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雄 俞海
摘 要: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目前與海上8個周邊國家都有海洋爭端。本文簡要介紹了我國周邊海域面臨的嚴峻形勢,提出了維護我國海洋的合法權益的政策方略。
關鍵詞:海洋國土;海洋資源;海洋權益
海上安全與海洋權益息息相關。近年來,我國沿海島礁被侵占的情形嚴重,領土主權受到持續性的損害。其中尤其以東海的釣魚島和南沙群島的島礁主權歸屬爭議和管轄海域的矛盾為焦點,持續升溫的島嶼主權爭端、頻發的海上軍事沖突、區域外大國的不斷介入,成為影響我國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因此,提高海洋意識,加強海防建設,堅決維護海洋權益,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抉擇。
一、什么是海洋權益
首先,海洋權益屬于國家的主權范疇,它是國家領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權利?;蛘哒f,國家在海洋上獲得的屬于領土主權性質的權利,以及由此延伸或衍生的部分權利。國家在領海區域享有完全排它性的主權權利,這和陸地領土主權性質是完全相同的。在毗連區享有的權利,也屬于排它性的,主要有安全、海關、財政、衛生等管轄權。這個權利是由領海主權延伸或衍生過來的權利。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享有勘探開發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這是屬于專屬權利,也可以理解為僅次于主權的“準主權”。另外,還擁有對海洋污染、海洋科學研究、海上人工設施建設的管理權。這可以說是上述“準主權”的再延伸,因為沿海國家是首先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擁有專屬權利之后,才會擁有這些管轄權。
其次,海洋權益是國家在海洋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可以通俗地說是“好處”。當然,利益或“好處”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一般地說,海洋權益的內涵主要有:一是海洋政治權益,如海洋主權、海洋管轄權、海洋管制權等,這是海洋政治權益的核心。二是海洋經濟權益,主要包括開發領海、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的資源,發展國家的海洋經濟產業等。三是海上安全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為國家安全的國防屏障,通過外交、軍事等手段,防止發生海上軍事沖突。四是海洋科學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為科學實驗的基地,以獲得對海洋自然規律的認識等。此外,還有海洋文化利益,如海上觀光旅游、舉辦跨海域的文化活動等。顯然,海洋權益這一概念,不僅有著深刻的法理意義,而且還有極強的實踐性。
二、我國海洋權益面臨的嚴峻形勢
(一)復雜的島礁之爭
目前我國的海洋權益被嚴重侵犯,海洋安全形勢非常嚴峻。中國300多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中,有150萬-190萬平方公里被相關鄰國覬覦。從北到南,我們在黃海、東海和南海3個海域內與8個周邊國家存在爭議,而且還面臨美國、印度等大國插手的嚴峻現實。在黃海北部,中國面臨與朝鮮劃分各自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邊界的問題;在黃海南部,中國與韓國存在海洋劃界爭議;在東海,中國和日本、韓國之間面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爭議,日本這方面立場尤其強硬,排斥按照自然延伸原則劃分大陸架的國際慣例,單方堅持按照中間線原則劃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嚴重損害我們的海洋權益和歷史主權。此外,日本還一直占據中國的釣魚島,完全無視中國幾百年來對其擁有和管轄的歷史事實。其次,南海地區海洋安全形勢更為嚴峻。直接卷入南海海域和島嶼爭端的共有6國7方,中國與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要進行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同時還要與越南劃分相關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海域。有關國家競相采取各種策略和手段,提出所謂國際“先占”原則,以圖達到長期占領和實際控制島嶼主權的目的。有的國家還競相利用主權爭議空當,加緊開發和掠奪中國專屬經濟區內的各類海洋資源,并把國際資本和公司引入其中,以此來增大問題國際化和事實占領程度。
(二)區域外大國的介入
較長時間以來,與我國在海權上有爭議的國家出現聯合趨勢,加之美國、印度等域外勢力和中國臺灣問題牽涉其中,使我國海洋安全形勢更加復雜化。盡管有些國家存在爭端,但權衡之下,南海周邊國家開始在海洋爭端問題上出現統一口徑,聯合對付我國。表面上對中國周邊海域正義持中立態度的美國,為限制中國海上力量發展和削弱中國海洋安全空間以及海洋資源,近年來不斷發表所謂希望和平解決海洋爭端的聲明,頻繁與日、韓、菲等與中國存在爭議的國家舉行聯合海上演習,并在日、韓、菲、馬、越等國之間穿針引線,慫恿他們積極擴充軍備,特別是美日之間積極進行軍事合作,兩國在太平洋地區日益呈現合霸態勢,給我國安全造成很大壓力和影響。2004年6月,美國還無端介入中日海洋糾紛,敦促中國和日本盡快完成東海劃界談判,并建議按照所謂基線原則劃分,愈加彰顯其不良用心。
三、維護我國海洋的合法權益的政策方略
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規定,沿海國家可以享有12海里的領海權、24海里的毗鄰區、200海里的經濟專屬區、200~350海里的大陸架等合法權益。那么,面對周邊國家的種種活動,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有效措施才能維護我國海洋的合法權益呢?中國在海洋權益的保護上除了依靠歷史證據外,更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作好戰略性長遠規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睘榱烁玫胤乐怪苓厙仪趾ξ液Q髾嘁?,保護我海洋資源,針對有關國家所采取的手段,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復雜性和長期性,從戰略高度作好我國海洋、海軍發展的規劃。具體包括:
一是制定海洋發展規劃,將其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
二是進行海洋勘探,摸清海洋“家底”。海洋蘊藏著巨大的資源,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具體到某個海域究竟有多少資源,地質構造如何,必須通過海洋勘探加以確定。
三是加緊海上開發,推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目前,一些與我國在海洋權益上有爭議的國家不顧我國政府“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一再提議,公然獨自在南海有爭議的地區大肆開采石油和天然氣。石油屬于戰略性資源,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石油消費大國,應該未雨綢繆,建立長遠的戰略石油儲備體系,否則將陷于危險和被動的局面。
(二)加快聯合性調查開發
依據2003年7月1日生效的《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規定》,誰對某島進行管理開發,誰就享有其主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聯合性調查開發:
一是我國國內各有關單位在協調機構的協調下,對上述島嶼進行資源調查,這既是一種顯示主權的行動,也為將來進行資源開發打好基礎;
二是以承包的形式鼓勵國內團體或個人對我國有關海域進行開發,這可以大大激發國內民眾開發海洋資源的熱情;
三是聯合國外大石油公司開發東海、南海油氣資源,既解決了我國目前面臨的資金、技術困難,又可大大減小開發的風險;
四是聯合周邊國家進行漁業、油氣資源的開發,按照“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實現主權歸我、資源共享。
(三)加強持續性實際控制
從海洋爭端解決的實踐來看,先實際控制爭議地區是最常見的宣示主權的方式,然后才是其他手段的跟進。從國際慣例來看,實際控制的時間越長,解決爭議時就越有優勢。日本在釣魚島設燈塔,加強警戒,越南在南沙搞國際旅游項目開發等行為,都是在通過各種手段確立對有爭議海域的實際控制權。目前,在南沙群島中,除我國控制的永暑礁等7個島礁和臺灣控制的太平島外,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已陸續侵占了我40多個島礁。我國在保持對上述8個島嶼實際控制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到對周邊海洋的有效控制,通過軍機、軍艦巡邏、演習等方式展示我海軍力量。盡管這對于目前我國的海軍力量是個考驗,但惟如此才可以懾止周邊國家對我島嶼的進一步侵占,并為以后解決這些爭端創造條件。
(四)加強海防建設
維護海洋權益主要靠海上力量,而海上力量關鍵是海軍。要做到完全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也必須擁有一支決定性的海軍力量。沒有海上力量對爭議海域的實際控制,就無法搞開發、旅游、管理和執法,就談不上有效維護我國的領土領海主權。當我們的海上力量能夠走進“藍水”,在“第一島鏈”外執行任務時,臺灣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就會增大,中國維護自己海洋權益的安全系數就會大大提高。
四、結束語
我國在維護海洋權益方面面臨著十分復雜的形勢,矛盾和斗爭很尖銳。這是一場涉及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空間的斗爭,也是周邊關系中的一個熱點領域。如果我國與周邊國家的海洋關系處理得不好,必將影響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甚至成為誘發政局不穩的潛在導火索,使陸地經濟的各種矛盾特別是人口、資源、環境三大矛盾更加突出,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我國要完善海洋法律制度,制定劃界方案,研究維護海洋權益的措施、政策及方略,進一步加快海洋合作開發步伐,為實現海洋大國到海洋強國的跨越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鐵崖主編.《國際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
[2] 吳純光著.《太平洋上的較量》.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