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陽



除夕夜68個城市空氣質量“爆表”
春節期間,全國多地遭遇霧霾天氣。除夕夜邢臺、濟南、南京、西安等眾多城市遭遇“爆表”;從臘月廿九到正月初七,湖北前6天連續霧霾;農歷大年初一,北京遭遇霧霾天氣,中度至重度污染;大年初一到初三華北多地被霧霾天籠罩……
1月30日(農歷除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及中西部部分城市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68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6個城市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邢臺PM2.5日均值曾達到302微克/立方米。
有關負責人指出,除夕夜間煙花爆竹集中燃放是影響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1月31日1:00~3:00的PM2.5小時濃度明顯升高。1月31日1:00,161個城市中有128個城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PM2.5日均標準值為75微克/立方米),為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北京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為324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
“我贊成春節期間少放或不放鞭炮,現在霧霾已很嚴重,就不要再讓燃放鞭炮加重污染了。”武漢市民王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與王某有類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新浪網春節前開展的名為“你贊成禁放鞭炮嗎?”的調查顯示:有72%的網民贊成今年禁放鞭炮,82.1%的網民認為放鞭炮對加重霧霾有一定影響。
春節期間北京城區燃放煙花爆竹對PM2.5濃度影響顯著。北京城區“禁改限”后的2006年至2013年除夕夜,北京PM2.5平均濃度值均出現“陡增”性波動,其中大年初一的零時至2時,PM2.5的濃度會達到峰值,是白天濃度的10倍左右。值得慶幸的是,雖然遭遇到不利的氣象條件,但是北京市除夕夜的PM2.5數值與去年相比有明顯回落,北京市政府甚至為此致信感謝市民。
北京PM2.5來源:機動車貢獻近3成 春節不見人車空氣好
關于北京市PM2.5來源解析結果,一般認為,北京市機動車年均貢獻在10%~50%之間,多數認為在20%~30%之間。
據“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王躍思課題組2009年至2011年對京津冀地區PM2.5兩年平均狀態研究發現,汽車及相關產業來源約占30%;鋼鐵、化工和電子等工業過程約產生了35%;熱電廠約排放了10%;居民取暖、餐飲和農牧業過程約占10%,其他還有生物質燃燒排放等。不過,其中部分PM2.5來源于周邊地區。
“我們課題組對2013年1月的監測數據進行解析發現,在霧霾嚴重時,北京約40%的PM2.5來自機動車排放、22%來自煤燃燒、12%來自揚塵、11%來自工業,4%來自生物質燃燒、二次生成占12%;在空氣質量較好時,該比例分別為10%、36%、15%、3%、17%和18%。”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介紹。
這種關于北京PM2.5來源的分析在春節期間得到了一定佐證。隨著1月24日春運高峰期的來臨,大量人口離京、機動車停駛、工地停工,使得北京市空氣污染指數大幅下降,由最高峰的186下降到最低的39,之后雖然有所反復,但是與高峰期相比,下降還是比較明顯。在今年春運氣候條件不佳的情況下,北京的空氣質量與原來相比有了明顯提高。
專家釋疑:霧霾的根本因素是污染物持續排放
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全國平均霧霾天數為52年來之最,安徽、湖北、浙江、江蘇等13地均創下“歷史紀錄”。自我國有PM2.5記錄以來,2013年的霧霾天氣為何格外嚴重?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就我國大范圍灰霾天氣的主要原因做過分析:一是不利氣象條件造成污染物持續累積。受近地面靜穩天氣控制,大氣擴散條件非常差。二是靜穩天氣條件下,機動車尾氣和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對空氣質量惡化貢獻較大。
對于部分市民提出“治霧霾基本靠吹”的質疑,有專家表示,“外因在天氣,內因在污染”。天氣因素是觸發和加劇霧霾影響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續的污染物排放。
新聞鏈接
研究稱北京霧霾含1300種微生物
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報道,該研究小組檢測了2013年1月從北京抽取的空氣樣本的DNA片段,發現約有1300種微生物飄浮在北京的霧霾中。2013年1月是北京空氣污染尤為糟糕的一段時間。
英國《自然新聞》雜志報道說,大多數微生物是無害的,但已知有些物種會引發人類的過敏和肺部疾病。《自然新聞》報道說,該研究小組發現,在霧霾較嚴重的日子,危險物種的濃度更高。報道稱,然而,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真正存活于北京的霧霾中。DNA檢測無法說明DNA來自于活的還是死的微生物,因此這些物種中有些可能實際上是人類皮膚上脫落的或者是街道上狗的糞便中已死的微生物。
報道指出,這些微生物是否真的讓人生病還有待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