要這個一直快樂的黑人小伙在場上,他便總能帶來無限的活力,他那華麗而且實用的技術,那豐富的想象力以及那優雅的作派無一不讓人嘆為觀止,就這樣被他征服:古力特,真正的一代帥才!
當然,對于一支強大而進取的隊伍來說,他們絕不能活在回憶里。目前的這支荷蘭隊,盡管沒有“三劍客”時代那樣的耀眼光環,可是這是一支在經歷無數次失敗磨難后組建起來的全新隊伍,他們猶如涅槃鳳凰般浴火重生,還從未像今天這樣注重團體和整體,而且經過上兩屆世界杯的錘煉,斯內德、羅本、范佩西等一干強將早已走向成熟。
在巴西世界杯荷西大戰前,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這場所謂的“復仇之戰”。上一屆的冠亞軍首場便刺刀見紅,在世界杯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從荷蘭人齊聲高唱國歌《威廉頌》開始,這注定就是一場天荒地老的戰斗,很難見到一個國家的國歌竟然指名道姓地去針對另一個國家,《威廉頌》則沒有一點迂回和隱瞞,直接插入了牛的脊背——“當西班牙人傷害你時,我高貴的心就在滴血。”
《威廉頌》作為世界上最老的國歌之一,誕生于16世紀。那個時期,荷蘭獨立戰爭期間反抗的敵人正是西班牙。或許,在那個時候沒有人能想到500多年后,荷蘭與西班牙會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上演一場又一場幾乎讓全世界瞠目結舌的“戰爭”。在上屆世界杯決賽中,硬漢羅本仰天長嘆、斯內德淚流滿面,令人印象深刻。而本屆世界杯小組一開場,5∶1的驚人比分,更讓全世界為之瘋狂!
當范佩西接到長達50米的長傳,用瀟灑的魚躍沖頂破門建功時,多少球迷激動得跳了起來?當卡西利亞斯距離世界杯第一的紀錄只差區區幾十分鐘,卻在榮耀滿身的關頭被荷蘭群星用最殘暴的方式羞辱,又有多少人感嘆唏噓?當羅本用當年博格坎普的方式精彩射球取得破門,再用晃倒卡西利亞斯的方式爆射建功時,多少四年前因為羅本痛失單刀而徹夜難眠的球迷,在這個夜晚感到暢快淋漓?當西班牙的“倒腳足球”在荷蘭人的生猛沖擊面前,顫抖、掙扎、痛苦、絕望時,多少四年前因為斗牛士奪冠而喜笑顏開的球迷,在這個夜晚感到悲痛欲絕?endprint
世界杯之夜的這場西荷大戰,詮釋了一個道理:美麗足球永遠是世界球迷的最愛,美麗永遠擁有永恒的生命力,關鍵在于你怎么去踢!
顛覆革命,煥發青春
本屆世界杯小組賽尚未全部結束,但許多人似乎看到了一個信號,現代足球的理念或許再次悄然發生轉變——攻勢足球踏上復興之路,向丑陋的功利足球說不,而這一切,則是從橙衣軍團徹底推翻西班牙的Tiki-Taka戰術(通俗說法為倒腳足球)體系開始。
體育事業發展到了今天,運動員們不斷追求著更高更快更強的境界,而反映在足球場上,球隊為了獲勝往往采用防守為主的保守戰術,這使得一些場面看起來十分沉悶而不復優雅與華麗。其實也不能怪球員,世界足球的打法變得這么保守,更多的是來自功利主義的心理。
進攻的難度要比防守的難度大,所以許多球隊的觀念開始發生改變:如果要取得勝利,前提就是要保證自己不會丟球。如果一個球隊在比分取得領先,而他們更多地會選擇保持住這個比分,而所謂“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是在保證不丟球,不讓對手有機可乘的前提下說的。這類打法最典型的球隊就是西班牙,他們在過去的五年是世界足壇的主導者。他們不像過去那些踢出絢麗的拉丁足球,反而他們在控球率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以此來保護自己不太堅固的后防線。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他的對手們也有很大的改變,就像上賽季歐冠以及夏天的聯合會杯一樣,巴薩與西班牙對先后敗給了拜仁慕尼黑以及巴西隊。當時,這些個勝利也不能說是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
如今,巴西世界杯小組賽首輪荷蘭狂勝西班牙,這是否意味著“倒腳足球”不應該也不會成為本屆杯賽的主流。本屆世界杯期間,國內有足球專家撰文分析,由巴塞羅那俱樂部和西班牙國家隊所展現的,由克魯伊夫締造、里杰卡爾德繼承、瓜迪奧拉將其發展到極致的戰術體系,被專家稱之為Tiki-Taka——職業足球教練耶德·戴維斯所著《Tiki-Taka手冊》一書,曾詳細描述過這種“倒腳戰術”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傳球來實現控球,國外有球迷稱之為“催眠足球”,國內反西球迷則稱之為“磨嘰足球”。但無論是“催眠”還是“磨嘰”,Tiki-Taka讓西班牙人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統治了國際足壇,2008年歐洲杯、2010年世界杯和2012年歐洲杯3座金光閃閃的獎杯即為明證,其間,巴塞羅那俱樂部憑借著這套體系拿到的2009年和2011年歐冠聯賽冠軍,更是讓Tiki-Taka風光無限。
從2008歐洲杯西班牙隊亮出Tiki-Taka戰術至今,無數實戰案例說明,多數球隊并不十分害怕Tiki-Taka不停的傳控,有時甚至愿意將控球權交給他們,因為真正制造殺機,讓對手感到恐慌的,其實是該體系所要求的在對方半場的強硬逼搶,瓜迪奧拉的名言是“30米區域能斷球的話,不用再跑80米去搶”,穆里尼奧的名言則是“我們不需要球權,因為如果我們獲得球權,而巴塞羅那進行緊逼反搶回球權,我們就會失去位置,我永遠不想球員在場上失去位置,所以我們放棄球權”——因此,一旦中前場球員體力下降無法完成前場圍搶,Tiki-Taka體系就會自然崩潰。
巴薩在前一個賽季歐冠聯賽中兩回合被拜仁7球屠殺,西班牙隊也在本屆世界杯上遭荷蘭5球狂灌,無不預示著Tiki-Taka將走上下行路,就連西班牙人自己都很難讓Tiki-Taka風格延續到第二代球員——以巴薩青訓營為班底的哈維、伊涅斯塔、布斯克茨和梅西等人的狀態逐年下降,則成為Tiki-Taka將成絕唱的最好注腳。“10年前西班牙隊追求控球,是為了進攻,是為了贏得比賽,但近幾年他們背叛了最初的思路,把戰術演變成更注重防守的一種體系。”阿森納隊主帥溫格是西班牙隊“溫水煮青蛙”式打法的堅定反對者,他認為這一足球戰術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新的麻煩,“現在西班牙隊控球的第一目的不是進攻了,而是為了不給對手進攻機會,因為他們不愿意在中前場丟球,他們第一要做的是不輸球,所以,越來越多的球隊不喜歡這種風格,提起和巴薩的比賽,大家都在想‘擊碎它”。
因此,當5∶1的驚人比分出現后,隨之出現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大討論,或是“墻倒眾人推”一邊倒的議論,或是連馬拉多納這樣的“頂級權威”都來勸西班牙隊主教練博斯克趕緊從“控制流”的麻醉中清醒過來,“當Tiki-Taka剛出現時,西班牙隊帶來了美妙的足球,全世界的球迷和專家都為之欣喜,但沒有一種戰術可以一成不變,西班牙人必須意識到,會有越來越多的球隊找到合適的戰術來破解這種足球體系。”馬拉多納在自己的戰術專欄中說,“快速高效的防守反擊打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西班牙人總是拒絕承認這一點,但他們必須接受現實。”
在載入史冊的荷西經典大戰中我們發現,荷蘭人似乎是要推翻斗牛士的王朝統治,而且球隊核心羅本完成了自我的救贖。正如知名評論員李桐所言,一個尋回自我的羅本才是真正的飛俠,為荷蘭將比分反超的入球,原地停、扣、射一氣呵成,恍然之間,頗有齊祖風采,又體現出了足球應有的氣質與神韻。有幾多青春,便有幾多夢想。對于因克魯伊維特、奧維馬斯,以及永遠無可復制的博格坎普而開始追隨荷蘭的一代球迷而言,荷蘭足球重新找回自己的風骨、重樹全攻全守的進攻大旗,這要比四年前茍安而得的那個亞軍,更有價值。
上一屆南非世界杯,實用主義大行其道,就連巴西、荷蘭和葡萄牙這樣歷史上以崇尚進攻著稱的球隊,也紛紛拋棄“觀賞性”外衣。主打442雙前鋒戰術的球隊在南非成為稀罕物種且表現糟糕,絕大多數球隊只安排一名前鋒“騷擾”對手,囤重兵于中后場把“不丟球”作為首選戰術思路,以至于小組賽第一輪結束后就有6場平局出現,而冠軍西班牙隊4場淘汰賽上半場無一例外以0∶0收場,只在下半場憑借一個進球將對手淘汰,導致最終南非世界杯進球總數只有145個,創近幾屆世界杯賽新低。當時,國際足聯發布的報告中專門提到,世界上大多數球隊都采用密集防守,盡管防守戰術各異,但形成了現代足球的發展趨勢:在南非世界杯總共64場比賽中,只有4場比賽是先失球的球隊反敗為勝,這也清晰地闡釋了實用主義在綠茵場上蔓延的背景。
如今,以巴西、荷蘭、阿根廷為代表的世界杯諸強大打攻勢足球,令世界足壇出來了少有的激情和美麗。猶如一股清新的春風,令沉悶已久的丑陋足球重煥激情,返璞歸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