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靈,盧 月,李詩珍 (長江大學 管理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醫療廢物逆向物流是指將在醫療活動中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醫療物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并送至專門處理場所形成的物品實際流動過程。
荊州市近年來全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建設完善,形成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以大型綜合醫院為塔尖的正金字塔形布局。醫療衛生事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再加之一次性醫療器械的普遍使用,醫療廢物的產出量急劇攀升。2009年荊州市政府根據2003年國務院出臺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編制了《荊州市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并引進了先進醫療廢物集中無害處置項目,授權具有經營許可證的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集中負責醫療廢物的統一運送、貯存、處置工作。在醫療廢物管理的組織制度建設、分類收集、運輸交接、暫存、處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根據荊州市衛生部門統計,截止2011年荊州市有醫療衛生機構有3 242家,其中:醫院45家,社區衛生服務站78家,衛生院116家,村衛生所2 354家,診所、衛生室、醫務室約608家。對醫療廢物產生量經過估算,住院部每天為0.5 kg/床~1.0 kg/床;門診部每天為每20~30人次產生1kg。
2008年到2011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床位總數從14 324張增加到17 625張。醫療廢物的產生量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目前,荊州市年產生醫療廢物約1 000噸。隨著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和醫院規模的發展,荊州市的醫療廢物產生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目前荊州市醫療廢物逆向物流已達到市區全覆蓋,江陵、公安、監利3個縣以及洪湖、松滋、石首3個縣級市的衛生院全覆蓋,部分鄉鎮衛生所也可覆蓋到。但是較偏遠地區的鄉鎮衛生所、衛生室無法覆蓋。
荊州市醫療廢物是由荊州市環保局、荊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及荊州市衛生局的聯合監管,并主要由政府授權的第三方機構來運輸及處理醫療廢物,荊州市中環環境治理有限公司和荊州市益匯醫用服務中心來進行運輸和無害化處置醫療廢物。由于目前荊州市還沒有藥物性廢物專業處理機構,本地制藥廠及部分醫療機構所產生的過期藥品基本都轉移到襄陽或宜昌等地進行處理(如圖1所示)。
圖1 荊州市醫療廢物逆向物流監管結構
荊州市于2009年在沙市區槍桿村建立中環環境治理有限公司荊州市醫療固體廢物處理廠,該廠負責收集、運送和處理荊州市的固體醫療廢物,由于該處理中心只有HW01廢物處理資質,所以只能用高溫蒸氣滅菌法處理醫療廢物中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化學性廢物,日處理量約為8噸。
醫療廢物的收集主要是醫療機構相關外科設立專門的醫療廢物暫存箱,由醫護人員每次將手術等活動中產生的廢物分類并將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化學性廢物放入專門的利器盒或暫存箱。然后由醫院醫療廢物處理人員每天下午對各部門產生的醫療廢物進行統一收集并運至庫房暫時儲存。
一些醫院、衛生院等規模相對較大的醫療機構,由于領導重視不夠,沒有清楚意識到合理處理醫療廢物的重要性,僅僅把它當作一項無足輕重的任務,故而管理上比較松懈,權責不明確;醫護人員以及醫療廢物收集人員醫療廢物相關法律法規、技術要求等知識匱乏,不進行或沒有正確進行醫療廢物的分類;內部管理控制不夠,醫療廢物回收人員和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人員交接時未按規定共同填寫醫療廢物轉移登記本,故而管理人員對醫療廢物量沒有清晰的認識,容易導致醫療廢物的非正常流失;醫療廢物收集人員職業操守有待提高,據調查,荊州市絕大多醫療機構都存在將醫療廢物中的優質鋼或未消毒的塑料交給非正規個體回收站來牟利,這不僅不利于第三方處理公司達到規模經濟,還會極大的危害社會。
一些小型醫療機構,對醫療廢物的危害沒有清晰的認識,缺乏責任感,為節省成本而不與專業醫廢處理機構合作,自己選擇土埋或焚燒方式來處理診所產生的醫療廢物,甚至出售醫療廢物。醫療廢物產生量較少,醫療廢物處置中心不能按照規定至少每兩天清運一次,每次存放醫療廢物的周期相對較長,周期一般至少為一周,遠大于國家規定的兩天以內,會造成更大的污染。醫療廢物的存放不合理,基本上沒有按規定進行明確的分類,也沒有采用利器盒、黃色垃圾袋進行包裝。
針對消費者而言,消費者產生的醫療廢物主要是過期藥品,量小且分布廣,回收工作困難。消費者沒有意識到醫療廢物的危害性,為圖方便經常將其直接混入生活垃圾。制藥廠與政府相關部門沒有建立相應的回收機制,消費者手中的過期藥品沒有有效的方式來進行合理的處理。
荊州市中環環境治理有限公司共有5輛載重為2噸的汽車專用于醫療廢物的運輸。每天10點之前,當運輸人員和醫院相關人員對貨物進行登記交接之后,由運輸人員避過鬧市區將醫療廢物運至沙市區槍桿村所在的處理場所進行高溫無害化處理。在此過程中交接制度有待建立與完善,由于運輸人員和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人員的交接登記內容不完整、不及時,缺項、漏項現象較多,使得賬實不符,不利于醫療廢物的監管。專用于醫療廢物運輸的車輛消毒、清潔頻次不達要求,沒有正當規范操作。醫療廢物在運輸途中沒有有效的監管措施,會造成極大的流失風險。
荊州市的醫療廢物監管是由荊州市環保局、荊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及荊州市衛生局的聯合監管部門協同監管,部門間合作力度不夠,在各部門權責相銜接的地方容易出現互相推諉的情況;由于各部門監管力度不大,特別是對小診所的監管不足,讓業主抱著極大的僥幸心理,逃避社會責任,未按規定進行醫療廢物的收集和登記。
通過調查,荊州市醫療廢物處置基本上按床位收費,二級及以上有固定床位的醫療機構,其住院床位價格在省規定的床位價格基礎上每床每日提高2.2元;一級及以下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其住院床位價格在省規定的床位價格基礎上每床每日提高1.1元。對沒有無固定病床的醫療機構,如私人診所,按每月每單位40元繳納醫療廢物處置費。所繳納的醫療廢物處置費計入醫療服務成本,不得直接向病人加收。這樣的收費制度讓醫院等普遍感到自身產生的醫療廢物處置費用較高,醫院負擔較重,尤其是一些效益不好的醫療機構。
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讓醫療廢物在醫療機構的內部運行明朗化、精確化,定期對護士、護師、醫療廢物專職清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使之意識到醫療廢物的危害性,著重培養其對醫療廢物合理分類的能力和規范化操作的能力。
醫療廢物處理的收費制度應該做出適當的修改。目前,中環環境有限公司主要采用的是按床收費,對小診所也是按月收取一定的費用,這會降低小型醫療機構參與醫療廢物逆向物流的積極性。所以可以考慮綜合床位數和醫療廢物產生量對醫院收取費用。例如,對于規模相對較大的醫院、衛生院,中環環境有限公司可以根據床位收費,對于小診所則可根據以往的回收量估算其每周醫療廢物產生量,再按量收費。并且可以采取一定補貼的形式鼓勵無法在48小時內回收的小型醫療機構每兩天將產生的醫療廢物自行運至其附近的規模較大的醫院、衛生院便于回收。
過期藥品的處理在荊州市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可以在荊州市建立藥物性藥品的處理中心,立足于荊州市,最大化地處理本市所產生的醫療廢物,也可以覆蓋到附近縣市,達到規模經濟的效用。
中環環境治理有限公司的處理設備不能達到滿負荷運行的一大原因在于小診所產生的醫療廢物基本是自行處理,因而荊州市環保局和荊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應充分發揮其監管權力,有效整合各地區的私人診所,實施集中回收、一體化處理。
目前荊州市對醫療廢物的信息監管環節還很薄弱,造成了醫療廢物在物流過程中流失,進行非法買賣的惡劣后果。因此,荊州市應當充分運用現代化的物流信息技術,如:FRID射頻技術、GPS地導航技術等建立醫療廢物信息一體化的監管體制,使醫療廢物從醫療機構這一源頭的收集到安全處理形成無縫式、透明式流動,可有效減少甚至消除造成污染破壞環境危害社會的隱患。
[1] 衛生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醫療廢物分類目錄[Z].2003:287.
[2] 閻辛酉.翰洋公司醫療廢棄物回收處理逆向物流系統優化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3] 高曉莉.我國醫療廢物回收與處置法律制度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4] 高建萍,周秀娟,李冉.醫療廢物全過程管理在醫院手術室的實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2012(5):75-77.
[5] 戴佩芬.醫療廢棄物逆向物流系統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6] 周啟蕾.物流學概論[M].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7] 袁曉霞,梁雯,李澤龍.醫療藥品逆向物流優化模式的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5):14-16.