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伊始,房地產行業中高端職位放量在與能源環保、消費品等行業對比中顯著,同期增長20%。從招聘的職位、區域、規模等多方綜合研究發現,雖然房企對新一輪的調控政策行業普遍心存收縮預期,但從實際的戰略布局看,企業擴張的腳步并未減慢,相反與不同的管控模式、不同的戰略重心、不同的角色定位相映襯,他們加快步伐,搶占先機。
我們抽樣監測的數據發現,2014年初房企招聘的職位中有30%以上的職位是財務、融資相關崗位,如成本總監、投融資總監、CFO、地產基金經理等。同時,據《東方慧博2013年房地產行業薪酬調研》的數據結果顯示:CFO的薪酬水平均值增幅為27%,遠超過平均13%的薪酬增幅,成為最為熱門的職位。
繼招商地產、萬科、金地于2012年成功赴港借殼上市后,萬達和綠地也分別于2013年完成赴港借殼上市,此外,越秀集團控股香港創興銀行、綠地集團控股盤錦商業銀行、萬科控股徽商銀行等一系列的事件可以看出,房地產企業與銀行的深度融合將成行業發展大趨勢,不僅是擴充企業融資的立體化方式,更能完善社區產品的金融配套,同時還可以撬動地產金融,如一些商業地產證券化產品。
經歷了2013年度房價暴漲之后,隨著新一輪行政調控政策發揮作用、“十二五”規劃中關于城鎮化發展的導向,剛需類住宅項目逐漸去商品化,商品房項目則朝向改善性需求、高端化發展且將成為2014年推動市場繼續上行的最重要動力。伴隨著房企向生活服務、城市服務等角色的轉變,商業產品逐漸成為住宅配套、城市必備。
在招聘市場中,規劃設計、建筑設計等崗位的需求量占比17%,遠超其他專業工程師職位。商業類職位需求量占比14%,尤其是招商經理、商業綜合運營總成為急需。
從區域擴展上看,龍頭企業海外布局、多產業化發展;中型企業三四線擴展,全國化布局;小型、區域性企業邁進北上廣深,追求更廣的區域影響力。
2013年萬科、綠地、中海、富力等逾六家房企布局海外業務。對于海外業務所需的精英人才,國內獵頭公司鮮有接單,一些房企采用了高管海外游學的方式親自到海外市場招募,可見此類人才的稀缺。
在新增職位需求中,以項目總、各地城市總為代表的綜合運營管理類占比14%。2013年,一線以及部分沿海二三線城市,市場景氣度較高,內地多數三四線城市開工增多且成交量顯著。隨著跨區域發展逐漸深化,區域擴張的模式從總部對單點城市向總部對不同區域輻射的方式發展,比如保利“3+3+2”的不同體量級城市群模式。
從區域發展中的團隊配置看,與企業區域布局整體實力相關,一般是房企總部外派高層甚至是專業團隊進行集中的攻堅,如營銷團隊,還會有從相近的城市群區域調派專業技術人員支持輻射范圍內的下級城市的案例出現。
伴隨中國房地產行業不同發展階段,行業人才市場一直處于“結構短缺”+“相對充足”的循環狀態。目前,房地產企業對人才能力、價值的評估標準也從是否有“項目經驗”提高到是否有“完整的項目經歷”。此外,多業態、多單元的運營模式趨勢使得復合型人才成為房地產行業稀缺。但鑒于此類人才復雜和長期成長過程,除了“跨業態人才”的內部培養外,高薪聘用“成熟人才”依然是解決目前企業發展需要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