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航英 吳佑年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法、數理統計等方法,對湖北文理學院愛好網球運動的學生和體育專業網球專項學生的運動損傷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網球運動損傷的主要部位是肩、肘、踝關節等,損傷的類型主要是肌肉拉傷、扭傷、網球肘等,因此在高校網球教學中,應加強運動損傷的防治教育,提高大學生對運動損傷的危害、發生原因、預防措施的認識,從而有效的減少運動損傷,提高訓練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大學生;網球運動;運動損傷
網球運動是一項具有高雅運動屬性、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適應人們達到健康需求、追求時尚的一項運動項目。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同時,網球運動的發展速度也很快。隨著網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了網球運動,尤其在高等院校中,出現了“網球熱”的勢頭。目前,許多高校都相繼修建了網球場,開設了網球選修及專項課程,推動了網球運動在高校的開展。但這項運動對參與者身體素質和技術動作方面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學生在享受網球運動的同時,也承受著運動損傷帶來的煩惱,如肌肉拉傷、扭傷、網球肘等。受傷不僅影響到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也會加重學生對網球學習的心理負擔,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文通過調查我校學生從事網球運動中受傷的基本特征,分析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提出積極的預防措施,為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湖北文理學院網球愛好者和網球專項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資料室、互聯網等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真實可信的資料來源。
1.2.2 問卷調查法
嚴格按照問卷調查設計原則設計問卷,并對問卷的效度和信度進行檢驗。對湖北文理學院網球專項學生及其他專業網球愛好進行調查,發放問卷570份,收回有效答卷531份,回收率為93.1%。
1.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所得數據,用EXCEL進行統計分析,確保統計的準確性和研究的科學性。
2 研究結果及分析
2.1 損傷的特點分析
對我校531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其中因網球運動發生損傷的有101人,占總人數的19.02%,在損傷的人數當中,女生39人,占損傷人數的38.61%;男生62人,占損傷人數的61.39%。通過訪談發現,網球運動損傷具有如下特點:一是,損傷的部位與技術掌握程度有著密切關系。二是,多數是因局部壓迫導致,且慢性損傷多,急性損傷少;輕度損傷多,嚴重損傷少。三是,網球運動損傷與網球場地、器材、用品等有著一定的關系,但很少有同學留意這方面的知識。四是,運動損傷與個人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都有一定的關系。五是,了解網球運動損傷的相關預防措施及對策的同學很少,很多同學對慢性損傷置之不理,不采取任何處理措施。六是,課上受傷少,課下受傷多。本次調查沒有發現嚴重損傷的案例,許多學生只是身體局部產生疼痛,但會造成一些心理上的負面影響,以致影響他們對網球運動的熱情和興趣,甚至影響對技術的學習和掌握。
2.2 常見的損傷部位及主要類型
常見的損傷部位有踝關節扭傷、膝關節損傷、大腿和小腿肌肉拉傷、手腕扭傷、肘關節損傷和肩、背、頸部損傷等,見表1。
表1
主要類型為:關節韌帶扭傷、肌肉拉傷、軟組織挫傷、膝關節臏骨勞損、滑囊炎、半月板損傷與關節脫臼等。其中關節韌帶拉傷占25%、肌肉拉傷占21.67%、關節脫臼占3.33%、其它損傷占6.67%。網球專項學生的運動損傷中,除了關節韌帶扭傷居多外,肩、肘關節拉傷、膝關節勞損和踝關節扭傷現象比較突出。
2.3 損傷的原因分析
通過對網球運動損傷現象的調查,發現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有:
2.3.1 準備活動不充分
準備活動是各項運動開始之前必須進行的肌肉運動,可調動各器官的功能,以適應劇烈運動的需要。網球運動的準備活動包括兩種:一種是一般性的準備活動,包括走、跑等的徒手操內容;第二種是專門的準備活動,在網球場或網球墻上正、反手抽球及發球等技術動作進行練習,力量由小到大。進行熱身的順序應該先做一般準備活動,再做專門準備活動。熱身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另外,準備活動的時間、運動量要與正式訓練或比賽的具體情況相適應。
2.3.2 環境、場地、器材不適
通常情況下網球運動中,運動員要在球場上不斷的來回折返,如因天氣不佳導致地面太滑,就很容易跌倒受傷。如網球場的場地設計的太硬,地面對個人下肢關節的反作用力越強,踝、膝關節的負擔就會加重,就更容易造成下肢關節的慢性損傷。個人選擇器材的時候,不順手的球拍、球鞋和其他用品也是造成損失的因素。球拍、球鞋不適,會造成手與球拍、腳與球鞋之間的摩擦加大,出現損傷。而在實際訓練中,很多同學會忽略這些因素。
2.3.3 技術動作錯誤
對于初學者而言,錯誤的技術動作往往會給身體的部分器官加重負荷,當超出了身體的承受范圍,就會出現損傷。因此,應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習規范的網球動作,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擊球技術。不僅對提高技術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技術動作錯誤而引起的運動損傷。
2.3.4 身體素質差
現代網球運動要求運動員有較高的身體訓練水平,才能掌握高難度的網球技術。隨著練習者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擊球的力量、速度、幅度都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如自身的身體素質無法達到,并且對身體素質的練習重視不夠,使得身體素質的提高落后于技術的提高,則較容易發生運動損傷。
2.3.5 心理素質欠佳
睡眠不足或休息不好,或者是傷病初愈階段,以及在過度疲勞的情況下參加劇烈的網球運動,就可能因肌肉力量弱、反應較遲鈍、注意力沒法高度集中、身體協調性較差而導致損傷。心理狀態與運動損傷的發生也有密切關系,比如心情不順暢,導致訓練缺乏積極性,情緒暴躁,思想不集中等,都容易導致動作失常而引起損傷。
2.3.6 局部負擔過重
在運動中,不同的關節部位能夠在一定的限度內承受不同的力量和負荷,一旦超出承受范圍,就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損傷。網球訓練過程中經常要求練習者對單個動作進行重復訓練。一旦訓練時間過長,動作重復次數過多,就會使得局部負荷過重,局部肌肉強烈收縮或過度拉長而超出負荷,便會造成肌肉拉傷或者斷裂,形成“勞損”。
另外,打球過程中,運動員始終要保持身體前傾和膝關節半屈狀態,以便隨時發起進攻或進行防守。因此,往往容易造成局部肌肉始終處于緊張狀態,導致腰部、膝關節發生勞損。
2.3.7 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運動損傷相關知識不夠了解
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尤其是非網球專項)同學對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知之甚少,都沒能充分認識到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相應的恢復措施。在發生輕微的損傷后,對慢性損傷置之不理,不采取任何處理措施而是繼續訓煉。同時,也有一部分同學在生理狀態不佳、疲勞、光線不足、以及溫度過高等情況下仍然堅持訓練,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運動損傷。
3 網球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學生在享受網球這項優雅運動的同時,也承受著運動損傷帶來的煩惱。運動損傷不僅影響到正常學習進度,也會加重學生對網球學習的心理負擔,不利于學生技術的提高和老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事實證明網球運動損傷的出現,多數是由于訓練者缺乏相關運動知識、動作不規范、自身或者教員經驗不足(缺乏防護意識)造成的。如能注意總結經驗,提高防護意識,就能夠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3.1 掌握正確的網球技術
網球是一門對動作技術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因此,練習者在訓練中都應該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以規范動作為基礎,以正確的技術訓練為核心,循序漸進地掌握網球基本技能。在練習技術動作時,必須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先學習分解動作,再進行連貫動作練習;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順序,這樣就能有效地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3.2 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及運動量
準備活動是各項運動開始之前必不可少的部分,可調動各器官的功能,以適應劇烈運動的需要。進行熱身的順序應該先做一般準備活動,再做專門準備活動。熱身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另外,準備活動安排的時間、運動量要與正式訓練或比賽的具體情況相適應。
3.3 選擇合適的運動裝備和器材
選擇合適的球拍、球鞋。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身體條件來選擇球拍和球鞋,不能一味的攀比。
3.4 全面提高身心素質
網球運動要求練習者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因為身體素質包括了力量、速度、靈敏度、柔韌性等,直接影響了運動員在網球運動中的水平發揮,與運動損傷也有密切聯系。同時,心理因素也對運動損傷的出現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人的心理動態會直接影響人的行為動作。因此通過適當的心理訓練可以有意識地幫助運動員控制因不良情緒而導致的動作失常現象的發生,從而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3.5 加強醫務監督工作
醫務監督是運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網球專業教師在教學及訓練中,必須充分認識到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預防的重要性及有效的預防措施,并向學習者反復強調,不斷加強其自我保護意識。
4 結語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研究表明,網球運動損傷以關節損傷和肌肉拉傷為主,多集中在踝關節、膝關節、肘關節和肩、背、頸等部位,以輕度、慢性損傷為主,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技術動作不規范以及局部負擔過重。因此訓練者應該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規范技術動作,加強運動損傷的原因、預防措施的學習,要避免局部負擔過重引起的運動損傷。此外,還要全面提高運動員的身心素質,加強力量和柔韌性的訓練,重視相關運動知識的學習,為全面提高練習者的網球水平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姚志翔.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95-109.
[2]楊錫讓.實用運動生理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184-214.
[3]孫鵬.網球運動中的損傷與預防[J].遼寧體育科技,2005(10):17-18.
[4]鮑勤.網球運動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防治[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2):20-21.
[責任編輯:謝慶云]
2.3.6 局部負擔過重
在運動中,不同的關節部位能夠在一定的限度內承受不同的力量和負荷,一旦超出承受范圍,就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損傷。網球訓練過程中經常要求練習者對單個動作進行重復訓練。一旦訓練時間過長,動作重復次數過多,就會使得局部負荷過重,局部肌肉強烈收縮或過度拉長而超出負荷,便會造成肌肉拉傷或者斷裂,形成“勞損”。
另外,打球過程中,運動員始終要保持身體前傾和膝關節半屈狀態,以便隨時發起進攻或進行防守。因此,往往容易造成局部肌肉始終處于緊張狀態,導致腰部、膝關節發生勞損。
2.3.7 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運動損傷相關知識不夠了解
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尤其是非網球專項)同學對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知之甚少,都沒能充分認識到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相應的恢復措施。在發生輕微的損傷后,對慢性損傷置之不理,不采取任何處理措施而是繼續訓煉。同時,也有一部分同學在生理狀態不佳、疲勞、光線不足、以及溫度過高等情況下仍然堅持訓練,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運動損傷。
3 網球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學生在享受網球這項優雅運動的同時,也承受著運動損傷帶來的煩惱。運動損傷不僅影響到正常學習進度,也會加重學生對網球學習的心理負擔,不利于學生技術的提高和老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事實證明網球運動損傷的出現,多數是由于訓練者缺乏相關運動知識、動作不規范、自身或者教員經驗不足(缺乏防護意識)造成的。如能注意總結經驗,提高防護意識,就能夠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3.1 掌握正確的網球技術
網球是一門對動作技術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因此,練習者在訓練中都應該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以規范動作為基礎,以正確的技術訓練為核心,循序漸進地掌握網球基本技能。在練習技術動作時,必須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先學習分解動作,再進行連貫動作練習;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順序,這樣就能有效地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3.2 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及運動量
準備活動是各項運動開始之前必不可少的部分,可調動各器官的功能,以適應劇烈運動的需要。進行熱身的順序應該先做一般準備活動,再做專門準備活動。熱身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另外,準備活動安排的時間、運動量要與正式訓練或比賽的具體情況相適應。
3.3 選擇合適的運動裝備和器材
選擇合適的球拍、球鞋。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身體條件來選擇球拍和球鞋,不能一味的攀比。
3.4 全面提高身心素質
網球運動要求練習者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因為身體素質包括了力量、速度、靈敏度、柔韌性等,直接影響了運動員在網球運動中的水平發揮,與運動損傷也有密切聯系。同時,心理因素也對運動損傷的出現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人的心理動態會直接影響人的行為動作。因此通過適當的心理訓練可以有意識地幫助運動員控制因不良情緒而導致的動作失常現象的發生,從而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3.5 加強醫務監督工作
醫務監督是運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網球專業教師在教學及訓練中,必須充分認識到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預防的重要性及有效的預防措施,并向學習者反復強調,不斷加強其自我保護意識。
4 結語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研究表明,網球運動損傷以關節損傷和肌肉拉傷為主,多集中在踝關節、膝關節、肘關節和肩、背、頸等部位,以輕度、慢性損傷為主,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技術動作不規范以及局部負擔過重。因此訓練者應該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規范技術動作,加強運動損傷的原因、預防措施的學習,要避免局部負擔過重引起的運動損傷。此外,還要全面提高運動員的身心素質,加強力量和柔韌性的訓練,重視相關運動知識的學習,為全面提高練習者的網球水平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姚志翔.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95-109.
[2]楊錫讓.實用運動生理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184-214.
[3]孫鵬.網球運動中的損傷與預防[J].遼寧體育科技,2005(10):17-18.
[4]鮑勤.網球運動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防治[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2):20-21.
[責任編輯:謝慶云]
2.3.6 局部負擔過重
在運動中,不同的關節部位能夠在一定的限度內承受不同的力量和負荷,一旦超出承受范圍,就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損傷。網球訓練過程中經常要求練習者對單個動作進行重復訓練。一旦訓練時間過長,動作重復次數過多,就會使得局部負荷過重,局部肌肉強烈收縮或過度拉長而超出負荷,便會造成肌肉拉傷或者斷裂,形成“勞損”。
另外,打球過程中,運動員始終要保持身體前傾和膝關節半屈狀態,以便隨時發起進攻或進行防守。因此,往往容易造成局部肌肉始終處于緊張狀態,導致腰部、膝關節發生勞損。
2.3.7 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運動損傷相關知識不夠了解
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尤其是非網球專項)同學對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知之甚少,都沒能充分認識到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相應的恢復措施。在發生輕微的損傷后,對慢性損傷置之不理,不采取任何處理措施而是繼續訓煉。同時,也有一部分同學在生理狀態不佳、疲勞、光線不足、以及溫度過高等情況下仍然堅持訓練,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運動損傷。
3 網球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學生在享受網球這項優雅運動的同時,也承受著運動損傷帶來的煩惱。運動損傷不僅影響到正常學習進度,也會加重學生對網球學習的心理負擔,不利于學生技術的提高和老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事實證明網球運動損傷的出現,多數是由于訓練者缺乏相關運動知識、動作不規范、自身或者教員經驗不足(缺乏防護意識)造成的。如能注意總結經驗,提高防護意識,就能夠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3.1 掌握正確的網球技術
網球是一門對動作技術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因此,練習者在訓練中都應該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以規范動作為基礎,以正確的技術訓練為核心,循序漸進地掌握網球基本技能。在練習技術動作時,必須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先學習分解動作,再進行連貫動作練習;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順序,這樣就能有效地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3.2 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及運動量
準備活動是各項運動開始之前必不可少的部分,可調動各器官的功能,以適應劇烈運動的需要。進行熱身的順序應該先做一般準備活動,再做專門準備活動。熱身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另外,準備活動安排的時間、運動量要與正式訓練或比賽的具體情況相適應。
3.3 選擇合適的運動裝備和器材
選擇合適的球拍、球鞋。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身體條件來選擇球拍和球鞋,不能一味的攀比。
3.4 全面提高身心素質
網球運動要求練習者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因為身體素質包括了力量、速度、靈敏度、柔韌性等,直接影響了運動員在網球運動中的水平發揮,與運動損傷也有密切聯系。同時,心理因素也對運動損傷的出現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人的心理動態會直接影響人的行為動作。因此通過適當的心理訓練可以有意識地幫助運動員控制因不良情緒而導致的動作失常現象的發生,從而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3.5 加強醫務監督工作
醫務監督是運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網球專業教師在教學及訓練中,必須充分認識到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預防的重要性及有效的預防措施,并向學習者反復強調,不斷加強其自我保護意識。
4 結語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研究表明,網球運動損傷以關節損傷和肌肉拉傷為主,多集中在踝關節、膝關節、肘關節和肩、背、頸等部位,以輕度、慢性損傷為主,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技術動作不規范以及局部負擔過重。因此訓練者應該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規范技術動作,加強運動損傷的原因、預防措施的學習,要避免局部負擔過重引起的運動損傷。此外,還要全面提高運動員的身心素質,加強力量和柔韌性的訓練,重視相關運動知識的學習,為全面提高練習者的網球水平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姚志翔.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95-109.
[2]楊錫讓.實用運動生理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184-214.
[3]孫鵬.網球運動中的損傷與預防[J].遼寧體育科技,2005(10):17-18.
[4]鮑勤.網球運動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防治[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2):20-21.
[責任編輯:謝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