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

共產黨是無神論者,但在一個特殊的年月里,卻有一位基督教牧師、入黨后仍以牧師身份掩護革命活動的共產黨員,他就是美國記者斯諾在《西行漫記》一書中所說的“王牧師”,此人真名叫董健吾。
董健吾, 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利用自己的牧師身份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1936年,他成功地護送美國新聞記者斯諾和馬海德醫生進入陜北蘇區,并冒險收養毛澤東的兩個兒子毛岸英和毛岸青,還設法安全地送他們去蘇聯。1936年初,董健吾受宋慶齡、宋子文之托,帶著國民黨謀求與共產黨談判的密信,歷盡艱辛,親赴陜北,傳達和談信息,后帶著毛澤東的回信返回上海,為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受托轉送火漆密信
1935年,隨著民族危機的日益深重,全國人民反蔣抗日救國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恰在此時,親日派頭子汪精衛被愛國人士刺傷。蔣介石為國內外形勢所迫,不得不設法開通與中共直接對話的渠道,并把這一秘密使命托付給妻舅宋子文,命他多方尋找共產黨,以便早日進行國共談判。
宋子文向來與中共無涉,接受這一重大使命后,他就找到二姐宋慶齡。1936年1月,宋子文親自出馬,帶著一封加有火漆印的密信,來到上海,求助于二姐宋慶齡,設法找人完成這一重大秘密使命。
當宋慶齡聽宋子文介紹后感到意外又十分高興。她笑著對宋子文說:“我看你的同學可擔此任。”“哪個同學?”“董健吾牧師。”
宋子文好似茅塞頓開,立即表示贊成,認為這是最好的人選。
宋慶齡立即找到董健吾,將火漆密信交給他,殷殷囑托:“先生此行,事關國家、民族的命運,非同小可!事情辦成,益國匪淺。”接著又說:“要面交潤之、恩來。”同時交給他一份財政部的委任狀,上有南京政府財政部部長孔祥熙親筆簽名的‘財政部西北經濟特派員周繼吾字樣。有了這張委任狀,董健吾就能以調查西北經濟的理由進入陜北蘇區。董健吾表示:“要克服一切困難,誓必完成使命。”
張學良親派私人座機
第三天,董健吾將密信縫在貼身的棉背心里匆匆上路。
因有財政部的委任狀護身,董健吾于1936年1月中旬順利到達西安。因有要件在身,董健吾不敢投宿旅館,就找到了他圣約翰大學的同學、時任西安禁煙督辦的鐘可托,在鐘家住下,設法尋機北上。
當時,陜北蘇區還處在國民黨軍隊嚴密封鎖之中,即使是山間小道,也都設了哨卡。董健吾準備冒險偷越封鎖線,但時值三九嚴冬,大雪封山,交通阻絕,無法成行。
董健吾知道鐘可托與張學良有交往,張學良曾數次在鐘可托面前流露與中共負責人面議國事的意愿。從這一信息中,董健吾確認張學良有聯共的誠意,遂下決心請鐘可托引薦,以財政部特派員的身份謁見張學良。
董健吾單刀直入地對張學良說:“我此來非為別事,是來向張將軍借飛機到蘇區去。”
聽得此言,張學良站起來,十分吃驚地瞪著董健吾:“怎么?你竟如此大膽來提這樣的要求,你知道這是要槍斃的!”
董健吾以布道牧師的辯才,鎮定而從容地將天下大勢從國內講到國外,從國民政府的抗戰義務講到共產黨、紅軍的抗戰誠意,一席發之于情、歸之于理的談話不能不打動本來就苦于代蔣介石背著“不抵抗將軍”罵名的張學良。而今得知蔣介石竟也萌生聯共抗日之念,張學良不能不喜出望外。當即表示:“我張學良愛國之心未泯,只要為了抗日,有求必應。”
2月21日,張學良派出私人座機將董健吾送至當時還是東北軍管轄的膚施(今延安)。在機場,他托請董健吾帶一封信給毛澤東,向中共表達友好的感情和共圖抗日的意愿。膚施距瓦窯堡還有200里路程。在張學良騎兵連的護送下,董健吾一行在雨雪交加的泥濘中艱難跋涉了六天,終于到達瓦窯堡。
董健吾將宋慶齡的密信和張學良的信親手交給秦邦憲,秦邦憲當即致電駐扎在山西的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等,報告了董健吾的來意。3月4日,毛澤東與張聞天、彭德懷聯名來電,向國民黨中央提出聯合抗日的具體談判條件。
秦邦憲將電報交給董健吾,要他確保安全,迅速送達,并請向宋慶齡代致敬意。
3月5日,秦邦憲等將董健吾送至城外,握手告別。董健吾仍按原路,由騎兵護送至膚施,再搭原機飛回西安。
次日,張學良設家宴為董健吾洗塵。董健吾向他轉達了秦邦憲、林伯渠等領導人的問候,又向他深致以座機接送的謝意。第三天,董健吾就乘火車東返,回滬復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