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等
摘 要:警察作為國家的行政執法的暴力安全機關,佩戴槍支武器是其日常執行任務不可或缺的一項執法行為,其槍支只作為制止犯罪和自身防衛的功能。但只有在槍支安全、規范操作的前提下才能體現出其作為一名警察自我防衛的功能。所以警用槍支的安全和規范使用成了警務人員佩戴槍支的一個重要前提。本文對比較典型幾項用槍安全規范進行調研,整理普遍存在的問題,只對規范公務用槍規范提供參考。
關鍵詞:警察;安全規范;警務用槍
一、調查的背景
在浙江省劃定十個市縣為調查目標,為了能夠更好的了解和研究浙江省范圍內在職公安民警使用槍支的真實情況。我組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業余時間,將調查問卷(見附頁)分發、交付給各個地區的抽樣對象。讓他們代我們向當地的公安部門進行發放。這樣能夠使我們所獲得的數據能夠不為地域條件所限制。并且我們確保能夠使得每個調查地區所獲得的數據能夠相對的平均,我們控制了每個地區的問卷發放數量,也確保偶然性對最終調查結果的干擾性降到最低。
二、數據的整理
我組這次的調查共涉及到浙江省內的杭州、寧波、紹興、舟山、金華、麗水、溫州、嘉興、臺州、富陽共十個市縣。每個城市發放100份調查問卷,共計調查發放調查問卷1000份。經過認真填寫,對回收后的經數據進行整理,共有93份問卷有漏填或者多填的情況,將其定義為廢卷,不作為這次的參考數據中。總體來說,這次在浙江省劃定的調查目標共收有效問卷907份。平均每個城市90份。其中男性占了絕大多數,共有764份,剩余的143位為女性。而警種涉列各個大隊級別,巡特警大隊、交警大隊、禁毒大隊、經偵大隊、治安大隊、刑偵大隊、網監大隊、派出所,相對比較均衡,具有普遍代表性。
公務用槍的配備方面,相對于浙江警察學院已經全面配備了國產92式手槍來說,被調查的基層公安機關大多卻還在使用64式、77式手槍。使用92式手槍的基層民警只有95位,占到調查人數的10%左右。而64式手槍的普及度比較高,有526位,占調查人數的58%左右,剩下的將近32%的基層民警使用的則是77式手槍。
射擊訓練與保養方面,每年槍支的射擊訓練和保養問題。調查顯示,有將近92%的基層民警在交接槍支的時候不對槍支進行拆卸清洗和保養,甚至沒有對其進行性能的一個檢測,造成這個結果的大部分原因是民警對槍支的“陌生感”,參加射擊集中訓練的次數相對較少,除了巡特警外,其他警種每年不超過一次。不能夠對自己身上所佩戴的槍支達到熟練使用,更不用說能夠得心應手的掌控。并且大部分的民警所參加的訓練都是精度訓練,從槍支接手里到射擊完畢這短暫的時間里,主要是在據槍、瞄準、射擊的環節上,對槍支的安全操作和擦拭一般不做要求,從而造成了不對槍支保養不重視,缺少了對槍支的了解,并且沒有形成良好的槍支安全操作規范的理念。
槍支的操作和管理方面。據統計大部分民警都做到了槍彈分離這項安全保管要求,問卷數量高達874份。并且有903份調查問卷的民警都會注意槍口指向這一重要安全規范,剩下的4份也勾選了偶爾注意這一選項。但其中食指擺放的問題上卻做得很不規范,不那么近乎人意。在調查中只有68份被調查的民警能夠做到在持槍時(未進行射擊時),食指放在扳機護圈外。有830份被調查者表示食指是一直放在扳機上,剩下的9份則是偶爾放在扳機護圈外。
使用槍支合理應用方面。由于該項為多選,則在數據的整理方面遇到了較大困難。但是總體來看,大部分民警對槍械的合理應用這一項還是比較謹慎的,都能勾選持刀行兇、持槍、持槍行兇這幾個選項,而持棍行兇這個選項則無人勾選。在警務工作中,基層民警對用槍的法律界定相對來說比較了解,因為這直接關系到其執法的合法性,并且在浙江省警務工作執法資格考試中也是重點測試題,民警能夠基本掌握用槍的時機,但相對用槍的技能則更加薄弱,其最主要原因還是在射擊訓練模式和訓練次數的匱乏有直接關聯。
三、數據的分析
(一)槍支的配備
基層公安部門的槍支配備情況可謂“五花八門”,并沒有執行統一的標準,其中主要以64式手槍為主,77式手槍為輔,而92式手槍可以說是“如同珍寶”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基層槍支配備不統一,尚不能達到及時更新,統一備裝的規范。同時這也對民警的射擊訓練帶來了不少的問題。以浙江警察學院在校生為例,在學校的射擊課教學上,學生訓練所使用的槍支為92式手槍。但是當這些“用慣了”92式手槍的在校生畢業后,走向各自的工作崗位便要再適應其他型號的槍支,不利于技能的“傳導”。從本次的調查數據來看著普遍存在此類問題。這三種公安用槍的使用手感相差比較大,所以很容易出現警校的專業畢業生工作后對自己所佩戴的槍支的“陌生感”,并影響他們在真正使用槍支時的狀態。
(二)射擊訓練和槍支保養
射擊訓練與槍支的保養,這兩個科目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一個訓練有素的射擊手一定會對他自己所使用的槍支“愛護有加”,只有這樣才能使槍其“主人”使用下發揮其最好的水平。相反的,一個不經常接受射擊訓練的民警對槍支的看法也只是工作上的一個責任罷了。眾所周知,從整個我國執法環境中,非特殊警種里真正需要公安民警使用槍支的概率是比較少,所以在這個執法環境的背景下,普通民警對槍支的看法越來越形成了一種“保管”的意識,而不是防衛工具。極少的使用概率,有限的訓練機會使得警用手槍長期地“蜷縮”在槍套中,不見天日。久而久之,惡性循環,槍支的老化、民警射擊能力的下降,也就成為民警槍支使用安全規范的巨大隱患。
(三)槍支管理和操作
根據整個調查數據分析,槍支管理這方面可以說是最優良的方面,基本都可以做到槍彈分離這一基本的槍械安全操作規范。但這項規定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反而會耽誤最佳的射擊時間,畢竟在緊急情況下填裝彈藥再上膛射擊要比出槍開保險射擊慢的很多,也就更加對民警的反應要求提高。在平常的槍支保管可以采取槍彈分離,而在緊急的出警任務中,提前的填裝彈匣還是優于臨時填裝彈藥的。
關于食指的擺放問題,也是最應該重點強調的方面。公安民警在使用槍支時往往都是在一個比較緊急、危險的情況下出現的。在這種條件環境下,民警往往處于一種高壓的狀態,大腦是很難精確控制自身的小肌肉群,從而影響自己的動作。這時如果持槍手的手指位于槍支的扳機上,走火將是再所難免的。在自己意料之外的走火很容易傷及周圍群眾,將產生不必要的損傷和事故。
(四)槍支的合理應用
合理應用槍支,換個表達方式即是對武力等級的研判。調查的都是浙江省各個警種的警察,也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并且能夠判明案件性質,通過統計分析此次的調查對象對武力等級的判斷比較清晰,能夠根據警情合理使用槍支,了解法律程序,尤其是經過在只培訓的民警,了解武力升級的相關常識。
四、結論與建議
任何的調查工作都有他的應用價值。本次調研的目的也正是通過對浙江省基層民警使用槍支的情況,為更好的規范民警用槍的安全操作作參考。明確在未來工作中,對在職民警槍支安全規范的培訓重點。作為教育訓練工作的建議,我覺得更應該從適應現今基層背景的情況入手,而不是如何去改變基層的情況。在上一節的數據分析中講到,在槍支的裝備中還是難以做到裝備的統一,所以在訓練時可以考慮多種槍型的理論普及及訓練,使得培訓民警對掌握各種型號槍支的性能。在對槍支的保管方面更可以用定人、定槍來增加學員對槍支的“認同”感,讓他們產生“這就是我的槍”的想法。自然也會加倍的“愛護”。射擊訓練方面,都說“神槍手是子彈喂出來的”,可以說精準的射擊能力與民警自身的天賦和訓練都分不開,而重點則是在后者。充足的訓練機會能夠幫助民警對操作槍支的感覺的掌控。除了最基礎的精度射擊,我們更應該模擬各種緊急場景,增加近距離射擊科目,來提高民警對緊急情況的一個應對能力和非正常姿勢射擊的精確度。將環境和警情進行模擬,從而達到趨于真實的射擊條件。對于食指應放在扳機護圈外這個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的毛病。這也要在實彈訓練時不斷的強化,使其達到自然指向強化記憶,食指在扳機問題也就可以養成良好的用槍習慣,形成自然而然的規范操作。最后是使用槍械時的武力等級的正確判斷,我覺得正常的武力判斷是不會有錯的,但是重點是當接處警的民警在面對挑釁是應該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莽撞。這是我認為槍支正確使用最最容易出現安全隱患的地方。
現如今的我國社會的治安案件以及暴力恐怖活動正在逐步上升,這也對一線的基層民警對槍支使用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自身防衛則更需要再槍支使用技能的熟練程度。民警在高度緊張狀態下用槍也是在合理、規范的訓練下才能完成的。規范使用槍支,合理警務用槍更是大勢所趨,重視槍支使用規范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余凌云.簡論警察開槍的合法情形[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 2002(5): 19-24.
[2] 石子堅.警察開槍的困擾及其解決途徑之探討[J].公安學刊, 2006(7): 32-34.
[3] 柯良棟,等1香港警方怎樣管理和使用槍支[J]人民公安, 2001 (1):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