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一系列因素影響,首都倫敦房屋成交價連續攀升,近來出現“破房子加價賣”和“十多人同時看房”的驚人現象。英國財政部官員說,財政部已經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計劃最早明年起對豪宅額外征稅。
現年30歲的克里斯·諾特是一名項目經理,他介紹了自己最近一次看房經歷:一處位于倫敦東部、標價25萬英鎊(41萬美元)的房子室內沒有電,他只能借助手機屏幕的燈光照路,甚至都不能看清自己的手。即便這樣,與諾特一同看房的還有其他10個人,其中一人竟愿意當即付款買下那套房。
《每日郵報》報道,排隊看房、合同“跳票”、成交價往往比標價高出數萬英鎊,這些經歷近來對倫敦購房者來說并不罕見。一些看房者抱怨,房產中介接到咨詢電話時直接詢問看房者是否有意加價購房;同一處房產,一天最多有60個買家來看房;一些陪同看房的中介被調侃成“夜店看門人”,只需負責在門口維持進出秩序,確保室內的看房者不過度擁擠。
“倫敦發生的事情已經瘋狂,”地產經紀人安德魯·蒙特萊克說,“房屋緊缺和大量需求,加上政府政策刺激,已經讓房價升到危險水平……我們過去一直說,倫敦就像另外一個國家,現在,它幾乎像另外一個星球。”
根據英國LSL房地產咨詢公司統計,去年第四季度,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的房屋成交價格較前年同期平均增長38%。倫敦地區雖然以36%的漲幅位居第八,卻因一系列因素成為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區。
來自執政聯盟自由民主黨的英國財政部第一副大臣丹尼·亞歷山大證實,財政部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計劃以最合適的方式推進“豪宅稅”。亞歷山大說,政界關于對豪宅征稅的呼聲逐漸增加,豪宅所有者應該額外繳納稅款,彌補政府財政赤字。客觀的話,最早明年正式推行這一政策。按照自由民主黨的方案,“豪宅稅”征收標的為市價200萬英鎊(330萬美元)的房屋,其中大部分地處倫敦以及英格蘭東南部。
不過,英國政府內部對此仍存在分歧。同樣在執政聯盟保守黨陣營,首相戴維·卡梅倫和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反對額外征稅,但財長喬治·奧斯本持開放態度。
(綜合摘自《北京日報》《京華時報》鐘 合/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