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彬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負荷研究
楊彬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針對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中產生的各種心理指標的變化這一現象,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設計了心理負荷癥狀評價量表,展開對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負荷現狀的研究,從20個影響因素中分析出9個主要影響因素,并將這9個主要因素分為8類:“比賽性質因子”、“情緒因子”、“外在干擾因子”、“能力因子”、“期望因子”、“人才因子”、“認知因子”、“認知不和諧因子”,對每類影響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建議學生籃球裁判員應刻苦鉆研、學習最新籃球規則與裁判法,練好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同時高校盡量提供更多比賽鍛煉的機會,豐富學生裁判員臨場執法的經驗。師生應重視心理訓練,提高學生籃球裁判員心理素質,使其能承擔起在臨場比賽中出現的各種心理負荷負擔,避免造成心理負荷負擔過重。
籃球裁判員;心理負荷;影響因素
在當今籃球運動中,運動員的身體及技、戰術水平日趨接近,比賽的激烈程度也逐漸加大,競爭性增強,這就對籃球裁判員的臨場判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籃球作為高校體育院系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他們對籃球技、戰術及競賽規則具有一定基礎的了解、熟悉,因此高校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是培養優秀、專業級籃球裁判員的一個重要人才資源,將來這也可能成為為培養國家級、國際級籃球裁判員輸送人才的一個重要渠道,培養好學生籃球裁判員,對籃球運動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13]。
筆者針對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中產生的各種心理指標的變化這一現象,探討了影響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在臨場執法中心理負荷的諸因素,為高等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同時也拓寬了籃球課程教學的改革研究領域,這對于提高籃球課程教學質量有著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
以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長江大學這3所高校體育學院籃球專業班學生共80人(華中師范大學20人,湖北大學20人,長江大學40人)為研究對象。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展開研究。
通過查閱大量有關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因素及國內運動心理學專家研究過的心理負荷癥狀調查等的文獻,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體歸納、篩選影響籃球裁判員臨場執法中心理負荷的諸多因素,結合福氏癥狀表制定出研究所采用的籃球裁判員心理負荷癥狀評價量表——負荷癥狀調查表[14],其信、效度較高,具有科學性和一定的權威性。
量表中涉及的20個問題,是籃球比賽中影響學生籃球裁判員執法的一些心理因素。接受調查的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對在臨場執法籃球比賽中影響心理負荷的每一因素給出一個正確的感受強度值,它與分值成正相關。即影響非常大(5分)、影響一般大(4分)、有一定的影響(3分)、稍微的影響(2分)、無影響(1分)。根據問卷調查得出的數據利用統計學原理算出平均值,作為評價、分析的參考依據。
將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長江大學這3所高校體育學院籃球專業班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問卷調查表反饋的數據進行數理統計,歸納整理體育學院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負荷癥狀統計表,見表1。

表1 體育學院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負荷癥狀統計表
通過對這3所高校體育學院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負荷癥狀的統計,可以看出其影響因素基本相同,只是在影響強度上有小幅度的波動,因此在研究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負荷的影響因素時,可以根據從統計表中得出的3所高校體育學院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負荷影響因素的總平均值作為參考依據,由此可見影響因素“8.比賽結果對雙方很關鍵”是影響這3所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負荷的最主要因素,影響一般大的因素有“3.情緒過于緊張”、“9.比賽中受球員、觀眾漫罵”、“11.在視聽覺方面有干擾刺激”、“17.對籃球比賽規則理解不深”、“18.老師對自己的要求很高”、“16.被列為重點培養對象”、“1.賽前準備不充分”、“20.時時刻刻考慮吹好比賽”。
按影響強度的大小排列,從調查結果可看出,8、3、9、11、17、18、16、1、20這9個因素是影響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負荷的主要因素,根據國內外心理學家研究的關于“心理因素”指標,將其影響因素進行因子歸類。
4.1 比賽性質因子
通常在高校舉行的一系列籃球比賽大致可以分為友誼賽、表演賽、告別賽、聯賽等幾類,院系、班級、師生之間常常會有很多的友誼賽、表演賽,比賽的目的主要是增進友誼、加強交流、聯絡感情。此時,學生有更多的籃球裁判實踐機會,學生執法的比賽過程中,不會因比賽的勝負而出現過多的心理負荷。而問題往往就出現在某種性質的籃球聯賽,這樣的比賽往往競爭非常激烈,隊員們需要積極努力為榮譽、名次而戰。
就目前高校學生發展情況來看,當代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增強,一旦出現有自己院系、班級的籃球比賽,不論是當運動員,還是作為“鐵桿”球迷、觀眾,自己都會盡心盡力地去為比賽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比賽對于運動員雙方以及裁判員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此時,作為執法這類比賽學生裁判員,壓力自然而然上了他們自己的心頭,他們自身也是學生,或許在比賽的隊伍中有跟自己關系密切的伙伴;或許擔任隊伍的教練員是他們自己敬仰的教師或領導……,這些不穩定的因素就像定時炸彈一樣隨時在學生裁判員心中引爆。因此,在這些比賽結果對雙方很重要、影響很大的比賽中,裁判員要處理好自己的感情因素,實事求是,秉公執法,不因利益、感情的誘惑,樹立起自己的良好裁判員作風,為將來自己的裁判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4.2 情緒因子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態度。通常把情緒分為“增力”和“減力”2大類。能提高人們的判斷能力,增加工作能力的情緒叫“增力情緒”,包括愉快、勇敢、好感、和悅等;凡是造成人們判斷能力下降,工作能力減弱的情緒,則稱為“減力情緒”,也稱不愉快情緒或不穩定的情緒狀態,包括憤怒、焦急、害怕、不滿等。
體育院系學生自身之所以在體育專業方面有所特長,是因為在長時期在體育運動訓練的氛圍之下生活、鍛煉,經過一定時間內的身體、心理等各個方面的訓練,他們對“運動員”這一詞并不感到陌生,雖然自己并不是專業運動員,但有著同運動員相似的生活方式,每當自己在運動場上測試、比賽時,心理并沒有過多的壓力與負荷,情緒相對比較平靜,而當自己拿起哨子,成為競技場上“法官”時,這新鮮感覺的出現,同時也伴隨著情緒上的變化,或者是初次做裁判工作,或者是因為自己要合理、正確把握比賽的尺度,自然心中有所顧及,情緒過于緊張,造成心理負荷,無法進行正常的執法工作。因此,體育院系學生裁判員要朝著“增力情緒”的方面發展,減少“減力情緒”對自己的影響,在臨場執法中保持穩定的情緒狀態。
4.3 外在干擾因子
在當今籃球比賽中,尤其是重大關鍵的比賽,外在干擾刺激的突然出現,變得越來越正常。而這些外在刺激因素,往往會給裁判員帶來許多不利的心理壓力,增大心理負荷,從而影響到正常執法工作。特別是在比賽雙方比分接近、相持階段,這時往往裁判員的一個誤判、漏判就會引起運動員不冷靜的動作、言語;教練員的大肆張狂的抱怨;場外觀眾的漫罵和騷動,這些都會使裁判員在視覺、聽覺方面有干擾刺激,從而給裁判員帶來心理壓力,加大心理負荷,以至于無法全身心投入到比賽的執法中,執法能力因而就無法得到提高。
4.4 能力因子
能力是順利完成某種活動必備的心理特征,總是與人的某種活動相聯系并在該活動中表現出來。作為一名裁判工作者,要具備較為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要精通籃球比賽規則和裁判法,在一場籃球比賽中,裁判員出現漏判是因為自身對籃球比賽規則理解不深,不知道該不該判,這樣就得不到運動員、教練員、觀眾的認可,裁判員自身就顯得信心不足,縮手縮腳,無法控制比賽的進程,長期積累成心理壓力,心理負荷過重,影響自己的裁判生涯。
4.5 期望因子
體育院系的學生一般根據個人的愛好選擇像籃球、足球、排球、武術、田徑等等一些運動項目之一作為自己在大學期間學習的專業,此時自己的專業老師便是引導自己學習各個方面知識的“全職”老師,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中往往對學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對學生的期望值很高。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在臨場執法時,往往也在回憶老師在賽前對自己的要求,而且將這回憶帶到了比賽之中,這樣以來心理上不知不覺變產生了壓力,老師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成為在執法中出現的心理負荷,影響到自己的臨場判罰。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籃球裁判員進行培養時,要根據培養對象的不同、衡量標準的不同、期望內容的不同來給學生制定對學生學習起促進作用的要求,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刺激學生更加積極向上,同時也能達到對學生的期望程度值。
4.6 人才因子
在籃球比賽中,因某個運動員身體素質、技戰術水平、意識等多方面的突出表現而被教練員列為重點栽培的對象,籃球裁判員亦是如此。在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中,一般都是自身對籃球技、戰術有一定的了解,對籃球理論、裁判規則比較熟悉,因此被老師看好,將其列為培養優秀籃球裁判員的對象,而學生裁判員在比賽的臨場執法中,往往因自己知道是教師看好的培養對象,就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想執法好每場比賽,久之心理負荷便隨之增大。
在有領導、老師觀看、考察的關鍵性比賽中,學生裁判員知道自己如果沒有執法好比賽會有很大的影響,對還沒有到來的失敗產生恐懼心理,這種“失敗恐懼”本身也就成了一種特殊的恐懼對象,成為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執罰的心理負擔。作為被老師重點培養的對象,應該將其作為自己的前進動力,鼓勵自己去執法好比賽,而不是因為偶爾的不成功執法會讓老師失望,從而覺得自己有很大的損失,因此應避免這種恐懼心理,調節好自身的心態,這樣就不會在執法比賽時造成心理負擔。
4.7 認知因子
認知因素是指對過去經驗的回憶,對現狀的想象、聯想等思維活動,對于人的情緒體驗起著主導作用。裁判員對過去執法比賽經驗的回憶,對未來更加激烈對抗的比賽的想象,以及時時刻刻考慮吹好比賽的強烈責任感,在這些中樞信息的作用下,其情緒體驗必然強烈的深刻,因而,裁判員的心理負荷增大。認知因素對心理負荷所產生的不利影響,是負性思維,如擔心不能執法好比賽、焦慮、患得患失、灰心喪氣等,所有這些思維活動,只會對執法比賽產生不良影響。
4.8 認知不和諧因子
1)籃球裁判員賽前準備不夠充分,賽前對比賽雙方的基本情況了解不夠,自身情緒不穩定,肌肉、神經不夠放松,沒有使身心狀態與比賽氣氛相協調,這樣盲目的上場執法,只會造成緊張情緒,心理慌張。
2)對比賽隊伍的過去與現狀這兩種認識不一致,將使裁判員產生心理上的緊張,引起心理應激。裁判員的認知不和諧必然會造成心理應激,而心理應激的出現只能增大裁判員的心理負荷,最終影響其執法水平的發揮。
5.1 提高職業道德修養、加強意志品質訓練
在比賽結果對雙方很重要、影響很大的比賽中,裁判員必須認識到自己在比賽和執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維護裁判員的榮譽和尊嚴,裁判員要處理好自己的感情因素,實事求是,秉公執法,不因利益、感情的誘惑,樹立起自己的良好裁判員作風,為將來自己的裁判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為在高校體育學院學習的學生籃球裁判員,在通往成為專業籃球裁判員的道路上還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的,而當前是正處于裁判員學習的啟蒙階段,應該樹立正確的目標,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個環節上的道路,不走歧路,這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質做保證,學生籃球裁判員必須堅定信念。
5.2 穩定情緒,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在籃球比賽中,雙方爭奪的激烈程度、裁判員的判罰情況、雙方教練員和隊長對比賽的干擾以及周圍觀眾的積極的參與都會引起臨場裁判員的情緒變化。主要表現為,過分緊張的情緒狀態和消極的情緒狀態。這些狀態直接影響裁判員注意力水平,一方面,導致判罰尺度不穩定、對于觀眾的情緒不能正確的處理,甚至與觀眾或教練員隊員發生沖突,嚴重影響比賽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注意力不集中、動作遲緩、跑動不積極,導致錯判漏判。
因此,要培養學生控制能力,振奮情緒狀態(明確動機、自信、情緒飽滿、思維敏捷、頭腦清晰、動作協調、果斷)。比賽前要對比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有意思的進行“自我暗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狀態。在比賽中,利用暫停、換人的機會進行自我調節,和同伴之間相互提醒,共同把握好比賽的節奏與尺度。
5.3 加強抗干擾能力的訓練
學生籃球裁判員在臨場執法中可謂“新手上路”,難免會出現錯判、漏判,這時有可能受到球員、觀眾的漫罵,此時此刻應當學會立即遺忘,不能讓它影響情緒,造成心理壓力,應該把注意力轉移到后邊的比賽中去,努力做好下面工作,不能用錯誤補償錯誤,以求平衡,將正常判罰與故意制造的錯誤結合在一起,錯上加錯,造成比賽局面難以控制,這是執裁工作的最大失敗。
5.4 加強理論與實踐訓練,豐富臨場執法經驗
“熟能生巧”,只有具備廣博、精通的籃球知識,才能在臨場工作中隨時提取、靈活運用。加強對籃球規則、裁判法及籃球技戰術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只有具備豐富的執裁經驗,才能臨危不懼、從容自若,果斷、有效的處理各種困難。
賽前重溫籃球規則和裁判法中的有關內容和分工配合要求,特別是對自己執法中較薄弱的環節進行重點復習,并做一些程序設計,有備無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充分的準備,能增強自信,可以使裁判員更好的完成臨場執裁工作。籃球裁判及比賽規則,是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必修課之一,它可以豐富、擴充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專業知識,通過認真堅持理論和實踐學習與訓練,接受國家籃球裁判員等級考核,這是作為一名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必經之路。只有對籃球比賽規則不斷地加深理解,減少對心理的壓力,才會在臨場執法中出現揮灑自如的表演,成為籃球比賽的“指揮家”。
5.5 合理定位,穩定心態
作為體育院系學生裁判員,要正確對待老師對自己提出的要求,選擇正確的方向,不因老師提出的要求過低,而不在乎;也不因老師提出的要求過高,而灰心喪氣,應腳踏實地認真做好老師所提出的每一個要求,積累自身經驗,循序漸進向前發展,保持穩定的心態,不焦不噪。
5.6 加強裁判之間的交流
老師將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是因為老師的教育目的所致,因為體育院系有著培養專業籃球裁判員的優越性,此時作為學生自己,應當把握好機會,努力學習裁判知識,將自己能力比較強的方面發展的更加完善的同時也要不斷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裁判任務不是依靠個人能力能完成的,要與自己搭檔的裁判相互學習、交流,以提高執法水平,提高比賽執法的正判率。
5.7 知己知彼,充分做好賽前準備
對比賽雙方球隊進行初步了解與分析,包括教練員、主力球員、尖子球員的特點以及球隊的主要打法、戰術風格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對比賽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預測和估計。
5.8 充滿動力,端正動機
學生籃球裁判員應當將其作為提高自己執法水平前進的動力,而不是為了吹比賽而吹,真正的目的在于能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為將來的裁判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不能因某種特殊的動機而去吹比賽。
1)心理負荷癥狀調查表的20項影響因素中,通過歸納、總結出8個綜合因子:“比賽性質因子”、“情緒因子”、“外在干擾因子”、“能力因子”、“期望因子”、“人才因子”、“認知因子”、“認知不和諧因子”,它們是影響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負荷的主要綜合因素。
2)建議學生籃球裁判員應刻苦鉆研、學習最新籃球規則與裁判法,練好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同時高校盡量提供更多比賽鍛煉的機會,豐富學生裁判員臨場執法的經驗。師生應重視心理訓練,提高學生籃球裁判員心理素質,使其能承擔起在臨場比賽中出現的各種心理負荷負擔,避免造成心理負荷負擔過重。除采用常規心理素質訓練方法之外,也可學習借鑒先進國家采用的一些心理訓練方法,注重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有關的技術方法。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對于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負荷的研究還需進一步深入。
[1]鐘添發.籃球運動心理學[M].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89.
[2]曹日昌.普通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06-139.
[4]袁鳳生.學校體育教育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9:65-73.
[5]郭照德,聶同海.論心理因素對籃球裁判員正確判罰率的影響[J].四川體育科學,2004(1):34-35+48.
[6]熊衛權.影響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素質穩定性因素分析及對策[J].四川體育科學,2004(2):50-51.
[7]沈財利,黃建文.籃球裁判員臨場心理壓力的成因分析與調適[J].遼寧體育科技,2004(2):40-41.
[8]孫樹勛,鄒常明,王燕珍.籃球裁判員心理研究綜述[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4):136-138.
[9]王蓉.論籃球裁判員心理素質的培養[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8(4):75-78.
[10]馬侖.優秀籃球裁判員心理素質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1998(6):26-27+30.
[11]夏春,譚曉纓,馬曉蔚.影響籃球裁判員正確判罰值的主要因素[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1):63-66+77.
[12]米勇誠,李紹銀,胡志.影響體育院校學生對籃球比賽臨場執裁的調查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3(5):121-124.
[13]毛偉民.影響籃球裁判員執裁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88-90.
[14]張宏杰.我國女籃優秀甲級隊比賽心理負荷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1992.
[編輯]李夢霞
G841
A
1673-1409(2014)25-0083-05
2014-05-07
楊彬(1967-),男,碩士,副教授,現主要從事體育教育訓練學、民俗體育文化與賽事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