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


古老的水墨畫藝術,到了年輕人的筆下,會煥發出怎樣的光彩?近年來,一度落寞的中國水墨畫藝術逐漸熱了起來,從一系列青年畫家推廣的展覽,到藝術與地產相結合的時尚水墨畫展,乃至正在舉辦的青年學生聯展,真讓人有山陰道上,目不暇接之感,更難得的是,80后、90后青年學子對傳統水墨畫的投入與喜愛,更使這一古老的繪畫藝術有了新的生命力與青春活力。
“水墨·心象”—— 用筆寫意,用墨寫情,水墨丹青,皆有靈、有性、有情……近日,一場特殊的畫展引起了圈內圈外不少關注,“水墨·心象”暨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2014屆畢業展在上海書畫院展廳隆重開幕。
首屆MFA的匯報展出
傳統的金碧山水,靚麗的色彩中亦能尋找到幽靜典雅的氣息;夢幻的校園寫生,精致的細筆勾勒中體現出扎實的寫實功力;古樸優雅的工筆花鳥,精雕細琢中也能發現十年磨一劍的藝術追求;獨特的潑墨繪畫,氣勢磅礴中彰顯出開闊的心胸與無限的想象力;巨制的四條屏,波瀾壯闊的山水之間透出高遠、深遠、平遠的水墨意境;神秘的森林繪畫,幽幻莫測之間卻能找到傳統繪畫的現代感;原始氣息的湘西寫生,古拙的建筑與縹緲的云氣中亦能彰顯出蒼勁的筆法墨法;墨韻生動的傳統山水,古意用筆的皴法之中飽含師法古人的敬畏。從這一系列作品來看,大部分筆墨酣暢淋漓,造型、構圖、設色都具有一定的功力,很難看出這其中有一些是出自當年對國畫毫無基礎的年輕人之手。
2009年,為加強藝術學學科建設,華東師范大學組建了一支美術學學科團隊。擁有阮榮春、胡光華、顧平、何志國、祝君波、張弛等一批學術、藝術上的領軍人物。這些專家既有來自藝術院校主管學科建設的院領導,也有國家社科基金評審的專家,且多數主持過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或獲得過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他們在美術學學科領域研究成果卓著,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藝術研究所的首次招生,是成立后的第二年。2010年秋天,共有8名研究生錄取,來到了麗娃河畔。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各自的學歷經歷各不相同,有的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有著良好的國畫基礎,有的之前學的是油畫創作,對水墨畫技法很陌生,更有一些一開始對國畫毫無認知……通過扎扎實實的學習創作,他們從導師、大自然以及古人繪畫中汲取了大量創作靈感,創作出一大批具有傳統水墨功力卻緊跟時代潮流的繪畫作品。
經過三年的培養,第一批藝術碩士終于成才。“水墨·心象”作為華東師大藝術研究所MFA第一屆畢業展,同時也是首屆國畫創作班的第一次集體亮相。藝術研究所的眾多老師從幕后走到臺前,接受畢業生們的感謝與祝福,同時也向所有人展示傳統卻不失創新的水墨新氣象。在展出中,觀眾們不僅可以欣賞到華東師大藝術研究所2014屆畢業生精心創作的作品,而且還能近距離感受阮榮春、張弛、顧平等滬上知名藝術家作品的魅力。藝術研究所老師希望將自己的創作通過聯展的方式,向大眾媒體展示創作風格迥異、水墨意韻濃厚、色彩清新亮麗的傳統中國繪畫,彰顯出正氣、文氣、靜氣的國畫美學。
走好第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三年內8位研究生每天生活、學習在一起,同時接受傳統中國畫藝術的熏染,但他們最終各自選擇的題材,表現的技法,呈現的面貌,卻各不相同。林均的水墨花鳥畫功底扎實,用筆細膩,古雅清逸,其中既有前人技法的熏陶灌溉,也看得出年輕的藝術家獨到的追求與審美。郁郁飛雖然是女生,但開闊大氣的山水畫,寫生自大自然,水墨揮灑,氣格雄壯,頗具巾幗不讓須眉之氣。朱銘德的山水以潑墨為主,枯濕濃淡的筆墨趣味之間,體現了中國畫墨粉五彩之美。丁春暉以其細致、扎實的水墨功夫,將光、影的韻味巧妙結合于自己的作品之中,特別是一組描繪母校華師大景色的作品,層次分明,古典中又有著青春之美。還有周曉雁的金碧山水、薛玲的大森林系列等等,都有著屬于自己的面貌,細膩中見自然,可謂清新妙趣。
三年來,這群年輕人從一張白紙,到今天畫出滿室春光,一路走來,充實而愉快。本著明代先賢董其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思想,在導師的啟發引導下,他們不僅深層次地接受了一次傳統中國畫的洗禮,從根本上認識到中國畫藝術的本質在于筆墨的修為,同時又在老師們的帶領下,足跡踏遍江南煙水、塞北大漠,直觀地感受自然之美,體悟前人用筆源頭,也為自己找尋筆墨語言與風格,探尋道路。盡管這次的畢業只是一個起步,或許研究生們的作品青春有余卻略顯稚嫩,但不同于一些專業美術學院的教學思路,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的研究生們似乎更關注于如何從自然,從傳統中汲取養分,而不是過于強調所謂的創新、風格、面貌。因此,也就有了更為扎實的功底,更為廣闊的前途。
上海書畫院院長樂震文認為,短短三或四年的求學生涯,對于中國畫學習,其實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本科生,通過素描、色彩的考試進入國畫系,倘若主教老師不能認認真真地在課堂上手把手教學,真正將中國畫豐富多變的技法教給學生,那么對于中國畫的傳承發展而言,是并不可取的。華師大藝術研究所的成功,正是在于選擇了幾位筆墨功夫過硬的畫家,扎扎實實深入課堂,每周花費數天的時間,進行傳統筆墨技法的傳授、解析與批改、提高工作,幫助學生盡快理解國畫精髓。正如阮榮春教授所說的那樣:“中國畫的學習,不僅僅是對技法的學習,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師古人之跡更要師古人之心。藝術道路不是坦途,必有堅韌不拔之意志,高尚的人格追求,全面的文化修養方能有所成就。”
如今,8位研究生幾乎都找到了不錯的職業,還都與傳統國畫的專業相關。在他們的腳下,未來的道路才剛剛開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