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忠毅
摘 要:大學是實現學生高尚人格、獨特思想以及正確價值觀形成與建立的重要階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加強和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緊密聯系的,其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通過高校校園文化體現出來的,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說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很到位。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校園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探討基于校園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校園文化 思想政治 高校 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215-02
隨著國際合作的日益密切,社會文化的多元化取向也愈發凸顯。高校作為思想和文化交流最為活躍的載體,承擔著為祖國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大學生是國家建設的寶貴人才資源,國家和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全面的高素質的人才。加強和改善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培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需要。為了促進高校教育的改革、發展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必須要求高校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重要的地位,同時積極的營造和建設高校校園文化。
1 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1.1 校園文化的內涵及功能
(1)校園文化的內涵。校園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廣義上的校園文化是泛指校園內的一切,比如學術水平及其成果;校園內部的設施建設和校園環境的建設以及校風校紀等各方面。狹義上的校園文化是指高校校園文化,在被稱為“小社會”的大學校園這個組織范圍內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創造形成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以及生活狀態等的總和。(2)校園文化的功能。高校校園文化具有時代性的特點,能夠在大學生身上體現時代精神和時代特征。同時也能反映我國社會的深刻變革,反映科技變革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國內校園文化帶來的影響。高校校園不僅能夠傳播優秀的歷史文化,而且也是創造和孕育新文化的“家園”。在目前快速和相互融合的社會發展潮流下,高校校園內不僅擁有傳統的歷史文化,而且會吸收來自國外的文化,并且能夠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校園文化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吸收,借鑒,繼承和創新的過程。對于那些優秀的文化采取吸收,繼承的態度;對那些落后消極的文化采取的是摒棄的態度。校園文化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來自不同的地域的文化和人文風貌在相互融合與碰撞中形成新的文化。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等,主要以人為教育對象,目的在于幫助人們形成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一項實踐活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這個特定環境下的具體化,在其形成中有著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同時又具備了自身的獨特的特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德育優先,堅持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堅持以發展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為主線,建設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還有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主要是針對實現中國偉大的復興之夢的實踐者。
1.3 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關系
(1)高校校園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校園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存在于高校校園這個特定社會組織中,都離不開校園這個大環境。在校園文化發展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中大學校園、師生都是必不可少的參與主體。校園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原因是校園文化中包含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開展的各個要素。(2)校園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和價值觀念。校園文化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將正確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等滲入到學生的價值觀中。校園文化本身具有很好的導向、凝聚和約束功能。建設積極的校園文化,就能發揮校園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3)校園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涉及到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環境等很多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又與校園文化的發展密不可分。校園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受到所處時代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者開展工作就要準確而且正確的把握時代發展趨勢。(4)思想政治教育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導向。校園文化建設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建設中的兩個重要方面。校園文化的建設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社會發展的多樣性給學生帶來了多樣性的沖擊,其中可能會有錯誤和消極的思想,所以必須保持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上的一致。(5)二者相互補充發展。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存在于高校校園內,二者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發展,推動高校校園文化的積極健康發展。
2 基于校園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存在受教育者對理論學習應該與實踐相結合的觀念認識不足,而且學習的動機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有的大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很扎實,但是缺乏實踐經驗,主要是由于動手能力差,眼高手低,兩耳不聞窗外事,認為實踐是以后進入社會后的事情,在學校期間主要是學習,一味的只是關心成績和排名,忽略實踐的重要性;還有的學生雖然認識到了社會實踐的重要性,想要通過社會實踐得到鍛煉,去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但由于各種各樣的條件限制,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很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能力不高,教育方法不當,還有待改善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論知識并不能夠完全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思想動態想貼近。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實際的基層工作經驗,一般都是直接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就是學校大多沒有給教師提供一個高效的工作交流平臺。思想政治教育者專業知識儲備不足,知識更新速度慢,很難做到與時俱進。大學生思想處于活躍期,學生大都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接觸的知識面又是比較復雜的。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相當一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專業知識及經驗也不足,不能根據大學生的活動和行為來進行正確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2.2 校園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中的問題
目前高校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并沒有很好的發揮,在校園中并沒有形成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不統一;校園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約束功能不強,校園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約束主要體現在通過規章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和校園文化對大學生行為的約束和調節。而約束中存在的問題是約束方式單一,只是通過學校規章制度約束學生,還有規章制度的宣傳與執行工作不到位,沒有落到實處;校園文化對大學生有很好的激勵作用,蘊含著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形成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且能夠激勵教師積極的進取精神,職業責任感。在激勵作用中存在的問題是物質激勵和競爭性激勵沒有普及,激勵作用落不到實處;校園文化的創新功能弱化,大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有待提高,校園文化內沒有新的內容融入,很難發揮校園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2.3 校園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1)校園文化自身建設存在不足。校園文化建設中重視物質建設而忽略了精神和制度層面的文化建設;課外文化活動層次不高,課外活動舉辦的原因主要是對課堂教育進行補充,使大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自身修養。但是目前大學生舉辦的課外活動大多較膚淺,可學習性作用不強,從而影響了校園文化的整體水平。(2)對校園文化的管理存在問題。高校領導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存在誤區,只是簡單的認為就是要舉辦大量的課外活動,從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校園文化的建設,很難形成符合大學校園主流的校園文化;對校園文化建設沒有做好系統的謀劃工作,對校園文化的長期性和持續性發展不利;高校中缺少專門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的組織部門,無法對校園文化的形成過程中的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整合。(3)外部環境對校園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影響。外部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和社會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3 基于校園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化
3.1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發展
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面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視校園文化的傳承性,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統內涵;加強校園文化的創新,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的創新;讓思想政治教育發揮有效性,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構建多層面的校園文化建設,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發展;克服校園文化中的消極影響因素,建設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3.2 納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優化思想政治教育體制
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據社會的發展要求和人自身發展要求,通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平達到一定的程度。為了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內容,將文化育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中,在目標的指導下要做到將目標在實際工作中落實;
3.3 發揮文化激勵作用,給予思想政治教育動力
采取行動將大學生組織起來參加活動,喚起學生參加活動的動力,發揮校園文化的激勵作用,給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動力,滿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需要;只有在滿足校園文化參與者的需要的基礎上,才能發揮校園文化的激勵作用,給與思想政治教育動力。
3.4 做好文化建設保障,夯實思想政治教育基礎
加大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物質投入,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物質基礎;加強校園管理制度建設,為校園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質,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專業保障,更好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的促進校園文化的創新,不斷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4 結語
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要積極的發揮校園文化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二者共同存在于校園文化這一個特定社會環境中,相互補充又更加有效的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龐赫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關系的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7(15):55-57.
[2] 張慧.利用手機網絡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J].前沿,2012,17(22):57-58.
[3] 祝娟.基于高校生源地區性差異的校園文化建設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7(9):67-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