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楚茂
摘 要:建筑材料的質量好壞與整個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聯系緊密,所有參與建設與使用的人員其生命財產安全也與之息息相關。本文結合筆者多年來的工作經驗,首先闡述建筑材料應用范圍及質量檢測發展,基于對常用建筑材料造成質量影響的若干因素,分析建筑材料質量控制與檢測手段,僅作參考。
關鍵詞:建筑材料;試驗檢測;影響因素;質量控制
我國建筑市場在近幾年中發展極快,很多投機分子在施工中使用劣質建筑材料導致“豆腐渣”工程現象屢出不鮮,于大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提高建筑材料的試驗檢測水平和強化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力度是必要,它將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方面發揮十分關鍵的作用。
1 建筑材料應用范圍及質量檢測發展
《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將我國建筑材料分為兩大類,即主體材料和裝飾材料。主體材料主要是指被應用于建筑物主體結構的工程材料,裝飾材料則主要指被應用于建筑物裝飾、裝修的工程材料。通常,主體材料包括水泥、水泥制品、磚瓦、混凝土、預制混凝土構件、砌塊、摻合工業廢渣的拌合材料、墻體保溫材料等,而裝飾材料則包括花崗巖、陶瓷飾面材料、石膏制品、吊頂材料、粉刷材料和其他飾面材料等。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質量管理常常以承包單位自行管理為主。自上世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針對深入強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監督工作,以質量監督站為主體的施工質量監管體制逐步成型。起初有關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工作以手工填表、人工統計和文件柜存放等形式來完成,技術人員需輔以計算、判斷、謄寫和統計,工作量大且難度不小,再加上檢測技術手段落后,工作效率始終滯后,管理工作也難以達到規范要求。
近些年來,部分建筑工程于施工質量檢測管理程序開發與推廣實現了突破性進展,諸多質量檢測部門已完全擺脫全手動化的檢測程序。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廣泛研發有關建筑材料質量檢測信息的統計系統,從檢測業務和質量管理兩個方面入手,提升質量檢測部門自身的檢測技術和管理水平,從而滿足當前建筑工程于工程材料質量管理的實際需求。
2 常用建筑材料影響質量的若干因素
(1)施工階段對建筑材料材料無計劃,現場堆放不規范、無標識,存放管理不當,未采取相應的保溫防腐措施導致材料性能受損;
(2)建筑材料質量檢測不及時或發生疏忽漏檢情況,造成質量不合格材料投入施工使用,為工程質量埋下安全質量隱患;
(3)鋼筋焊接(或綁扎)工藝技術水平低下,未經質檢通過就直接投入施工,鋼筋構件性能不達設計標準勢必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4)半成品材料或構件(如預制梁板構件和混凝土砌塊等)未達到強度齡期,未經質檢通過就直接投入施工,同樣也會為工程施工質量埋下安全質量隱患。
3 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的程序和方法
3.1 進場檢測及檢測項目確定
建筑工程施工所需材料的品種非常多,均需完成進場檢測這一關。建筑材料試驗檢測程序要符合國家或相關行業部門作出的明文規定及要求,如混凝土用水泥,應按照不同批次檢測安定性、強度性能和細度等等。
3.2 抽取試樣
建筑材料質量檢測首先要抽取試樣,不同批次的建筑材料應隨即抽取規定比例的材料樣品,抽取試樣的部位和方法嚴格按照規范規定的內容進行。由于抽取試驗的比例與之檢測試驗結果的精確度緊密聯系,如抽取試驗的比例偏低或抽樣部位偏差都將造成檢測試驗的誤差增大,甚至于出現試驗結果與實際情況截然相反的狀況。抽取試樣于建筑材料質量檢測工作非常關鍵,這也是建筑工程材料質量檢測工作中比較常見的問題,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
3.3 環境溫度和濕度的控制
建筑材料所處環境的溫度和濕度于其性能聯系甚密。因此,需要為建筑材料營造一個適合材料保管和養護的環境。在標準環境下對建筑材料進行養護,試驗檢測的環境有關規范已經給出了明文的規定及要求,只有嚴格遵守,得出的試驗結果才是有效的。如彈性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BS),它對所處環境的溫度非常敏感,拉伸試驗應該控制室溫在23℃±2℃。以同母體彈性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AS)抽取九組試樣作抗拉伸試驗,九組試樣可平均分為三大組,并按照5℃一個溫差等級分別作抗拉伸試驗,試驗完成后分別計算三大組中共計九組試樣的抗拉伸強度平均值,從試驗結果中我們發現28℃環境下試樣的抗拉伸強度平均值比在23℃環境下低2.8%,18℃環境下試樣的抗拉伸強度平均值比在23℃環境下低3.5%。分析此試驗結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環境溫度和濕度對建筑材料性能的影響,所以環境溫度和濕度于建筑材料質量的控制至為關鍵。
3.4 試驗誤差判別
建筑材料質量檢測試驗的方法要嚴格遵照規范及標準規定進行。部分單位在鋼筋拉伸試驗中試件剛出現頸縮現象就統計試驗結果,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試驗結果出現較大誤差在所難免,屬于一種人為造成的錯誤。鋼筋試件未拉斷,檢測鋼筋的伸長率較之正確試驗做法得出的結果要偏低一些,其實質是背離規范及標準要求的,在現場施工當中一律禁止(鋼筋焊接件不需試驗檢測其伸長率,可以在鋼筋試件出現頸縮現象時停止試驗,統計結果)。建筑材料質量檢測一定要保證精確度,盡量規避一些人為造成的誤差或錯誤。
3.5 試驗結果統計及處理
基于種種原因,抽取的同一組試樣在試驗中得到的結果離散性有時也可能會比較大。為了確保試驗結果的精確度,必須要規定一些主要建筑材料質量檢測試驗結果的數據取舍要求,如有關水泥砂漿的抗折試驗,同組試樣檢測強度中部分超出評價水平±106,該數據就應該剔除,剩下試驗數據可作為有意義的抗折強度試驗結果。如果同一組試樣試驗結果都超出±106,該試驗應重新進行。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構件抗壓試驗和水泥砂漿試驗對于檢測結果的取舍有所差別,各自應用規定的取舍辦法,杜絕簡單處理數據,在計算試驗數據中需嚴格遵照《GB/T8170-2008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計算結果的尾數需以四舍五入單雙法進位。另外,試驗結果有時候會出現整體要高于或低于預期結果,同一組試件通過試驗取得結果相差懸殊,或者是同一試件試驗所得各項性能指標出現矛盾,這些都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原因和及時復試。
4 主要建筑材料的檢測與質量控制
我們都知道,建筑工程項目材料費要占去很大一部分比例(一般為30~60%),如何做好主要建筑材料的檢測與質量控制工作將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工程質量。筆者根據多年來從事相關材料檢測工作的經驗,針對主要建筑材料的質量檢測與控制歸納如下措施:
(1)按照實際施工進度需求,合理計劃各類建材的采購和進場,根據現場特點布置材料堆放場地,安設明顯的標識牌,材料按不同型號、規格分類堆放,并做好防雨、防曬、防潮和保溫等措施。及時做好相關材料檢測的準備工作,僅允許通過質量檢測的檢測投入施工。如水泥存放時間過長(一般以三個月為限)導致強度降低20%以上的需謹慎檢測。
(2)根據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的相關規范及要求,對于已經進場的檢測采取見證取樣的制度,僅具有材料出廠合格證的材料可予以檢測,否則清理出場,這也是保障我國建材市場秩序和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工作公正、科學和權威的必要環節。2005年9月18日我國發布《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中明文規定:“質量檢測試樣的取樣應當嚴格執行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和國家有關規定,在建設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監督下現場取樣。提供質量檢測試樣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對試樣的真實性負責。見證取樣檢測的檢測報告中應當注明見證人單位及姓名。”由此可見,加強建筑工程材料質量檢測見證取樣制度的普及是至為重要的,也是保證建筑工程施工階段建筑材料全過程受控的關鍵。
(3)根據我國現行的材料檢測標準及規程對送檢的檢測材料進行嚴格檢測,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質量檢測工作要堅持科學性、公正性,且不受到任何行政因素的干擾。有關質量檢測的監督部門要身體力行,不參與任何有損檢測結果公正性的活動,讓事實說話,保證通過見證取樣后送檢的建筑材料試驗檢測的結果能夠真實反映出工程和材料的質量。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建筑材料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原材料,追根溯源,其質量好壞將直接與建筑工程的質量掛鉤。當前,我國建筑市場秩序混亂、仍待完善,建筑材料檢測與質量控制工作作為努力營造和諧建筑市場的一個重要內容應該極力強化。筆者撰寫此文旨在警示,如有遺誤,請多指正。
參考文獻
[1]傅海艷.對建筑材料的檢測與試驗注意環節的探討[J].中國城市經濟,2011,(17).
[2]吳山.常用建筑材料的取樣及檢測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12).
[3]范玉鳳.建筑材料的質量檢測與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4).
[4]張一佳.淺談建材質量檢測及控制措施[J].建材發展導向,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