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望玲
近年來奉新縣審計局通過審計發現,不少單位的往來款項存在管理不到位、清理不及時、核算不規范的情況。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造成單位會計信息失真、會計核算不準確、呆賬死賬增加、國有資產流失等許多弊端。其主要表現在:
一是一些單位將專項資金長期掛在賬上,造成資金被擠占或閑置與浪費,致使資金沒有發揮應有的效益。造成掛賬的原因有:單位領導專項資金意識不強,資金被擠占挪用;也有不少企業和單位缺乏配套資金,給專項資金的投放帶來一定的困難;有的甚至解釋資金存放為了獲取一點可使用的利息收入等。如至2012年底某鄉人民政府機關帳上反映有27.92萬元專項資金未及時下撥使用,其中:林區公路建設10萬元,林業三防經費款2.4萬元,中央補助地方農村改廁項目款15.52萬元。
二是一些單位領導繼任者,對離任者任期內發生的一些經濟業務不采取積極措施進行處理。繼任者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只想接受優良資產、不愿承擔前任留下來的遺留問題,致使離任者任期內的往來事項成了歷史遺留問題,并且形成時間越長越難理清的惡性循環。該現象也可能產生離任者任期內自身或所在單位的職工及往來的有關單位存在的個人問題被掩蓋,從而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和處理。如某局長期掛已不存在的單位往來。應收未收一建公司41.8萬元、二建公司13.7萬元、村建公司28.5萬元、開發公司21萬元;應付未付城建公司2.5萬元、原市政公司6萬元等。
三是有些單位工程項目早已竣工并使用。但仍在基建投資往來科目中掛賬,未及時結轉固定資產。造成資產管理不善、賬實不符。增加了所在單位國有資產流失的可能性。如某鎮人民政府機關往來帳至今仍掛2010年以前早已竣工的工程項目支付款28.1萬元,未及時取得工程發票作賬務處理。
四是有些事業單位及企業利用往來賬,將收入成本掛賬、潛盈潛虧掛賬,造成盈虧不實等現象。如:一些經濟效益不好的單位,有的通過虛開發票、虛假工程結算等手段虛增利潤;有的將生產成本不進行財務處理而掛賬,人為調增利潤;有的將現實已證明無法收回的債權掛賬,形成潛虧掛賬等。而一些經濟效益較好的單位,有的為了少交稅或平衡收支或為下年留“口袋”,把收入掛賬、把虛列的費用、加大的成本掛賬,人為調減利潤;有的直接將罰沒款、捐贈等收入在往來賬戶使用,形成賬內“小金庫”,不能真實反映權益;有的現實已證明已無法支付的債務,不進行財務處理,長期掛賬或直接在往來賬戶使用,形成潛盈掛賬。如2011年底某局結轉2012年預收賬款—糧款1 877萬元中含有應轉未轉2010年以前年度收入款,2012年底調整賬目用于彌補2012年虧損270萬元。
五是單方調增或調減往來賬項,使單位與單位(個人)之間,單位與上下級單位之間的往來對不上賬,形成債權或債務不實。如某系統有關單位相互之間往來不相符。如局機關賬反映應收下屬單位老企業留守管理處5.15萬元、下屬單位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管理所45萬元;而下屬單位賬未反映相應的往來款項。
六是往來賬借貸方余額與正常規律有悖,出現應收款項余額為貸方,應付款項余額為借方,不核實原因進行財務處理,不能真實反應資產負債情況。如某鄉2013年6月底余額應付款——教育經費為借方7.87萬元;而應收款袋裝香菇辦為貸方0.73萬元。
七是收回原支付的一筆款項,同時掛應收款項和應付款項,未正確處理往來款項。會計核算不準確,造成單位會計信息失真。如某鎮機關賬2012年底應收款及應付款同時掛工業園區財政所6萬元。
八是貨幣資金未能定期與銀行對賬,形成了長期未達賬款項掛賬,致使賬款不符。如某鎮財務賬的銀行存款與銀行對賬相差5元,該鎮財務將差額一直掛應收款。
針對以上現象,奉新縣審計局出具審計報告時,審計建議被審計單位應高度重視往來賬的管理、清理及核算;應按照財務制度等規定,完善有關內控制度,認真清理往來款項,切實做到應收盡收,應還盡還;應強化對掛賬的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要求將專項資金及時撥付,使專項資金早日發揮效益;杜絕“新官不理舊賬”及用往來調節利潤等現象,及時核實有關往來并進行財務處理等。
(作者單位:奉新縣審計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