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璠
(西安美術學院 服裝設計系,陜西 西安 710065)
紡織服裝業興起的“生態學”現象,使紡織服裝設計也必須通過對自然物態的重新審視,以尋求紡織服裝產品的實用性、生態性、環保性、可回收性的設計原則,來滿足市場對生態紡織品的消費需求.從20世紀90年代起,國外在紡織服裝綠色設計方法、技術研究、法規、標準研究等領域作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在生態紡織服裝產業領域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標準化技術體系.
在傳統的牛仔服裝產品設計中,設計師主要根據產品的功能、色彩、材料、成本等指標進行設計,設計的原則是紡織服裝要滿足消費者或市場對產品的實用性、審美性、經濟性的要求,在整個產品設計過程中對產品的生態、環保、健康、安全等性能考慮的較少.
生態牛仔服裝的綠色設計,要求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產品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從而實現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在產品—消費者—社會—環境之間建立和諧自然的發展機制.在關于生態化紡織品的研究方面,文獻[1]概述了綠色服裝設計的發展趨勢和策略.文獻[3-5]從服裝綠色設計與環境可持續發展關系和突破“綠色壁壘”闡述了服裝綠色設計的理念、質量標準、生命周期綠色評價的原則,對中外服裝生態質量標準的差距進行了理論性的研究.文獻[6-9]對牛仔服設計現狀和生態面料的發展進行了分析.但上述研究多集中在宏觀層面上的概述性探討或側重在對局部要素方面的研究,不夠系統,更缺乏有針對性和實踐性的生態紡織服裝產品綠色設計的系統研究和探討.本文以我國產量大、市場占有率高、加工生產工藝特殊、行業對環境污染嚴重的牛仔服裝為研究對象,對生態牛仔服裝的綠色設計進行概念的重新界定和詮釋,并采用產品生命周期的設計理論,采用整體優化閉環設計理念研究生態牛仔服裝的綠色設計方法.
生態牛仔服裝是指產品生態性能和質量指標符合“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的牛仔服裝.我國生態紡織品是按國家標準GB/T18885—2009《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進行分類.這種分類方法是參照國際生態紡織品通用分類法,按產品(包括生產過程各階段的中間產品)的最終用途進行分類.生態牛仔服裝屬于直接接觸皮膚用品(在穿著或使用時,其大部分面積與人類皮膚直接接觸的產品,如牛仔襯衫、牛仔內衣、牛仔裙、牛仔褲等)和非直接接觸皮膚用品(在穿著或使用時,不直接接觸皮膚或小部分面積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的產品,如牛仔風衣、牛仔夾克等)的生態紡織品范疇[1].生態牛仔服裝應具備以下生態環境屬性:
(1) 友好的環境屬性.要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利用符合環保要求的環保面料和清潔化生產工藝,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時不產生對環境污染或將污染程度降到最小,產生的廢棄物少或可重復利用.
(2) 節省資源的屬性.要求在產品設計中,在滿足服裝功能性的前提下,避免使用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原料、輔料、配飾、配件倡導簡約和服飾的可搭配性.
(3) 節約的能源屬性.在生態牛仔服裝的生命周期中,倡導節能減排新技術和新能源的應用.
(4) 健康的生命屬性.產品不含對人體有毒有害成分,在產品生命周期過程中對人體健康無損害,對生存環境無污染.
(5) 綠色的經濟屬性.具有良好的市場競爭力經濟指標.
生態牛仔服裝生命周期的綠色設計方法需要重點考慮創意階段,就要考慮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包括創意設計、款式結構設計、面料選擇、色彩設計、工藝設計、包裝設計、消費設計及廢棄物處理回收等各個環節,以保證生態牛仔服裝綠色屬性的要求[2].其設計特點如下:
(1) 產品設計面向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從生態牛仔服裝的創意階段就必須考慮服裝原輔料的采集環節直至產品廢棄處理環節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的所有設計工作.
(2) 生態牛仔服裝產品對生態環境的需求應在產品設計階段完成,而不是在生態牛仔服裝已成型的末端處理,要綜合考慮產品的功能、審美、生態、環境、成本等設計要素,綜合平衡做出合理的設計決策.
(3) 實現多學科跨專業的聯合開發設計.由于生態牛仔服裝生命周期綠色設計的各個階段和關鍵環節,涉及到多學科、多種專業知識和技能及不同的研究對象,所以實現多學科跨專業的合作是完成生態牛仔服裝生命周期綠色設計的有效措施.
生態牛仔服裝的功能性、審美性、質量品質、經濟性是產品設計的基礎.綠色設計是在傳統設計基礎上的補充和完善,也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和生態消費理念興起的一種新的設計方法.只有把生態環境設計理念和設計技術融入到傳統設計中,才能使所設計的生態牛仔服裝產品滿足市場的消費需求[3].但是,生態牛仔服裝綠色設計在設計策劃、設計目標、設計方式、設計內容等方面與傳統牛仔服裝設計又有很大不同,表1為生態牛仔服綠色設計與傳統設計的比較.
(1) 設計目標的確定 在進行生態牛仔服裝產品生命周期綠色設計時,首先應對產品的市場需求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確定產品的設計目的和設計目標.除分析產品的功能性和審美性需求外,更應側重在產品的生態需求和環境要求及所采用的技術標準和政策法規要求,這些要求和目標決定了產品的最終設計方案.若產品市場定位于國內高端牛仔服市場并要求產品取得綠色標志產品認證,則產品設計必須符合《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的標淮,對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應嚴格控制在標準限定范圍內,同時生態牛仔服裝產品也必須達到HJ/T307—2006《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生態紡織品》標準要求,而生態牛仔服裝產品的生產企業則應通過GB/T24004《環境管理體系》標準認證[4];若生態牛仔服裝產品的設計目標是出口歐盟并要求取得歐盟綠色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則產品設計的生態標準必須符合歐盟Oeko-Tex Standard 100《生態紡織品》標淮,產品的生產企業則應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Eco-Label to Textile Products《生態紡織品標志認證》[5].

表1 生態牛仔服裝綠色設計和傳統設計的比較
(2) 設計要求 在生態環境方面,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廢棄物的產生和三廢排放,減少健康隱患.一般說來,優于現行生態牛仔服裝產品的生態環境標準是有益的,標準中有的是以某種限度值加以控制,如對生態牛仔服裝的甲醛(游離)含量要求:牛仔褲、牛仔襯衣≤75mg/kg,牛仔風衣、牛仔夾克≤300mg/kg.但是某些生態學指標是在禁止使用的范圍,如可分解的芳香胺染料、致癌致敏染料、有毒有害的化學助劑等,在生態牛仔服裝中均屬禁用范疇.
生態牛仔服裝功能性要求,決定了產品的性能和實現產品性能的面料、風格、技術和設備水平.生態紡織面料應用,技術創新和節能環保設備等生產條件的改善,是完善產品功能性、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對環境影響的有效措施.
如牛仔服裝加工生產中的水洗和后整理工序,是形成牛仔服裝產品獨特風格和裝飾效果的關鍵工藝,但同時也是工藝廢水的主要污染源,該工序產生大量含有短纖、浮石、染料、漿料、化學助劑、重金屬離子等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水. 而采用纖維素酶洗技術或利用激光水洗、激光印花、激光雕刻等新技術新設備,不僅可以保持牛仔服裝傳統的風格魅力,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6].
生態牛仔服裝在滿足環保和功能要求外,還必須保證產品在價格上的市場競爭力.在產品設計階段應具有能準確反映產品環境成本與效益成本的核算體系,有了完整的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許多環境影響低的設計才會顯出經濟效益.
(1) 生命周期綠色設計流程 生態牛仔服裝綠色設計流程見圖1.
(2) 產品設計規劃 生態牛仔服裝產品綠色設計是一個戰略性強、技術性高、藝術內涵豐富的創造過程,必須根據目標市場和消費對象來制定產品規劃.設計師必須明確定義目標客戶的市場需求,對產品的市場、原輔料的來源和性能、質量、成本核算及生命周期設計后續設計程序中的設計要件做出相應規劃.產品規劃可以由綠色設計小組來完成,小組可由企業服裝設計師、產品研發、環保科技、生產技術、市場等人員組成,或借助外部力量共同完成.設計小組利用專業知識經驗,以產品綜合分析(GAP)為基礎,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綠色產品評估方法,確定生態牛仔服裝綠色設計要素并擬定綠色設計策略,表2為生態牛仔服裝綠色設規劃.

圖1 生態牛仔服裝生命周期綠色設計流程圖

表2 生態牛仔服裝綠色設計規劃
把生態牛仔服裝的生態性要求和傳統設計要素,款式、色彩、面料設計作為設計基礎.在設計過程中,對所需選擇的牛仔服裝面料、輔料的生態特性、環境特性、可回收再利用特性及產品加工環境條件等作為設計階段同等重要的設計要素進行考慮,使產品的功能性和生態性成為設計的整體.
(1) 面料的選擇 在生態牛仔服裝的設計要素中,服裝色彩和服裝材料兩個要素是由所選用的牛仔服裝面料來實現的.此外,款式造型、服裝的生態環保性能、可回收再利用性能、成本因素和流行性等也需要牛仔服裝的面料來保證.
原輔料的獲取應充分考慮到原輔料與生態環境影響因素信息.首先要了解,包括天然纖維獲取過程中資源消耗、化肥農藥、殺蟲劑、除草劑等使用信息與生態環境影響的關系;對合成纖維面料的選擇,要對面料生產過程的資源、能耗、三廢排放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做出生態環境評價,作為面料選擇參考.
生態牛仔服裝面料可分為成品服裝制作面料和成品仿自然做舊處理面料兩種類型.現在制作生態牛仔服裝的面料不僅有傳統牛仔服的厚實斜紋和平紋面料,而且還有許多新型的薄型及針織型面料.隨著服裝材料向高科技發展和現代生態環境意識的加強,大量低碳、低污染、低排放的綠色纖維、生態面料、環保面料在生態牛仔服裝制作上得到廣泛應用.
未來生態牛仔面料仍會以棉纖維為主體面料,混紡加入其他天然纖維原料和新型合成纖維,以改善牛仔面料特性,提高檔次,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為了提高生態牛仔服裝面料的生態性、服用性和時尚消費的需求,生態牛仔面料向著柔軟、輕薄、透氣、個性化方向發展,一些新型纖維材料的生態牛仔面料得到很大的發展.一般認為棉、麻、毛、絲等天然服裝面料是生態環保面料, 這種認識不夠全面.因為在原料的生產、印染等工序中,若因對農藥、化肥、溶劑、助劑、印染材料等使用不當也可能造成污染, 從而影響生態牛仔服裝產品的環保和安全性能.
(2) 減量化款式結構設計 牛仔服裝由誕生至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從最初的牛仔褲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普及、實用、自由和時尚的服裝款式.無論傳統牛仔面料,還是合成混紡或仿牛仔面料,都為生態牛仔服的款式結構設計提供了廣闊地設計空間,充分利用牛仔服裝面料固有風格特點、重視細節設計和減量化設計的設計思維,才能使款式結構設計更好地體現生態牛仔服裝的生態環保理念.減量化設計的服裝款式結構,以減少服裝原輔料的種類和數量,減少資源消耗、改善產品回收利用性能為目標.
生態牛仔服裝減量化設計應遵循:一是在不影響生態牛仔服裝功能性條件下,通過簡約、單純和明快的款式結構設計盡量減少原輔料的使用量,如選用輕質原輔料,避免過多的裝飾,除去不必要的功能;二是倡導非物質化設計,簡化產品結構,如減少口袋數量、墊肩、內襯等不必要的裝飾,要充分利用面料自身特性通過設計達到更好的服裝效果,提倡“簡而美”的設計原則.
(3) 環保色彩設計 生態牛仔服裝的審美價值和生態環保性能的表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服裝色彩的影響.在傳統牛仔服裝面料中,靛藍和黑色占據主導地位,經過水洗打磨洗白等面料處理工藝可以表達出豐富的色彩層次變化.隨著現代紡織科技的發展,大量新型面料不斷涌現,新的低污染印染技術和面料裝飾處理技術在牛仔服生產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設計師對生態牛仔服裝色彩設計所需要表達的形式和內容.
在生態牛仔服裝的綠色設計中,傳統的靛藍色仍然是主色調,這種寬闊空靈給人無限遐想的色彩,象征著西部牛仔熱烈奔放的歷史特色和返樸歸真的心靈感悟,除傳統色彩面料外,可利用牛仔面料正反面的色差設計,或用不同質地、不同色彩的面料進行搭配設計,來表達不同的牛仔風格和魅力.如由深藍到淺藍色調、由黑色到淺灰色調,以及白、綠、紅、橄欖綠等顏色的牛仔產品都有出現,極大地豐富了牛仔服裝的色彩體系.
設計中除遵循服裝色彩設計的基本規律和特性外,更應該強調生態牛仔服裝色彩的環保特征.牛仔服裝的色彩是通過洗、磨、印、 染、織、繡、繪等工藝處理依附于服裝面料上的,在對面料的色彩處理工序中會使用各種染料、助劑、溶劑、整理劑,這些染料和溶劑不得含有對人體有害和危害環境的殘留物質.設計師在生態牛仔服彩色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重視這些安全環保措施,嚴禁控制偶氮染料和有毒有害化學助劑的使用,使服裝色彩設計符合環保安全要求[7].
(4) 清潔化加工生產設計 生態牛仔服裝清潔化加工生產設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生態牛仔服裝生命周期綠色設計中,要求加工生產企業的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必須滿足相關標準要求并符合有關的環保法規,同時應取得環境資質認證.
生態牛仔服裝企業進行環境標志認證的對象包括單一產品和制造商兩類,生態牛仔服生產企的環境標志認證,是以生產條件為認證對象.所以,生態牛仔服裝生產企業需要通過加強管理、實施節能減排新技術,才能通過綠色環境標志認證,也只有實施清潔化生產的產品才有可能通綠色標志產品的認證[8].
(5) 綠色的消費流通環節設計 綠色包裝材料選擇、物流倉貯流通、消費者洗滌方式等方面是牛仔服裝生命周期設計中降低能耗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環節,設計師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
(6) 廢舊牛仔服裝的再利用設計 生態牛仔服裝經過長期使用后會出現色澤變淺、式樣陳舊、局部磨損等現象,被視為“廢舊服裝”被遺棄,造成資源浪費和污染環境.但是,通過對這些廢舊牛仔服裝重新洗滌消毒處理后重新剪裁、縫制或經洗染后整理加工改造,使其變成全新的服裝或其它服飾產品.
2009年至今“破牛仔服”已成為一種消費時尚, 對廢舊牛仔服的改造重新利用, 是對這種消費時尚和綠色環保理念的有機契合.
拼接設計法是以原舊牛仔服為設計主體, 通過對袖、領、下擺、褲腿、口袋等進行局部改造和藝術處理,掩蓋磨損處,增加美觀性和實用性;也可以把不同質地或相同質地的正反面料進行重新組合拼接,設計成新款服裝或其它服飾產品, 設計實例如圖2所示.
結構改造法是通過對舊牛仔服進行結構改造,變大為小、變長為短、變肥為瘦,按市場需求重新設計成新的牛仔服裝產品,達到充分利用舊牛仔服材料的目的.
水洗整理法是對色澤陳舊過時的舊牛仔服可采用洗水整理進行改造,重新設計水洗工藝和裝飾工藝,使其做舊如舊、翻舊如新,達到牛仔服可以重新進入生態牛仔服裝市場的質量標準和生態標準[9], 設計實例如圖3所示.

圖2 廢棄牛仔邊角料重新設計 圖3 舊牛仔服水洗重新設計
目前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為基礎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發展生態紡織服裝產業,研發綠色生態紡織技術,促進綠色設計技術發展,構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發展型的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體系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中國是世界牛仔服裝生產、消費、出口的第一大國,年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年消費達4.5億件,但牛仔服產業總體上還是處于以犧牲環境和資源換取發展的狀態,企業要實現技術創新和保持可持續發展,發展綠色設計技術是重要的一項工作.本文在生態牛仔服裝綠色設計方面提出了具體實踐性研究意見,希望業界和學界對生態牛仔服裝生命周期綠色設計技術能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國家質檢總局,標準化委員會. 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S].北京:國家標準化出版社,2010.
[2] 沈雷,熊瑛. 生態時代的綠色服裝設計[J]. 國外絲綢,2008(1):25-27.
[3] 黃燦藝.可持續發展思想指導下的服裝綠色設計[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2010(4):32-34.
[4] 劉宏菊,杜江. 綠色設計方法—設計領域發展新趨勢[J]. 中國環境科學,1999,19(1):63-66.
[5] 蔡濤,黃穎.我國生態紡織品標準與歐盟紡織品生態標簽的比較[J].合成纖維,2012(11):40-43.
[6] 李愛英.探析牛仔服裝設計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山東紡織經濟,2010(8):47-50.
[7] 張技術. 服裝生態設計中材料的選擇與應用[J].針織工業,2012(4):64-66.
[8] 林麗霞,劉干民. 牛仔產品加工技術[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9:154-177.
[9] 殷堯祥,華里發. 廢舊牛仔服的再利用[J]. 國際紡織導報,2010(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