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果
某天在微信朋友圈,我隨手寫下一段話:偶然分享到了一個手工品牌創始人的勞動美學,看到一種溫柔的初心。在新產品和新科技的潮流下,很多手藝失傳或落伍了,從而被工業化替代或淘汰。幸運的是,還有一些手藝人,堅持著孤獨的手藝,滿懷誠意,一意孤行。
在我的文字后面,除了“送贊干部”們的連串點贊,評論中的一句話擊中了我。有個企業家朋友說:一切美好的愿望都是徒勞的。在靜靜的夜里,我回味著他的話,回想起我曾經的那些愿望——那些大大小小的夢想:有些“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有些已經成為現實,有些沒實現的依然還在前方召喚著我。
我把愿望和夢想當作同義詞,我曾經的夢想之一就是成為一名記者。這個夢想在我心中扎根多年,終于如愿在《新營銷》成為現實。此前我在許多行業里發光發熱,但始終堅持著閱讀與練筆、投稿,懷揣著愿望,等待著時機,默默地積累。
在《新營銷》的這些年,我把自己的工作概括為“聚焦營銷創新,圍觀品牌進化,專注于記錄企業家的個人營銷史和品牌營銷觀,以及企業營銷和品牌創新實踐與經驗”。這是我熱愛的工作,是我一直在努力去實現的愿望。
實現這個愿望的過程中,我傾聽和見證了很多營銷領袖的美好愿望,或關于個人,或關于企業,或關于營銷和品牌。吳長江在創立雷士照明之初就提出“創世界品牌,爭行業第一”的愿望;趙浦在細分的孕婦裝領域推陳出新,希冀打造本土孕婦裝第一品牌;李家舜在多年前希望自己成為廣告界的精英……如今,他們的愿望已經成真。當然,也有一些人的愿望被風吹雨打去。我在微信中提到的那位手工品牌創始人,把一個傳統的手工產品,通過設計與營銷創新,贏得了亞洲多個區域市場青睞。現在他的愿望更大,希望產品與品牌可以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于是,我理解那位朋友的意思應該是:如果沒有切實的行動,那么僅有美好的愿望,只是徒勞的。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工作狂,一直在為或近或遠的各種愿望努力付出著。在這個社會洪流中,人們都在爭先恐后地做房奴、車奴,在生存的喘息之余,倘若有個單純而具體的愿望,并堅定地實現,該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與品牌,愿望還是要有的,萬一成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