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全高
審計法是憲法賦予審計部門依法審計的工作條件,是審計工作內涵的核心,審計工作的外延絕不能超越審計法所規定的權力紅線。國家審計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審計監督,其審計部門的所作所為都是代表各級政府所履行的行政行為,審計監督權力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須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進行。當前,根據國家審計署的工作的部署,開展黨政機關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是加強干部管理和監督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促進領導干部廉潔勤政,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國的有效手段。因此,這就要求審計部門在當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過程中,把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和審計職責結合起來,客觀公正、忠于職守,對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行為進行正確,實事求是的評價,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和審計“免疫系統”功能。尤其是我們最基層的審計機關在依法審計、程序合法方面不能有半點馬虎和僥幸心理,否則,審計風險將隨之增大,為此,結合當前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情況,筆者針對性的提出相關對策和建議。
一、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危害性
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是指審計機關在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由于對于審計對象所應負有的經濟責任發表不恰當的審計評價意見(結論),從而給被審計對象及審計授權單位造成損失所應當承擔責任的風險。經濟責任審計風險較一般審計風險造成的危害更為嚴重,主要表現為:
1.影響領導機關用人決策,事關黨的形象。如果審計結論失真,對被審計對象的經濟責任評價不實、不準、不恰當,那么審計報告一旦被領導和組織部門在選拔、任用干部作為重要的決策參考依據而采納,就會給黨的事業造成很大危害。
2.縱容違法犯罪。審計機關的重要職責之一是查處和懲治經濟領域的腐敗行為,通過審計發現大案要案線索,與違反財經法規、侵害國家資產的行為作堅決的斗爭。假若由于審計不慎,使重大違紀違規甚至違法犯罪分子得以逃脫甚至得到重用,這就客觀上縱容了違紀犯罪。
3.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經濟責任審計應發揮監督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和確保其有效的作用。一旦出現審計的重大失誤,很可能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使國家利益蒙受損失。
4.影響審計機關的信譽和形象?!肮?、公正”是對審計執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它直接關系到國家審計機關的信譽和形象,從長遠看還會影響審計事業的發展。
二、規避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對策
根據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特點及其危害性,筆者提出幾點應對審計風險的對策和建議:
1.完善有關經濟責任審計的法規,明確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在執行經濟責任審計中的行為準則,正確運用審計程序、審計流程,特別要明確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對經濟責任審計承擔的有限報告責任及舞弊事項發現責任,防止有關的審計報告使用者對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的過度要求或簡單依賴。
2.加強對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教育,認識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危害性和隱蔽性,督促審計人員始終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發表審計意見。
3.按照經濟責任審計規定所確定的審計范圍和審計程序實施審計。為降低審計風險,可以要求責任人所在單位財務人員對其提供的會計資料及相關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給予承諾,并出示書面承諾書。
4.加強對審計人員的素質教育,在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審計技能水平同時,努力實現審計人員知識儲備的多樣性,集思廣益共同探討,獲得充分的、適當的審計證據,提出客觀、公正的審計意見。
5.經濟責任審計還應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處理好新老法定代表人之間的關系。審計人員要客觀公正地做好解釋工作,使離任者離得清楚,接任者接得明白。
(2)處理好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與其他審計的關系。應注意把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與平時的其他審計結合起來,避免重復審計,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3)處理好國家、單位與離任者之間的關系。審計人員要實事求是,分清責任,給責任人以客觀、公正的評價。
綜上所述,為正確規避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必須在依法審計程序合法方面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守住法律底線,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堅持審計合法,內容合法,程序合法,處理合法的原則。這是化解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最佳方法。(作者單位:資溪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