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穎
摘 要:教育部16號文件中積極鼓勵高職院校建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高職院校通過建立校內旅行社實體開展旅游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活動,已經取得良好的效果。2013年,新《旅游法》頒布實施引起中國旅游業和旅游市場巨大變革,依托旅游市場的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也面臨著發展的“拐點”。客觀分析高職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建設現狀、面臨的挑戰,有針對性地尋找行之有效的發展對策。抓住新《旅游法》實施契機,推動高職旅游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更好的建設實施。
關鍵詞:新旅游法;高職;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旅行社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0-0219-03
2006年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要求:“高等職業院校要按照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積極探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根據這一文件精神,很多高職院校的旅游專業紛紛建立校內旅行社實訓基地。作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這類校內旅行社都具有一定生產能力,按照旅行社企業經營市場規律開展業務活動。2013年10月1日,備受關注的新《旅游法》正式實施,引發整個旅游行業大洗牌,國內旅游市場發展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新形勢下,為了保證學生實訓的實踐性、應用性和職業性,依托旅游市場的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也面臨著發展的“拐點”。
一、高職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建設現狀
高職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是一種“模擬”公司。它遵循旅行社日常經營活動特征建立起與旅行社實際工作狀態相似的職能崗位。根據學生意愿和特長將其劃分到各個崗位,按照職業崗位工作過程指導學生實訓,再現旅行社真實業務活動流程。取得經營效果的同時讓學生逐漸熟練旅行社操作業務。
(一)經營管理模式多種多樣
目前,已建立的高職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主要以校企合作為主。
一類是校園旅行社。學校與合作旅行社建立的一種模擬的、具有實質功能的實訓基地。這種實訓基地高度仿真,主要為日常實踐教學場地所用。同時,根據合作旅行社需要不定期開展實際運營業務,包括產品設計、市場銷售、計劃調度、導游服務和團隊核算等。為旅游專業師生創造一個社會實踐環境和實訓實習基地。
一類是旅行社分社。學校與當地大型旅行社企業合作組建該旅行社分社。這類實訓基地需要學校校址相對優越,保證旅行社分社在校內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并繳納一定數量的質量保證金。經營范圍不得超出設立分社的旅行社的經營范圍。企業委派工作人員保證旅行社分社日常運營,與校方共同經營管理。學生以輪崗制、小組制或集中實訓等方式參與業務工作。基地同時能夠滿足進行專業技能課程中的實踐教學。
一類是旅行社服務網點。學校與當地大型旅行社合作,作為該旅行社的一個服務網點。這類實訓基地需要學校校址優越,服務網點毗鄰所在社區,無需繳納質量保證金,專門負責合作旅行社對外招徠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詢,不能進行旅行社操作業務。企業委派工作人員負責旅游產品知識和門市接待技巧的培訓,校方承擔日常管理。學生經培訓合格后在服務網點進行輪崗制接待服務。基地同時能夠滿足進行專業技能課程中的實踐教學。
另外,還有一些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完全由學校出資組建,擁有獨立法人資質。學校委派專人負責旅行社經營管理,學生在專業教師指導下參與旅行社業務操作和日常運營。
(二)實踐教學應用不可或缺
無論是哪種經營模式下的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都在專業教學領域內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不可替代。實訓基地可以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工作崗位。學生在各自的崗位獨立或合作完成某項任務,在工作過程中熟悉旅行社業務操作流程,實際應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內化專業理論知識,獲得自我能力提升。同時,實訓基地還可以為專業教師提供真實的實踐教學場所。教學內容不再照本宣科,而是用真實的教學案例和全真的實訓方案指導專業實踐課程有序進行。旅游專業學生在旅行社實習就業期間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少實際操作經驗。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的建立和運行充分利用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最大程度地創造實踐條件,強化學生的業務操作技能。
二、新旅游法實施后實訓基地面臨的考驗
新《旅游法》的頒布標志著中國旅游業正式進入有法可依的歷史階段。新旅游法第35條針對購物和自費項目的限制條款,以及消費者購物退貨的救濟條款,在一定程度上將國內旅行社專研多年研發出來的盈利模式打破,對旅行社行業而言是個致命傷。遵循市場規律的高職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受新法規影響,發展道路同樣面臨嚴峻挑戰。
(一)原有市場結構被打破
高職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面向的消費群體與傳統旅行社不同。依靠地緣優勢,校內旅行社市場結構比較特殊。目標市場中一部分為所在地高校學生。大學生具有一定經濟支配權利,有相對的閑暇時間,具有強烈的冒險精神。近幾年成為旅游市場重要的新生力量。但是,大學生缺少穩定、獨立的經濟收入,所以購買旅游產品時多半選擇最便宜最劃算的旅游目的地線路。旅游目的地相同的情況下會選擇價位較低的產品類型。新旅游法頒布后,最直接的變化就是原有旅游產品均價格上調,學生實際購買能力減弱。另一部分市場是教師和院校團體。教師收入較高,旅游時間固定,單位團體出游幾率高且穩定。購買旅游產品時注重品質,大多會選擇餐飲和住宿標準較高的產品。所以,這類市場通常是校內旅行社重要客戶群和主要收入來源。伴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和新《旅游法》出臺,單位團沒有了,校內旅行社目標市場份額嚴重縮水。
(二)企業化經營面臨沖擊
高職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建設初衷在于完善教學體系,輔助實踐教學,循序漸進培養學生職業意識和動手能力。為了達到實踐教學目標,實訓基地以多種形式建立實體,開展企業化運營活動。以院校獨資設立的旅行社為例,企業員工為專業教師兼任,對外業務開展較少,企業規模較小。給予實踐教學的支持本來就有限。新旅游法第七十一條明確了組團社和地接社的違約和賠償責任。對規模較小的校內旅行社來說,沒有產品開發能力、缺少經驗豐富的業務能手、沒有足夠的墊付資金,企業經營面臨危機。而校企合作性質的校內旅行社實訓基地也面臨著合作企業因行業變革無暇顧及校內旅行社的運營管理,院方只能坐等觀望。
(三)實踐教學活動受到阻礙
以往,依靠地緣和價格優勢,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收到客源后,學生有機會參與訂單業務操作或以該業務為原型設立教學項目,履行崗位工作流程開展實踐教學活動。訂單采購完成后,可以選派學生承擔全程導游服務工作。學生通過對訂單的反復操作,熟悉、強化包括產品設計、市場銷售、計劃調度、導游服務和團隊核算等在內的一系列崗位工作技能。達到良好的實踐教學目標。但新旅游法明確規定了旅行社經營和導游人員從業的各項規范。實訓基地的價格優勢沒有了,業務量明顯下降。實訓基地利用產品的成功銷售為學生創造實戰業務操作的機會減少。受導游從業資格限制,學生帶團頻率降低。實踐能力很難得到提升。實踐教學效果得不到保證。
三、高職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發展對策
新旅游法的根本點在于讓旅行社之間的競爭回歸到旅游產品本身。新旅游法出臺后,旅行社之間展開了服務競爭,專業化競爭。很多旅行社特別是一些實力較強的旅行社更加注重品牌塑造和創新經營。長遠來看,日漸規范化的旅游市場,有利于高職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的發展。順應行業新規實施的新形勢,尋求自身變革,高職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也可以走出一片新天地。
(一)優化校企合作經營模式
新《旅游法》為旅行社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營造出良好的法律環境,促進中國旅行社轉型升級和增長方式的轉變。高職旅游專業學生必須適應旅行社專業程度提升后人才需求變化。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培養旅游專業人才。
首先,合作企業的選擇至關重要。《旅行社條例》中規定旅行社分社的設立不受地域限制,設立流程為備案制。所以,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身定位,在全國范圍內選擇具有現代化經營理念,實力強大的旅行社深度合作。其次,在合作項目中,企業通過輸送技術、師資和企業文化推動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建設。學生在校內就可以方便、及時、連續、顯效地進行崗位技能操作訓練,實踐教學活動成果顯著。同時,向“大社”靠攏,可以學習到先進的經營理念,減少實訓基地自身運營成本,規避風險。
(二)扮演旅游新業態研發角色
新《旅游法》頒布施行之后,傳統旅游產品的生存空間變小,越來越多的旅行社通過不斷開發新產品,不斷挖掘和豐富旅游產品的品質來參與市場競爭。高校的科研氛圍正迎合旅行社新產品研發需求,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是支撐這一專業研究的重要載體。
面對國內旅游消費需求的快速上升,消費理念的日趨成熟尤其是新《旅游法》推動下,旅行社簡單地拆分出售機票和酒店資源不能滿足旅游新業態的多樣化和特色化。實訓基地可以發揮自身環境和科研優勢,貫徹“智慧旅游”政策,聯手合作旅行社,促進旅游新業態孵化。如,測試運行旅游O2O(online to offline)平臺,借助互聯網、便攜式終端上網設備,滿足旅游消費者信息查詢、產品預訂及服務評價。關注與游客網絡實時互動,主動感知旅游相關信息。成為旅行社品牌樹立、產品銷售的便利渠道。
(三)瞄準散客市場,定制旅游產品
新旅游法實施后,高職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的目標市場格局被打破,必須根據市場趨勢重新定位。旅游法頒布后的第一個黃金周期間,來自全國假日辦的統計資料顯示,傳統的觀光團隊游客大大減少,散客出現前所未有的井噴,跟團游和自由行的比例已經由以往的7∶3 變為3∶7。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選擇自由出行,根據喜好定制行程、預訂機票和食宿。
實訓基地完全可以在散客時代到來的市場機遇下,利用旅游O2O平臺將散客碎片化、隨機性的旅游需求整合、配比。滿足散客在線無障礙查詢旅游信息,“量身”定制個性化旅游產品。線下接受咨詢、談判、交易和售后服務。以在校大學生為例,他們的旅游信息來源單一,但是熱衷上網瀏覽。旅游O2O平臺可以成為大學生自助游超市,幫助他們定制旅游行程,既專業又省錢,同時節約了出游準備時間。
(四)提升“員工”專業化程度
新旅游法在規范旅行社經營的同時也是在整頓旅行社員工隊伍。作為旅行社的一名工作人員,能否正確理解并貫徹旅游法的規定,適應旅游市場結構重組,強化自身業務操作規范,將成為職業崗位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高職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的“員工”主體應該是旅游專業在校學生。但是,由于學生沒有旅行社工作經驗,為了確保實訓基地的服務質量和經營利益,需要合作旅行社選派業務操作能手擔任實訓基地的臨時員工和實訓指導教師,以師徒制方式指導學生熟悉崗位操作規范,熟練業務操作技能,接受企業文化熏陶,成為正式“員工”。同時,配合實行高年級“員工”培訓低年級學員的“導生制”,保證實訓基地員工隊伍專業化水準的延續性。
參考文獻:
[1] 伍鋒.高職旅游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研究綜述[J].旅游縱覽,2011,(7):111-112.
[2] 葉婭麗,陳學春.高職高專校內旅行社實訓基地建設與運作模式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11):55-57.
[3] 吳君,王麗娜.越秀校園實體旅游公司創業探索[J].網絡財富,2009,(3):79-80.
[4] 林培玲.高校生產性實訓基地——高校旅行社的市場調查報告分析[J].企業導報,2012,(11):191-194.
[5] 朱瑋.旅游管理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公司化運作——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途樂旅行社為例[J].考試周刊,2012,(4):165-166.
Abstract:No.16 document issu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ctively encourag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onstruct campus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carrying out tourism professional campus productive training activiti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l travel service entities.New Tourism Law promulgated and implemented in 2013 caused great changes in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m market,and campus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of travel agency,relying on the tourism market,are also faced with the “turning point” of development.Through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of travel agency,and the challenges,search for effectiv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By the opportunity of new Tourism Law,better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mpus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new Tourism Law;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ampus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travel agency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