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說,徐國祥是中國手機江湖的一位老兵,曾主持發布第一款酷派手機(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智能手機),以及第一款華為3G手機(國內首款3G手機)。
但有好幾年時間,他在江湖沉寂了。
2006年,徐國祥創辦百分之百,曾任華為終端全球CMO的他在廣東韶關帶著十來個業務員挨家挨戶找分銷商賣手機,7年后,他搭建了一個手機直供平臺,有10萬家門店以此下單購機。這種模式砍掉了手機流通20%的成本,如果按照中國手機一年3000億元的銷售規模算,為中國消費者省下600億元,傳統手機經銷商因此“恨透”了他。
徐國祥在江湖上又意氣風發了。
2013年,他從幕后走到前臺,推出業界首個C2B手機定制,抱住迅雷、京東等大腿,再次攪局手機市場。去年年底,他獲得百度A+戰略投資。4月,愛奇藝與百分之百合作開發新手機。
談起8年來的創業經歷,這位“小胡子”一點也不掩飾內心的自得:“我就是不信邪,不信神!”
渾水中走出的小額直供
徐國祥是在2005年才留意手機流通環節的大Bug。在手機產業鏈條里,上游廠商發布一款手機要通過中間商幾個月才下沉到門店,成本不高的產品最后卻售價高企;門店采購一款手機要承受很多庫存才能拿到相對低的價格,而且要經過幾層分銷商,成本高,效率低,銷售利潤被層層分剝,到門店手上時已寥寥無幾;運營商每年補貼的幾百億元被中間商吞沒,消費者沒有感到惠益。整個鏈條50%以上的利益沉淀在分銷環節。
“產業鏈太落后了!”徐國祥認為無論是流通效率、服務品質,還是資金、物流,整個產業鏈的效率都很低,成本高,速度慢,而首當其要的是傳統分銷業?!叭绻豢抠Y金服務和物流服務掙50%的利潤,沒有理由,這是落后的生產力。”
2006年初,徐國祥創辦百分之百,用B2B小額直供解決這塊癥結。從廠商拿貨,零售商通過直供平臺直接采購,而且不限量,2臺、3臺、5臺,非常少量的也能享受大規模采購的價格。那么如何撬開分銷商的口子?徐國祥先做鄉鎮級增量市場,他帶著團隊跑遍了廣東、廣西、湖北和江蘇,走過1000個鄉鎮,拜訪了2000多個店主。
“每臺手機給你便宜300元,你愿不愿意從我這里進貨?”徐國祥每次踏進店里都重復這句話,3年里,百分之百拿下了約1萬個手機店,平均一個店每月從小額直供平臺采購10臺到20臺。同時,徐國祥跟深圳郵政和順豐合作,所有產品3天內送到,店鋪只需在小額直供平臺下單即可。
有了自己的地盤,百分之百可以說掌控了一個地方每月的出貨量,這是它下一步傍上中國電信最大的籌碼。2009年,徐國祥終于等到3G牌照發放,然后馬不停蹄地找三大運營商洽談,2010年徐國祥開始跟廣東電信合作,聯合建立“天翼終端公共采購服務平臺(佰客網)”,并成立“小額直供模式”專項工作組,在韶關試點。兩個月內韶關電信新拓展鄉鎮社會門店50家,重點市場覆蓋率達91%,預付費放號量增加578%。隨后廣東電信向全省推廣百分之百小額直供模式。
“早期推進很困難,而且跟運營商合作是漫長的過程,從一個城市到一個省、幾個省,一步一步走出來?!苯鼉赡?,徐國祥摸清了跟運營商合作的模式,把百分之百技術平臺共享給運營商,自己只提供技術、后臺維護和服務,協助他們覆蓋門店。目前,百分之百已經將天翼終端直供平臺完全交給中國電信運營,百分之百則從運營商業務的增量上按點提成,掙服務費和年費。
經過7年努力,百分之百模式得到三大運營商和幾乎所有廠商認可?,F在,百分之百已和中國電信10個省公司,以及廣東移動、山東聯通合作,共有十幾萬個門店通過平臺采購,而它的利潤則來自平臺服務費、加盟費、業務分成、終端利潤等等。
“當時沒人相信我們能做到,在2005年跟別人提起直供,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我堅信先進的生產力一定顛覆落后的生產力?!毙靽檎J為,如果每個領域能節省10%的成本,就能產生價值,而百分之百的價值也正是如此,進一步講,百分之百是幫助運營商革掉了落后生產力的命,加速傳統分銷業轉型。
轉型C2B
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讓手機產業鏈利益格局三分天下:硬件商、運營商和互聯網服務(游戲、閱讀、視頻等)。但自從運營商主導手機市場后,做手機越來越不掙錢,從未來發展趨勢看,運營商的單個用戶收入會快速下降,相反互聯網服務越來越多,體驗越來越好,它的餅將越來越大。
看到這種利益結構的傾斜后,徐國祥思考未來百分之百該瞄準從用戶手里掙錢,而不是運營商。2012年,百分之百開始探索軟件、硬件和服務一體化的路徑。簡單言之,就是通過C2B平臺,給用戶定制手機和軟件,并提供多樣化的互聯網服務。
一個流通服務商要做手機,這是鬧哪樣?徐國祥真的讓眾多看客刮目相看了。創立100+個性定制手機品牌,去年6月,與音樂組合“水木年華”合作推出“100+水木年華”聯合品牌手機。這是如何誕生的定制手機?從4月百分之百通過網絡平臺開放定制,由超過100萬網友持續兩個月投票產生。開放定制的部分,包括外觀、硬件、軟件、配件、服務、電池蓋DIY等。根據投票結果產生的100+個性定制手機,是全球第一款基于C2B模式定制的智能手機。8月1日,這款定價1399元的手機在京東首發,創下2小時1萬臺售罄的業績。
一個月后,徐國祥在網絡上再燒一把火。9月13日,百分之百聯合百度、京東、迅雷,在微博上聯合發出“百度云100+”手機預售消息,推出售價798元的手機,這正好比小米聯合移動、騰訊推出售價799元的紅米少1元,赤裸裸地挑戰小米。高通四核芯片、5英寸屏幕、800萬*200萬的攝像頭,搭載當時最新百度炫5版本,100+手機的配置甚至超過了紅米。徐國祥得意地在微博上@雷軍:“誰能將類似紅米配置的產品做到799,他就佩服誰……咱一不小心就成了雷總佩服的人?!毙靽榇_實有底氣,其中跟百度云合作的100+V5更是創下8分鐘內銷售3萬臺的紀錄,之后連續六次搶購。
在徐國祥的商業邏輯里,手機定制有不同的含義,除了用戶可以通過C2B平臺選擇自己想要的配置和軟件,百分之百還跟合作伙伴共同開發,例如跟迅雷合作,整合迅雷云加速等技術和服務;甚至跨界娛樂品牌,把水木年華的內容、音樂、形象植入手機。“我們圍繞客戶群合作,把客戶群需要的業務、產品、信息、特性提供給用戶,在開放市場把選擇權交給用戶?!毙靽檎f。
找“懂的人”
“其實去年的產品沒有達到預期,選擇的技術平臺比較偏低端,賣了一定量后停下來了,我們也不想賣得太多?!毙靽樘拐\地說,一年探索公司把定制模式跑通,硬件賣出更多不是公司最大的訴求,而是每賣出一臺硬件,獲取一個用戶,然后跟用戶一直走下去。
讓人驚艷的是,去年跟百度云的合作竟然讓百分之百獲得了百度A+戰略投資。這個橄欖枝對百分之百而言太重要了。首先是硬件方面,百度的背書讓百分之百在業內的地位快速提升,從價格和技術上得到業界最好的供應商的支持。軟件方面,百度把手機相關的軟件能力跟百分之百無縫整合,雙方融為一體,為百分之百所用。百分之百的互聯網服務能力依托百度平臺,一步到位占據業內制高點,這是手機領域難能可貴的能力,中國也極少有企業占有這樣的先機,“百度云ROM已經跟我們整合,上面有成千上萬的用戶時刻在互動”。徐國祥很開心,這樣他就更容易知道用戶的需求。
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讓所有人成為互聯網用戶,這意味著實體經濟是怎樣的用戶結構,網上也是如此,而且手機價格下降,無論是屌絲、藍領工人還是高富帥,用的都是同等的手機。對于這群用戶大軍,徐國祥心里有一把秤:“未來用戶只會用價值觀打分,一類是理性,一類是純感性,一是有品位,一類是沒品位。”徐國祥稱,最后跟企業一直走下去的用戶,是懂的人,認同產品設計美感,只是百分之百不會找出他們,而是挑出來。
今年4月15日,100+和愛奇藝聯合發布100+愛奇藝視頻手機,主題就是“用之美,只為懂的你”,采用東方美學設計外觀,獨具一格,內部配置也是可圈可點,例如為了完美音質,搭載杜比移動娛樂體驗技術,密閉BOX音腔設計,頂尖AAC揚聲器,保證長時間外放不失真。
“只要有用戶,收益遲早會來,我們首先解決用戶問題,讓用戶滿意,然后一直走下去,我不是為了追求群體?!毙靽檎f。
不過正如百度投資的理由,很多人更關心的是百分之百線下10萬個門店的渠道優勢。而現在徐國祥是在網上銷售100+手機,并未走到線下。徐國祥認為一切要遵循商業規律:“實體渠道是很重要的力量,但我們不希望像傳統手機廠家一樣,在傳統渠道用幾萬個促銷員跟用戶接觸,這不是正確的方式,必須等品牌足夠成熟,有很強的用戶基礎,才會走下一步。”
延伸:
為什么做手機越來越不掙錢
■口述/深圳百分之百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國祥
整理/本刊記者 李妙嫻
在運營商主導市場之前,手機廠商是在開放市場,自己賣手機,手機生產成本加上利潤,扣掉銷售費用、渠道費用、市場費用等,有一定的毛利。手機是它的收入中心和利潤中心。
運營商主導產業鏈后,手機由運營商賣,廠商按照運營商的要求做手機,然后享受手機補貼。這樣手機從面向消費者的獨立產品,變成運營商手里的設備,也就是說手機是賣給運營商的,但運營商不直接買,而是通過補貼的形式讓手機按照它的游戲規則走。所以運營商拼命壓低手機價格,手機已經有補貼了,它當然希望成本越低越好。它一年從用戶手中掙2000元,手機如果值1000元,它希望壓到800元。
這樣,手機從廠商的利潤中心和收入中心變成運營商的成本中心。運營商是個大甲方,它通過占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無法和運營商合作的廠家市場份額越來越少,跟運營商合作的廠家成本壓得越來越低,所以,規模效應沒了。另外,運營商對技術要求和商務要求很高,所以不能跟運營商合作的山寨機被淘汰掉了,小的廠家、三四線品牌也慢慢退出市場。
過去幾年行業快速洗牌,廠家從幾千家到幾百家到幾十家到幾家。最終活下來的廠家,靠硬件掙錢越來越困難,價格越來越低,但對實力、供應鏈、研發、營銷的要求越來越高,由此品牌越來越少,手機的款式、型號越來越少。
未來我認為運營商也可能成為成本中心。因為互聯網公司最大的特點是深度掌握了用戶,現在4G牌照發放了,運營商未來的產品主要是流量,基礎的網絡服務,賣移動寬帶,而三個運營商提供的都差不多,用戶感知越來越不明顯,話音業務越來越少,OTT發展越來越快,未來打電話越來越少,發短信基本免費,未來運營商難逃管道化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