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
(盛京銀行 太原支行,遼寧 沈陽 110006)
1997年,我國新頒《刑法)191條明確了“反洗錢罪”,2003年人民銀行總行發布了反洗錢工作的 《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人民幣大額和可疑支付報告管理辦法》、《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條例、法規,但在基層人行和商業銀行中的學習、貫徹、執行力度參差不齊,大部分僅停留在略知一二的層面上,銀行員工普遍缺乏反洗錢的意識和經驗,反洗錢意識淡薄。另一方面,缺乏對反洗錢工作的職業敏感性、警惕性,與反洗錢工作的要求差距很大,普遍存在上報大額交易信息多,沒有可疑信息、沒有分析報告的現象。
目前,洗錢手法和犯罪手段日漸更新,洗錢手段更加智能化、高科技化。而當前,我國的反洗錢由于處于剛起步的階段,尚未建立起健全、完善的、與商業銀行賬務核算系統、支付系統和《銀行賬戶管理系統》相對接的支付交易報告和監測系統。基層人民銀行還沒有相應的軟件用于分析監測,對大額支付交易和可疑支付交易,只能采用手工的方式進行統計、搜集,工作量大,效率低,差錯多,無法做到對大額、異常支付交易進行及時的監測、記錄、分析。
當前,基層銀行尚未成立專職的反洗錢機構和隊伍,大都沒有設立專門機構,也沒有配備專職人員,難以把反洗錢工作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另外,反洗錢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它是一個涉及到許多部門合作的系統工程,但從基層實踐來看,反洗錢工作僅是金融部門在“孤軍奮戰”,公安、司法、財政、商業、海關、稅務、工商、銀監、證監、保監等部門在信息收集、情報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尚未全面展開,尚未建立靈活迅捷、有序協作的單位信息資源共享機制,也就很難形成有效的合作機制。
目前,相當部分的反洗錢精英人才集中在人民銀行,大多數基層銀行的反洗錢崗位都是兼職人員,反洗錢業務研究少,加之我國金融機構信息共享系統建設滯后、犯罪分子異地跨行洗錢高科技化,僅憑基層銀行員工的主觀臆斷而不進行科學分析、準確判斷,是不能有效防止洗錢行為發生的。
由于缺少對基層銀行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大多數基層銀行及其員工對待反洗錢工作都持消極的態度。因為基層銀行大多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開展反洗錢工作往往會在短期內增加銀行的管理和運營成本,影響自身與客戶的關系,容易造成大量存款外流。所以基層銀行從其自身利益角度衡量,認為反洗錢工作對其是有害無益銀行,對待反洗錢工作的態度是否定的;而銀行員工因為其工資與績效掛鉤,所以為了拉更多存款對洗錢行為更是置之不理。
從提高從業人員的反洗錢知識、技能出發,來提高反洗錢工作的實際效果。要選拔一批既懂金融、外匯業務,又懂法律知識的人才充實到反洗錢隊伍,著重加強對這些人員的反洗錢專業知識培訓,盡快培養出一支有較高反洗錢水平的人員隊伍,盡快培養一批反洗錢具有專業技能的業務骨干,對可疑支付交易數據進行精確分析、準確判斷。而后以點帶面,豐富和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的反洗錢知識和技能,全面提升銀行業反洗錢工作水平。
通過開展相關法規的宣傳、舉辦專題講座、印發反洗錢資料等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形成正確的、積極的輿論導向。提高我國整體開展反洗錢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的認識,充分認識洗錢的危害及對銀行業務的影響,認識到自己在反洗錢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增強參加反洗錢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覺性。
一是,要運用科技手段,不斷改進反洗錢監測措施,統一開發出大額和可疑支付交易自動采集檢測系統,并實現與大額支付系統及各金融機構的賬務系統連接,真正落實實時網絡監控,增強反洗錢監測及時性和有效性。二是,建立和推行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支付交易監測、跟蹤、報告系統。通過將支付交易監測系統、銀行賬戶管理系統、現代化支付清算系統的“三位一體”化,實行對大額和可疑支付交易監測及報告的實時化,全面避免基層金融機構收集、統計、分析支付交易信息難以及手工操作隨意性大、差錯率高的弊病,便于反洗錢中及時發現問題,迅速采取行動,切實提高反洗錢的工作效率。三是,建立涉及銀行、證券、保險部門的反洗錢網絡,拓寬反洗錢工作輻射的行業范圍,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職能部門溝通和配合的聯動網絡,并利用網絡技術實現支付交易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工作。四是,搭建聯動平臺,構建信息共享機制。構建與工商、稅務、海關、外經貿和公安間的長期反洗錢協作機制,暢通聯系渠道,共享數據信息資源,形成部門監管合力。整合商業銀行和人民銀行內部信息資源,加強各業務環節的聯系和溝通,便于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其他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形成涵蓋事前、事中、事后連貫的監管體系,提高反洗錢工作效率。
具體而言,就是把反洗錢工作的開展進度和質量與基層銀行的經營業績及其員工的績效相掛鉤。一方面是激勵機制,完善具體獎勵措施,對于積極順利推進反洗錢工作的基層銀行和提供洗錢線索的員工給予精神與物質的雙重獎勵,此方面還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和模式;另一方面是約束機制,建立具體責任制度,對于消極對待反洗錢工作,給國家造成者損失甚至負面影響的,對基層銀行命其限期整改,對主要責任人及相關銀行職員給予通報批評甚至行政處分或并處罰金。
[1]孫玉剛.論新形勢下銀行業的反洗錢工作[J].武漢金融,2007(3).
[2]王洪斌.關于我國反洗錢工作中存在問題的研究[J].時代經貿,2007(5).
[3]葉周,鐘煥煥.基層銀行反洗錢工作剖析[J].企業經濟,2008(1).
[4]劉昌倫.基層銀行反洗錢效能應如何發揮[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9(16).
[5]周道一.銀行反洗錢控制與管理[J].現代商業,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