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舟+梁瑞豐

內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蒙草抗旱)成立于2001年。公司致力于節約型生態建設,以研發培育蒙草、苗木花卉生產、節水園林建設、生態項目建設為主業。董事長王召明為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委員、中國畜牧業協會草業分會會長、中國畜牧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生態道德促進會副會長、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研究院名譽院長,2011年被評選為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從內蒙古百強民營企業、內蒙古誠信企業到知名中國品牌特別獎、全國十佳花木種植企業、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優秀工程獎、最具發展潛力獎、最佳生態貢獻獎,蒙草抗旱董事長王召明走過了一條艱難坎坷的探索之路。
賣花起步
王召明出生在烏拉特中旗,從小發奮學習,1993年考入內蒙古農牧學院。為減輕家庭負擔,他在課余時間勤工儉學,蹬著三輪車到離學校較遠的地方賣花,賣一盆花賺兩三元,一個月能賺七八百元。到大學畢業時,他已擁有3家花店、兩個生產基地,并聘請了10多名員工。與此同時如家人期望,得到了黨政機關公務員的錄取通知。面臨人生道路的選擇,他也曾感到困惑,但是一件偶然小事,堅定了他創業的夢想和信心。一天,他在花店接待了一對母女,當她們選好花走到門口時,卻聽母親突然對女兒說:“丫頭,你要好好學習,不然長大了就像叔叔一樣賣花賣草!”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召明的心里猛地一沉,可轉念一想,這個被人看作“沒有大發展”的行業,難道不能闖出一條讓人刮目相看的大事業嗎?他下定決心,就在花草上做出一番事業來。王召明毅然放棄了令人羨慕的工作,在首府近郊租用農家土地開始建大棚種花。當時呼和浩特市只有6家花店,他就擁有3家,為他干大事完成了原始積累。
執著人生
2001年,王召明注冊成立了綠化公司,開始做園林工程。他發現城市草坪大多依賴進口,養護起來耗工費水。他想,家鄉烏拉特草原上的草耐寒耐旱、種類繁多,何不把這些草用來綠化城市?王召明十幾年只干這一件事:致力于蒙草的研究和推廣。他廣泛吸收業內專家的科研成果,深入研究北方氣候、植物、生態植被等特點,引種馴化了數百種適合當地生長的野生節水抗旱植物,創立了自己的品牌——蒙草。蒙草具有“三節(節水、節能、節地)、三耐(耐旱、耐寒、耐鹽堿)、兩低(低碳、低成本)、一高(高存活率)”特點,并逐漸形成產業鏈條,為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探索了新的建設思路與方法。截至目前,公司已經完成并正在進行的國家及自治區級科研項目共14項,已獲得9項國家專利,公司在干旱半干旱地區植物種質資源研發、運用和科學技術方面已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和信經營
蒙草抗旱的經濟效益一路攀升,2012年9月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蒙草抗旱以社會責任為己任,堅持“和信”經營理念,力求企業效益、社會和生態效益多贏。近年來,公司及王召明本人用于公益事業的投入達690萬元。在企業內部,堅持以人為本,成立了“互助基金”。從2013年公司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為員工及員工父母進行體檢。3年來,企業用于員工福利的投入達190.04萬元。2013年,公司正式聘請“吉祥一家”作為終身形象大使,將草原、草原文化、生態文明高度統一,充分體現蒙草抗旱“和諧之家”的文化理念。
創新發展
黨的十八大和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為蒙草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巨大空間。2012年,公司承擔大青山萬畝草場建設項目取得豐碩成果,對于這一地區的水土保持和生態治理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2013年,蒙草抗旱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圍繞北方草原植物的選育等前瞻性關鍵技術開展深度合作。2013年11月,經自治區科技廳批準備案,由蒙草抗旱牽頭,包括大唐藥業、圣牧高科、蒙羊牧業、包商銀行、農科院等28家相關企業、科研院所、社會團體共同締約,宣告草原生態修復產業聯盟(簡稱生態產業聯盟)成立,該聯盟將整合草原生態產業科技資源,打造“草原生態修復-草原種質資源庫建設-綠色養殖-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新能源技術應用”為一體的草原生態產業鏈。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蒙草抗旱將繼續致力于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搭建生態產業平臺,在野生鄉土植物研究應用、草原生態修復、節水園林以及草產業領域不斷創新發展,成為行業引領者。王召明董事長表示:公司將堅持節約型生態建設路線,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以綠色夢實現美麗中國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