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強
(鹽池縣國土資源局,寧夏 鹽池751500)
土地需求預測特別是建設用地需求預測,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研究的主要專題之一, 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 其目的是為了掌握未來土地利用變化趨勢,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合理的用地空間,為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提供決策依據。因此,在規劃建設用地時掌握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影響建設用地變化的因素很多,涵蓋經濟、社會、環境、政策等諸多方面,這些影響因素之間,相互關系非常復雜,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建設用地的需求和發展。所以,在建設用地需求量預測中,需要綜合考慮這些方面的影響,根據一定的原則來進行因素選取。
①主導因素原則:在眾多的指標中,選出少數幾個具有代表性、主導性的指標,來反映所要指向的主要信息。
②客觀性原則:建設用地需求量預測,應當符合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
所以,選取因素時應該遵循客觀性原則,因為定性說明的指標,人為主觀性較大,不利于對建設用地進行客觀預測,因此,為保證客觀性原則,在因素選取過程中,應盡量選取有定量說明的指標,避免選取定性說明的指標。
③動態性原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用地不斷發生動態變化。所以在因素選取時,應該遵循動態性原則,選取那些能反映建設用地動態變化的有關指標,也就選取的指標本來就具有動態變化性。
④可獲取性原則:建設用地需求量預測,應當從歷年的社會經濟發展變化中總結規律,但是由于年度的變更,對于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具體統計內容可能會有所不同。 所以在選取因素時,應該遵循可獲取性原則,選取歷年都有統計數據的指標:對于擬定指標確實沒有統計數據的,可適當用另一相關指標進行替代。
根據以上原則,由于環境方面的因素,定性指標多,不利用進行客觀預測,也不容易獲取資料;政策方面的因素,變化較大,不容易把握,也難以量化;而經濟、社會方面的因素,歷年都有相關統計數據,容易獲取資料,便于進行分析預測。 因此,本文要選取經濟、社會方面的因素,組建影響因子指標體系,作為科學、客觀預測建設用地需求量的前提。
①土地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它是一種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 所以經濟的發展必然要求以一定的土地利用為基礎,經濟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建設用地的需求量,是建設用地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 經濟方面的影響因素主要可用國內生產總值(GDP)、工業總產值、第二三產業比重、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等5 個影響因子進行分析說明。各因子的影響是:
a)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反映了農業、工業、建筑業、運輸業、商業等五大產業的發展;五大產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增加對非農業建設用地的需求。
b)工業總產值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區的工業化水平;工業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增加對建設用地的需要。
c)經濟的發展引起產業結構的變化,促使第二三產業比重的提高;第二三產業比重的提高,反映了非農業經濟的發展,從而對建設用地的需求產生一定影響。
d)固定資產投資包括農業和非農業的全民、集體和個人的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會使土地利用方向和土地利用結構產生極大的變化,從而對建設用地需求產生很大影響。 長政府的財政收入直接影響著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的增多必然會增加五大產業的發展,從而增加建設用地的需求。
②社會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發展不斷增長,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 人們的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不斷在改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越來越高等, 這些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建設用地的需求和發展。因此,社會發展同樣是建設用地變化的重要因素。社會方面的影響因素主要可用總人口、非農業人口、城市化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等4個因子來進行分析說明。
各因子的影響是:
a)人口總數的增加,各種非農業建設用地如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生產用地等必然相應擴大,總人口規模直接影響著建設用地的增長。
b)非農業人口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區的城鎮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變化,從而影響著建設用地的需求。
c)城市化率是一個城市經濟發達程度,特別是工業化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隨著城市化率的提高,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會引起地域空間上城鎮數量的增加和城鎮規模的擴大。
d)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變化,從而影響著建設用地的需求。
綜合以上分析,本文選取出經濟、社會兩方面影響因素中的9 個因子,初步建成建設用地需求變化的影響因子指標體系,為進一步篩選因子、構建預測模型提供基礎。
建設用地需求量受到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規模與城市化、消費水平等社會經濟因素以及國家宏觀政策因素的綜合影響。 因此,在具體進行建設用地需求預測時,就要根據研究區域的實際情況,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運用數學上定量的統計分析方法來確定影響具體某研究區域建設用地的主導因素,從而為神經網絡降維和回歸預測提供主導因子。
通過研究方法的對比,確定運用相關分析法、灰色關聯度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對影響因子進行逐步篩選。 相關分析,可以大概確定出各個因子與建設用地量是否存在相關性, 如不存在相關性則舍去;運用灰色關聯度來描述因子間關系的強弱、大小和次序,此方法并不能作出最終的舍取;在存在相關性的因子基礎上,結合灰色關聯度所排的因子強弱次序,運用主成分分析法選擇出影響建設用地的主要影響因子。
(1)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是對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定量分析的一種有效方法,而地理要素之間相互關系密切程度的確定,主要是通過對相關系數的計算和檢驗兩個步驟來完成的:
第一,相關系數的計算。
第二,相關系數的檢驗。
(2)灰色關聯分析
灰色關聯分析方法是一種多因素分析方法,它以各因素的樣本數據為依據,用灰色關聯讀來描述因素之間的強弱、大小和次序,其分析步驟為:
第一,確定分析序列。確定一個因變量因素和多個自變量因素,形成由n+l 個數據構成的矩陣;
第二,變量序列進行無量綱化。為消除量綱對分析的影響,需要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第三,計算差序列;
第四,計算關聯系數;
第五,計算關聯度。
(3)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霍特林于1933 年首先提出來的, 其原理是降維的思想,把眾多變量轉化成少數幾個綜合指標,綜合指標保留了原始變量的主要信息,彼此間又不相關,能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便于抓住主要特征進行分析。
總之,城鎮建設用地的規劃是一個涉及到社會、經濟的復雜課題,研究意義重大,研究難度較大。由于理論水平有限,筆者僅作了初步研究,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1]羅是輝,吳次芳.建設用地需求預測方法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04,18(6):14-17.
[2]嚴金明.中國土地利用規劃[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