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本文以加強專業課中德育教育為基點,從注重教師的人格滲透、加強學科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習慣,以及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等方面來論述德育滲透性教育的必要性。
關鍵詞:電工專業?德育滲透
德育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大家的認可,各級各類職業教育都加強了德育教育工作,筆者認為校園德育教育不僅局限于目的性明確的專題活動,如升國旗、聽報告、主題班會、學雷鋒做好事等,更應融入到日常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專業課教學中。
中職學校的專業課教學占很大比重,因此專業課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比較多,這就為德育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專業課教師與學生求學專業一致,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話題,有利于師生相互認可、相互溝通,為專業課教師開展德育教育搭建了一個平臺;再者,有較強逆反心理的技工院校學生,從心理上更易接受非管理者的專業教師的話、愿意按要求去做,這就為專業課教師開展德育教育增加了較重的砝碼。
筆者在電工專業課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德育滲透性教育。
一、教師人格的滲透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將教師的健康人格作為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的資源,使學生每天都可以讀到這本最豐富、最生動、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書。教師如何做人、如何工作、如何生活是最好的引領教育。認識到這一點,教師更要自珍、自愛、自重,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余時間,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每時每刻、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教育。
二、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情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不斷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會使學生產生一股正能量,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專業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增加行業內的新科技、新成果內容,特別是我國在本領域快速的進步和卓越的成就,以激發同學們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我國世界領先的超導技術、超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領先全世界15年的激光技術等,當引入這些學科領先技術講解時,作為一名學習電工專業的學生,能不為之動容和自豪,能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無比光榮和幸福嗎?
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習慣
德育的目的簡單地說就是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道德習慣的培養不是單純行為訓練的過程,而是知識、情感、意志、行為等各要素循環往復的過程,是世界觀、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日積月累、融會貫通的結晶。在教學中教師既要著眼專業課的實用性,又要注重教學演示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講解“電路”時,筆者就帶著電池、開關、燈和導線四種材料,現場組裝成最簡單的電路,當開關閉合時,電路中有電流通過,燈就亮了。告訴同學們,只有四種材料都是合格的,且按電路原理圖連接在一起,電路才能工作,燈才會亮,我們在社會生活中,都是不同的“電工元件”,同時也要遵守社會規范,按社會規范組成“電路”,成為社會電路中有用的元件,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發展,社會秩序才能正常運行,同時個人才能得到社會的回報,維持生存,體現人生的意義。
四、培養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是德育教育的首要方面。只有擁有良好的世界觀才能形成高尚的德育情操,在專業教材中德育因素顯隱性的多,因此教師先在教材中深入挖掘德育因素,在此基礎上把它們分類、歸納,進行再加工,以形成一定的德育滲透要點。如學生對電弧的認識,既要看到它給我們帶來的有利的一面,即用電弧進行金屬加工為生產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是生產加工有利的工具,同時又要看到電弧不利的一面,電弧對電器觸點使用壽命的影響是致命的不利因素,這其中就包含“一分為二”的觀點;講解諧振電路時,如果增大諧振電路的品質因素,可以提高電路的選擇性,但會使通頻帶變窄,由此得出“事物是相互矛盾又相互統一”的唯物辯證法觀點;從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到全電路歐姆定律,總結出“特殊到普遍”的辯證唯物主義規律。
五、按規則操作,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
在講解“安全用電”章節時,教師要求學生要嚴格遵守安全用電操作規范,保證操作人員和生產設備的安全,還可以依照安全用電常識,讓同學們討論高處亂拋雜物可能造成的危害,如對過路行人造成意外傷害,對附近電力線路安全運行造成威脅,看似小毛病,也會造成嚴重危害,所以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職業學校德育和專業課的有效結合,有利于拓展德育的內涵,豐富德育活動的形式,將德育教育貫穿于專業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不但具備過硬的知識技能,同時也具備優秀的職業素養,使教學質量在德育的滲透中得到提升,以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要,培養出德才兼備的技術人才。
(作者單位:河南省周口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