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原

2014年6月4日,*ST長油完成最后的謝幕演出,從而以0.83元的價格結束了17年的上市之路。
*ST長油退市,創造出了A股市場的三個“第一”:退市整理板第一家進駐的上市公司;A 股市場第一家摘牌退市的央企;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以來,第一家因財務指標而退市的上市公司。
只進不出 垃圾股妖孽重生
多年以來,A股市場因缺乏嚴格完善的退市制度,被投資者們屢屢詬病。“只吃不拉”讓一批業績持續虧損或有嚴重違規造假行為的垃圾股招搖于世,更有甚者,以“重組”之名被游資大肆炒作,搞得市場烏煙瘴氣,群魔亂舞。從成熟資本市場退市概率來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每年退市率6%至8%,而我國擁有超過2500只股票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平均年退市率不足0.5%。瘋炒垃圾股、重組股成為A股獨有的風景線。
垃圾股退市難,難就難在各級政府不愿意,大股東不愿意,尤其是那些具有央企背景的虧損股和垃圾股,總能通過各種伎倆,茍延殘喘,起死回生。例如虧損大王*ST遠洋靠賣家當,去年勉強扭虧摘帽,今年一季報又虧了19億元;而曾經連續6年凈資產為負值的* S T寶碩,最高時-2 6億元(2010年),竟然也能成功摘帽。
2012年5月監管部門發布了退市新規,對上市公司的多項基本數據指標提出要求。諸如連虧3年退市,凈資產為負值退市,營收低于1000萬元退市,等等。但這些退市政策依然停留在條文階段,兩年來也未見到多少實質性的舉措和落實。
“新國九條”嚴格退市 長油成“刀下鬼”
直到今年5月,新頒布的“新國九條”在退市制度方面提出,構建符合我國實際并有利于投資者保護的退市制度,建立健全市場化、多元化退市指標體系,并嚴格執行。對欺詐發行的上市公司實行強制退市。明確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的標準和程序。逐步形成公司進退有序、市場轉板順暢的良性循環機制。為抑制投機炒作,證監會還于今年3月發布了創業板規則修改的征求意見稿,強調創業板將嚴格執行退市制度,上市公司一旦觸發退市條件,將堅決、快速退市,不允許借殼上市,明確市場預期,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ST長油就是在這種嚴格退市制度的高壓背景下不幸犧牲的“刀下鬼”。
ST長油是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旗下專業從事油輪運輸業務的控股子公司,經營全球航線的原油、成品油以及化工品、液化氣、瀝青等特種運輸業務,1997年6月12日在上交所掛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帶來國際航運供需失衡、運價持續低迷,令長航油運陷入持續虧損的境地。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別虧損1859萬元、7. 54億元和12 . 39億元。2013年初,連續3年虧損的*ST長油被暫停上市。2013年,*ST長油未能像其他垃圾股那樣絕境重生,年報顯示公司凈利潤為-59.22億元,凈資產為-20.97億元。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對這份財務報表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終于,連續4年的虧損,使得*ST長油觸發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退市規則,這家曾經的績優企業,以“央企退市第一股”的身份尷尬離場。
誰將步*ST長油后塵
隨著A股退市制度進步,以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垃圾股被退市,其中的投資風險不可輕視。
摘牌退市便意味著上市公司股票流通價值幾乎為零。以*ST長油為例,截至2014年初,*ST長油共有14 . 9萬名投資者。*ST長油退市后,將登陸股份轉讓系統交易,即我們平常說的三板市場。目前新三板中,公司股票價格最低的為0.57元/股,近10家公司的股票交易價格均低于退市長油收盤價0. 83元/股,公司的價格優勢并不存在。由于長油資產負債率偏高,虧損額大,重返A股市場可能性不大。
而三板市場根據業績不同,盈利而且凈資產為正值的股票每周交易5次,其余的每周交易3次。加之三板市場的流通性相對于A股市場極差,長油的普通股股東們要收回成本的想法,可謂天方夜譚。
*ST長油退市也給它的ST兄弟們敲響了警鐘。據統計,已披露中期業績預告的27家ST公司中,有20家均為虧損。其中,已連續多年虧損的*ST超日,預計今年上半年繼續虧損2億元至2.5億元。繼*ST長油后,*ST鳳凰(000520)、*ST超日(002506)、*ST二重(601268)、*ST國恒(000594)等幾家公司有可能因為連續3年虧損,而面臨摘牌退市。
除上述4 家* S T已暫停上市的公司面臨退市風險以外,尚有2 5家ST公司,如在2014年無法扭虧的話,很有可能在2015年被暫停上市。據2 014年一季報顯示,這2 5家公司中,*ST儀化、*ST 新材、*ST銳電、*ST吉炭一季度虧損額皆在億元以上。據公開數據顯示,在這25家公司中,有16家公司中報預告稱“2014年上半年繼續虧損”,其中,*ST吉炭、*ST新民、*ST霞客等多家公司虧損幅度都較一季度大幅增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