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娟
在今年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劉家義審計長重申:“在黨風廉政建設、求真務實、勤奮敬業上,全國審計機關向署黨組看齊,全體審計干部向審計長看齊。”尤如一道雨后彩虹,散發著正義的濃濃清新,打造“過硬之身的審計鐵軍”的務實氣息撲面而來,引來了好評如潮。
如何打造“過硬之身的審計鐵軍”?
一要打造鐵的隊伍,煉就鐵的意識。
要堅持理論學習,打造“過硬”思想。要把學習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覺用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和先進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強思想理論功底、黨性認識和思想覺悟,以對國家和人民、對歷史和法律高度負責的思想意識,充分發揮好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作用,我們要以過硬的思想素養增強當好公共財政“衛士”、反腐“勇士”、建言“謀士”。自覺奉行“立審為公、執審為民”的理念,讓先進的理論、科學的文化、昂揚的斗志、堅定的信念,過硬的思想等占領自己的思想,指導審計工作實踐,時刻保持思想的先進性、純潔性。只要做到思想硬、自身正,就為打造審計鐵軍奠定了政治合格的基礎。
二要打造過硬能力,個個做到“自身精”。
新的時期、新的形勢、新的任務,賦予了審計工作新的要求。如果能力上“不硬”、本領上“不強”,理論上就會缺少底氣,技術上就會缺少新氣,業務上就會缺少硬氣,方法上就會缺少銳氣,就很難更好地贏得大家的肯定。因此,基層審計人員一定要立足當前、面向長遠,認真學習審計的新知識、新方法、新理論、新技術,加快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進程,實現績效審計“全覆蓋”,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審計工作,以過硬的業務素質和技能積極投身于審計工作實踐。只要做到能力硬、自身精,就為打造審計鐵軍奠定了業務精湛的基礎。
三要建立鐵的制度,提供鐵的保障。
強化工作制度創新,突出制度體系建設,把“以人為本”與“制度管人”相結合,逐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制度管事的新格局。制定一系列統攬全局的規章制度,編織了一張疏而不漏的“鐵網”。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重,注重預防”的工作方針,強調“教育、制度、監督”三者并重,突出兩個重點“審計質量控制和行業作風建設”。大力推進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專項資金綜合治理、機關效能三項工作。促進依法審計,推行審計人員廉政“十不準”制度,審計回訪制度,廉政反饋卡制度,一次查實下崗等制度。加強《廉政準則》和審計紀律的落實,不斷規范審計執法行為,構建“陽光審計”,就為打造審計鐵軍奠定了紀律嚴明的基礎。
四要使出鐵的干勁,干出鐵的質量。
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講話精神,強化審計文化建設和審計成果的應用,傾心打造信息化成果展現平臺,弘揚審計精神,勇擔當,打造“過硬”作風。把“責任、忠誠、清廉、依法、獨立、奉獻”核心價值觀熔入審計工作實踐,不斷改進審計工作作風,處處高效務實,敢于較真碰硬,敢于觸及深層次問題,以高度的責任之心、堅韌不拔的使命之身,在審計工作實踐中敢于較真碰硬,敢于觸及深層次問題,保持依法審計、獨立審計、廉潔審計的高度自覺性。只要處處做到作風硬、自身硬,就為打造審計鐵軍奠定了精神后盾的基礎。
五要保持自警自省,抗誘惑,打造“過硬”形象。
想干事、肯干事、不出事,是審計之基、立身之本。對于審計人員來說,如果沒有“自身凈”的持久耐心和耐力,就有陷入腐敗泥沼的可能。必須要時時刻刻遵守審計工作“八不準”和密切聯系聯眾的“八項規定”,遵紀守法,廉潔自律。審計機關是維護國家法律和經濟法規尊嚴的“經濟衛士”,要敢于碰硬,審計人員首先要自身硬,要嚴把“三關”:審前教育,讓審計人員不愿違紀;審中監督,讓審計人員不能違紀;審后檢查,讓審計人員不敢違紀。所以,在當下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面對各種誘惑的侵襲,審計人員務必保持高度自信、自警和自省,只要時時做到形象硬、自身凈,就為打造審計鐵軍奠定了紀律嚴明的基礎。
六要強化審計理念,在實踐中鍛造審計鐵軍。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強化審計免疫系統理念,最大程度的搞好審計跟進;二是堅持不懈地開展“忠誠、盡責、奉獻、廉潔”教育,把審計隊伍鍛造成敢于攻堅克難的鐵軍;三是采取請進來、走出去、橫向交流的辦法,提高審計人員業務素質;四是完善創新機制,激發審計人員的創新情。
鐵的制度,鐵的紀律,鐵的作風,有效地約束了審計工作者的行為,從而打造了鐵的隊伍。
(作者單位:南豐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